云霓为裳,羽毛作衣,广寒仙子月宫中翩翩起舞——传说这是风流皇帝唐明皇梦中所见,醒来命宫中舞伎乐者以此制《霓裳羽衣舞》。借用这四个字题名钢琴演奏专辑,只是因为实在喜欢这几个字的字形和读音所传达给人的美感,其实“霓裳羽衣”在这儿被张冠李戴,距本意之远没有十万也有八千里了。“霓裳”借来指娘子军军装,“羽衣”则形容鱼美人的鳞裙。
《琴键上的霓裳羽衣》选择了中国钢琴曲创作历史的一个特殊时段,即已脱离早期创作的稚嫩试探,也不再是对传统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简单模仿,而是西方传统的作曲技法开始融合了古老的中国文化、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创作历程正在起步之际。这个时段特殊,还因为它身处新中国文化发展变革的转折点、其后更落入“文化大革命”疾风暴雨式的摧残,一时所有的艺术和艺术家都受到冲击,开始是文化,继而是肉体乃至灵魂。本文并无意作沉痛的历史回顾,话虽说远了,也只是为了交代那个无法绕开的时代背景。
这张专辑首先选择了两组舞剧音乐,其一是中国舞剧《鱼美人》组曲。《鱼美人》音乐由我的父亲吴祖强和他的同学、同事杜鸣心先生合作创作。当时,二人刚刚先后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毕业回国,这项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创作任务,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于是这部舞剧音乐也成为了他们的成名作。可惜,《鱼美人》没能在舞台上成为保留剧目,但令人有些啼笑皆非的是,虽然舞剧绝迹舞台,舞剧音乐倒是流传长久并使“鱼美人”这个剧名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舞剧的剧情不清楚却哼得出几句音调,这在中国的舞台传统里实在少见,也许奇怪的现象正好证明了这部舞剧音乐的成功!
原始的创作是舞剧音乐,本不是要写钢琴独奏作品,但是《鱼美人》音乐的传播却是由于钢琴的演奏。父亲后来与我聊天时说道,苏联时代的作曲教学体系技术训练十分严格,其中特别是作曲创作步骤的严格操作:创作交响乐或为乐队写的作品,第一步是完成完整钢琴谱的写作,作品的全貌在钢琴上得以圆满体现之后才能够进入乐队配器的过程。由于坚持这样的写作程序,《鱼美人》很多段落的钢琴初稿已经是完美的钢琴曲,可以不需改编直接由钢琴家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曾先后两次出版了舞剧《鱼美人》钢琴独奏曲的选曲,一九六一年十一月第一次出版的版本包含《人参舞》、《珊瑚舞》、《水草舞》、《草帽花舞》、《二十四个鱼美人舞》、《婚礼场面群舞》共六首,而一九八二年七月的版本则增加了《鱼美人与猎人的双人舞》、《蛇舞》等九首。
一九九○年代,以一九六一年版本的六首为基础,我先增选了《鱼美人与猎人的双人舞》,后来又加入《珍珠舞》,根据音乐的调性、形象对比重新排列了八首音乐的顺序,作为套曲连续演奏,选曲避开了所有反派角色的音乐,并且在节目单上以《舞剧鱼美人组曲》作为八首乐曲的总标题。所以“鱼美人组曲”只是我为了音乐会上演出而自说自话的命名。准备演奏时,我曾经以为某些段落音乐织体写作不够钢琴化,因此妄图作些舞台钢琴家式的修改,希冀使组曲增加“绚烂热闹”的效果,当然我这么做是得到了父亲许可的。然而尝试再三后,终于放弃了那些画蛇添足的打算,演出时除了作曲家自己增加的很少几处和弦琶音,乐曲基本保持了原样,也就是现在专辑录音的版本。
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鱼美人》的不同,首先表现在突出的意识形态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革命美学思想,两部戏在音乐与戏剧情节上都反差巨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问世伊始,就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作品在当时的统治性艺术观点控制之下经历了多次多方面的修改,有不少地方已离开了创作者最初的意愿。仅仅从音乐上讲,这些改动,不但无视原创作集体作曲家们的权利,而且作品本身也受到很大程度的伤害。一些很有特色的动人乐段被无端删除。比如,我父亲作词作曲的充满哀痛的序幕合唱,听过一遍就会印在心里:“啊,三鸟啼叫不停歇,啊,满腹仇怨向谁言,啊……”少时的印象,本以为早已忘却,谁想到走笔至此时那些词曲竟轻而易举地从记忆深处浮现,无需另外再去查找资料。再比如女主角琼花充满海南特色的悲愤主题,虽然后来的主题音乐被强制替换,但今天我仍能够哼出原先的音调。可惜这些最早的音乐版本早早被扼杀而再也没有机会面对观众。以致很多年后,我父亲都不愿再提起这部作品的创作往事。
我仍然选择这套组曲录入专辑是出于两个理由:第一,这毕竟是父亲和他的同伴们的心血之作;第二,这些我曾经倒背如流的曲子曾是那个特殊年代我们学习音乐时仅有的曲目选择。
《红色娘子军组曲》专辑所依据的乐谱版本有三,一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原中央乐团内部刊行的曲谱,这套组曲的作曲者一栏写的是“中国舞剧团集体创作,杜鸣心改编”。作曲家们的署名全部被剥夺。组曲中集合了舞剧中重要的人物、情节及有代表性的舞蹈场面:《娘子军操练》、《赤卫队员五寸刀舞》、《清华参军》、《军民一家亲》、《快乐的女战士》、《常青就义》、《奋勇前进》共七首。录制音乐时,我又参考了两个较新出版的版本:《中国钢琴曲选(5)》和《杜鸣心钢琴作品选》。前者只选入组曲的后四首,而后者更拿掉了《常青就义》,作曲者一栏为“杜鸣心曲”。后两个版本在一些织体的细节上有所改动,总的音乐构架没有变化。在大约十年前,为了音乐会的演出,我曾请求杜先生改写《常青就义》的尾声,用另外的音乐取代曲中过于意识形态化的部分,避免给听众过多政治标签的印象,杜先生勉为其难地完成了我的要求,但又十分客气地要我自行决定是否采用。结果是我试奏再三,还是决定保持历史的原貌,照原样演奏,抱歉让杜先生为此白忙了一场。这次录音也仍按原谱演奏。
两部舞剧组曲使听众产生的印象十分有趣,两位创作者在完全不同的艺术观背景下写出的作品,却仍然神奇地泄露出作曲家灌注于音乐中的血脉渊源。在《娘子军操练》中我们能毫不犹疑地分辨出《婚礼场面群舞》的织体风格和同样的欢乐气氛,而悲壮的《常青就义》也分明脱胎于《二十四个鱼美人舞》。
两部舞剧音乐钢琴组曲之外的一首是王建中先生根据传统民间吹奏乐改编的《百鸟朝凤》。民间传统音乐和古曲的改编,曾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引人瞩目的现象,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成为中国钢琴创作的主流。特别是在“文革”后期,这类改编曲成为政治题材之外特许的音乐演出曲目。抛开以上非我所长的非艺术的现象分析,还是只说《百鸟朝凤》。这首改编曲应当属于中国钢琴家们特别钟爱的曲目,民间乡土音调结合提炼后的传统和声技法,加上精彩的钢琴织体运用,既符合专业音乐家对民族风格的想象,又能以乐曲明快的情调吸引观众。原曲以唢呐模仿各种鸟鸣,而钢琴在模仿鸟类鸣叫方面比之唢呐毫不逊色甚至另有特点。所以把钢琴曲《百鸟朝凤》称为民间传统乐曲改编的成功范例,相信没有人会不同意。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后来终于由改编走向了原创,而民族风格的体现也从曲调的大段引用变为民族元素或符号的使用,很多成功的作品也纷纷问世,相形之下,这张专辑的内容就更像是一种对一段特殊历史的回顾了。
这张四手联弹作品专辑是我们夫妇二人合作录制的,所以随手拾用了听上去颇为古旧的成语“琴瑟和鸣”作为专辑的名称。
夫妻合奏四手联弹在钢琴舞台上并不鲜见,兄弟合奏、姐妹合奏、夫妻合奏是几种常见的组合。如上世纪在欧洲走红的德国康塔尔斯基兄弟(Alfons&Aloys Kontarsky),后来他们因其中一位于一九八三年患重病而不再出现在舞台上,兄弟中的另一位是在奥地利萨尔斯堡教授钢琴直到退休的。这兄弟俩之后,有土耳其的Güher&Süher Pekinel 姐妹、法国的Katia &Marielle Labèque姐妹,她们的合作有四手联弹,也有双钢琴的演奏。
兄弟或姐妹合作,性别一致,生理条件相似,力量相近,声音音量较为平衡,又血脉相连,有天赋相通的心灵感应,合作时相对容易产生最好的效果。而夫妻档的合作虽然也数量不少,但要真正成功却难度较大。男女的生理差别大,调整音响的平衡费时费力,两人之间的默契不像同胞兄弟姐妹那样拥有先天条件,靠的是后天相濡以沫的了解和相互扶持,甚至是互相忍让,因此磨合的过程也并不总是令人愉快的。
这一通描述似乎已多少超出了音乐演奏的范畴。算跑题了吗?
还是回过头来说四手联弹。这种演奏形式开始似乎并不是为演出而创造的。古往今来,学琴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着和他们的老师一起弹奏四手联弹的经历,这种演奏对大多数初学者来说,应该算是枯燥的钢琴课中令人愉快的时刻。所以,一些有心的老师会特意不时选用一些技巧不太复杂、音乐性丰富的乐曲和学生一起演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现成的乐曲不够满足需要时,他们就自己创作或编写。历史上的音乐大师们都有过教琴糊口的境遇,我怀疑不少的四手联弹作品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出生了,数量之大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其中也少不得有音乐巨作、钢琴经典在不经意间问世流传。四手联弹因此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经典名作,而这种演奏形式本身展现的迷人光彩也使它具有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四手联弹是配合的艺术,是合二为一的艺术,因此,有时我会有种不伦不类的类比:某种程度上如同双簧表演,不过,四手联弹缺失了双簧艺术的幽默滑稽,多了微妙和优雅。说到表演,传说莫扎特和他的姐姐是最早在音乐会上(也可能是宫廷或教堂)为公众表演四手联弹音乐的。这使得这种原本作为教学功用或仅是家庭娱乐的演奏方式拥有了更广大的听众。莫扎特自己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钢琴四手联弹,他所采用的题材和形式一如其他音乐作品,比如:奏鸣曲、变奏曲、幻想曲,甚至还有被人们视为超级严谨、创作技巧高深的赋格曲。
专辑中,我们首先选择了莫扎特的一首《G大调行板与变奏曲》,这里也隐含有暗示钢琴四手联弹历史发展线索的象征意思。接下来,我们选择舒伯特的两首作品来表达古典乐派与浪漫派思潮演变与衔接的脉络,因为虽说是作为非主流的钢琴表演形式,四手联弹的音乐作品也仍然具有着与整个音乐发展相同的历史轨迹。《D大调回旋曲编号D.608》这首作品不同于舒伯特大部分纯器乐作品的地方是它拥有一个文字性的名字“让我们的友谊永存”。为纯音乐加标题,在舒伯特之前的音乐创作中不是习惯的做法,除非由文学性作品脱胎而来。因此我们是否可以猜测,这意味着舒伯特正在开启大门,准备浪漫主义的远足?而我们选择这首作品,除了因为标题给予人们的温馨与感动,还因为音乐本身也充满着青春浪漫的气息。
舒伯特只活了三十一岁,比他的前辈莫扎特还少了四年。一八二三年,二十六岁的舒伯特早早地进入了他的创作成熟期,但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里,除了创作的丰产、疾病的困扰,舒伯特同时还经受了感情的波澜。前面提到过,多数音乐家都有着教授钢琴课以糊口的经历,舒伯特即是在这种谋生的工作中不幸陷入了情感的泥沼,他狂热地爱上了自己的学生,一位美丽的伯爵夫人。这段单相思注定毫无希望,也许是为了留下一点爱情的痕迹,舒伯特决定创作一首四手联弹幻想曲献给她。一八二八年一月,舒伯特开始动笔创作,两个月后完成,于去世前的同年五月,由舒伯特自己和另一位音乐家朋友首演。第二年一八二九年,《f小调幻想曲D.940》首次出版,作品的手稿现存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这首痛苦无望爱情催生的乐曲堪称钢琴音乐创作史上的奇迹,幻想曲在舒伯特笔下不再受原先小品形式的束缚,它开创了更为广阔浪漫的疆域。
成人的音乐创作采用儿童题材并成为经典的例子不在少数,比才的四手联弹组曲《儿童游戏 作品22》算得上是佼佼者了。这位以歌剧《卡门》名满天下的法国作曲家,一生也创作了不少钢琴作品,有意思的是这些钢琴作品问世后大多默默无闻,艺术价值也平平,只有这组《儿童游戏》难得地闪现出天才的光芒。这组四手联弹全曲十二首,每首表现一种儿童的民间日常游戏,乐曲以成人的视角观照出儿童充满童趣的天真世界,动听的旋律、生动的和声与节奏、惟妙惟肖的音乐描绘,使这部作品堪称名副其实的杰作。
常说音乐与绘画是相通的艺术,美术家会在他们的艺术探讨中用节奏和韵律去说明作品,音乐家们也会在谈论音乐时用色彩与结构来表达内涵,这常常让圈外人听得一头雾水。其实把相同题材相同标题的音乐和美术作品放到一起欣赏,人们马上就会明白并且惊叹这两门艺术的相似和互补。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众多藏画中,有一幅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比利时画家、号称“农民画家”的勃鲁盖尔的画作,标题亦为“儿童游戏”。画作以一条小镇街道为舞台,集合了几乎人们能想到的所有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跳房子、捉迷藏、抽陀螺、吹泡泡等等,就像是一部儿童游戏的百科全书。我想全世界的人都能从这幅画中找到自己儿时乐此不疲的游戏——当然是“前游戏机”或“前电脑”时代的游戏。画家描绘的游戏没有国界、民族之分,只让观者感到充满童真的欢快戏耍着实让人留恋,它们的逐渐消逝也真令人惋惜,而比才四手联弹十二首组曲里的游戏也基本都包含其中,人们在画作里都能找到与比才音乐相合的画面。
四手联弹专辑想要表达的也许还有对我们更为重要的意思:更多具有教学和自娱自乐性质的这种演奏形式,对钢琴家来讲最可贵的是彼此间默契的合作。两位演奏者在音乐的引领下不知不觉融为一体,旋律音乐的线条在两个人之间微妙且毫无缝隙地衔接传递,那种美妙的不分彼此的默契常会引起会心的微笑;而那种互相了解心有灵犀的沟通、手指运动的连接和配合、主次角色瞬间的相互转换,很可能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作为演奏者的夫妇两人,对多年携手人生的体验和感受。总之,这些演奏时的配合所引起的微妙感觉实在使人着迷——其实,对四手联弹艺术的魅力体会最多的并不是听众,而是演奏者自己。
就算你偶尔忘了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你也不会忘了她是音乐之都。一个城市的名字和音乐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古往今来大概也只此一例。什么原因?还真是让人很难解释。提起维也纳,人们会想起“上帝的宠儿”莫扎特,会想起“命运的斗士”贝多芬,当然还有“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在这些联想中,除了少数专业人士,甚至没有人去注意他们当中谁是本地人谁是外来户。
对于音乐家们来说,维也纳是个圣地,去维也纳是朝拜。维也纳被几乎所有人公认是古典音乐的故乡,其实不仅仅如此,就连不易为人接受的现代派音乐也是从这里出发的。那些和维也纳连在一起的音乐家名字可以轻易地写满几大张纸。他们有的是生于斯长于斯;有的是外来,但来了就不再离开;当然也有的虽然只是暂住,却在维也纳的舞台上留下了闪烁的痕迹。于是,后人们在维也纳街头巷尾行走,一抬头就可能看到一块纪念石牌,上面镌刻着“作曲家某某,某年至某年在此居住”。维也纳还有无数音乐家的雕像矗立在街头或者公园草地的小径旁,认出几位音乐大师对任何人都不是难事。
以“致敬维也纳”来命名一个音乐演奏专辑,也许更多的意义是表达作为演奏者的我内心的一种情结:那是对一个城市的尊敬,对大师们的尊敬,对音乐的尊敬。这张专辑选择了三位在这个城市生活工作过的音乐大师的作品,力求立体地表现维也纳音乐生活的基本结构:以海顿代表皇室宫廷贵族音乐文化,以勃拉姆斯代表稍后的文化知识阶层也即当时上流社会的浪漫派音乐,以小施特劳斯代表受到更多市民阶层欢迎的娱乐休闲音乐,这三种音乐面相应该可以大致体现维也纳音乐风格的完整面貌。顺便说一句,彼时施特劳斯家族的舞曲音乐(近似今天的流行音乐)与勃拉姆斯们的交响乐(即为今天的严肃音乐),并不似当下这般在地位和境遇上如此的悬殊与对立。
海顿 《e小调奏鸣曲 Hob.XVI / 34 》放在专辑的第一首。海顿曾为奥匈帝国王室宫廷乐长,一生创作极多,包括交响乐、歌剧、合唱、室内乐及大量钢琴作品,其中钢琴奏鸣曲有五十余首。在人们的印象里,海顿的形象是一位音乐界的老爷爷、交响乐之父,他戴着宫廷里流行的假发,以权威、严肃而受人尊敬,虽然因为他的庄严,也多少让当今的听众们敬而远之。其实,在海顿的时代,宫廷里音乐的娱乐功能远大于教化作用。随便想想,王公贵族、皇室成员,怎么可能由平民音乐家来培养情操?所以,这位老爷爷的音乐,不论是交响乐或是奏鸣曲都不是板着脸孔的说教。专辑中的这首《e小调奏鸣曲》音乐明亮愉悦、优美典雅又充满幽默,结构自然严谨却绝不缺少亲和力。
勃拉姆斯三十岁来到维也纳,这个城市成就了他德奥浪漫派音乐巨匠的显赫名声,专辑选录了他最后的两组钢琴作品,钢琴小品集作品118、作品119。我的老师、奥地利钢琴家巴杜拉-斯柯达大师以“晚秋最后的果实”比喻勃拉姆斯的晚期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又一次地达到了一个高峰。勃拉姆斯以迥异于其盛年音乐风格的小品集告别了他的钢琴创作,晚年的作曲家似乎回归于他的前辈《无词歌》式的表达方式,以晚秋金黄色落叶的悲哀笼罩了人生大戏的结局。他的晚期钢琴作品精致细腻,充满伤感而诗意的意境。
“钢琴小品”是德语Klavierstücke的中文意译,算不上十分准确,却也无伤大雅。两组作品共有十首乐曲,其中名为间奏曲(Intermezzo)的最多,有七首,另有叙事曲一首、浪漫曲一首、狂想曲一首。从乐曲的篇幅和结构来看,区别并不很大,就算名为叙事曲、狂想曲,也没有肖邦、李斯特相同体裁作品那样鸿篇巨制的规模。这两组作品出版于一八九三年。勃拉姆斯曾写信给克拉拉.舒曼,信的片段在肖特出版公司维也纳原始版本一九七四年版中被引用,信的内容也许能为我们暗示些音乐深处的意义。勃拉姆斯写道:“我实在忍不住为你抄写了一首我的小曲,想知道你是否能容忍它。这里充满了不谐和音程!或许它不完全合你的心意,但我仍企望它能有哪怕一点点迎合上你的趣味。这首小曲格外的伤感,‘非常慢的演奏都还显得不够,每小节、每个音都要听起来像在渐慢,宛如要从每一处充满快感的不谐和和声中吮吸伤感的苦涩。”克拉拉.舒曼在她的日记中回应了勃拉姆斯:“勃拉姆斯随信寄给我一首可爱的小曲,充满不谐和音,可是他是注入了欢乐的心境,甜蜜悲伤的曲子!在他六十岁生日时收到他的问候,我为这个礼物感到高兴……”信件和日记表现出两位音乐大师的心境——苦涩吗?不像,甜蜜吗?未必。但作品118的六首和作品119的四首曲子大部分真的是充满着甜蜜的伤感,也许更像是告别的暗示吧?
维也纳这座城市值得尊敬,还因为她古典雅致却并不墨守成规,艺术在这儿自由地伸展,而且和人们的生活紧紧结合起来,作为古典音乐之都,她也容纳了各种先锋派艺术家在这里找到他们的舞台。维也纳的五花八门常会让世人大吃一惊,比如上世纪末出现在市区最吸引游客目光处的一座建筑,五颜六色像是儿童的涂鸦画作,庞大的躯体和城市宫殿式建筑完全不搭调,那是奥地利天才的画家百水先生(Hundertwasser)设计改建的维也纳垃圾焚烧炉!话题扯远了,其实这只是想说明维也纳真是“百花齐放”。
在勃拉姆斯们声名卓著的时代还有一位更受市民欢迎的音乐大师——小约翰.施特劳斯,这位“圆舞曲家族”的长子,《蓝色多瑙河》以及五百余首圆舞曲、波尔卡等舞曲和多部轻歌剧的作者,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位“轻音乐”或者“流行音乐”大师。小约翰.施特劳斯比勃拉姆斯年长八岁,作为完全不同领域的作曲家,两人却是终生的朋友。勃拉姆斯极为欣赏和羡慕小施特劳斯的才华,因此还留下一段佳话:一次小施特劳斯的夫人阿黛尔请求勃拉姆斯为她签名,勃拉姆斯先写下《蓝色多瑙河》的一句乐谱,然后写道:“可惜呀,不是勃拉姆斯写的!”对于中国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施特劳斯是再熟悉不过的作曲家,每年由中央电视台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经成为了固定的贺年套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维也纳,市中心城市公园里,伴着露天乐队演奏的圆舞曲,古铜色拉着小提琴的施特劳斯立像绝对是留影的必选项目,十年后再访维也纳,雕像已被漆成闪闪发光的俗气的金色(据说百水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喜用金箔材料,不知这改造是不是他的主意),而始终不变的是施特劳斯的音乐,露天乐队的学生队员们换了不知几代,可是圆舞曲一直被人们喜爱,施特劳斯一直被人们喜爱。可惜,施特劳斯大约不擅长钢琴,他的舞曲都不是为钢琴而作,于是一些钢琴家就自己改编他的圆舞曲作为音乐会的演奏曲目,这当中不乏成功之作,比如《蓝色多瑙河》、Paraphrases (中文有个很拗口的译名:释义曲),再有就是本专辑选录的三首波尔卡舞曲,由奥地利的钢琴家、教育家奥托.舒尔霍夫改编,三首精巧的舞曲,展现的是奥地利的民俗和风情。
一张专辑要概括维也纳的音乐盛事显然不可能,何况我只是想以此向这座令人难忘的城市致敬!
钢琴专辑(CD):《琴键上的霓裳羽衣》、《致敬维也纳》,吴迎演奏;《琴瑟和鸣》,吴迎、邵丹演奏。将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
迷药
[墨西哥]詹妮弗·克莱门特著 匡咏梅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墨西哥城里的爱米丽从小在百科全书、地图和字典中长大,母亲在她幼时离奇消失,唯有她和父亲安静度日。她嗜好收集各种女性犯罪的案例,迷恋那些耸人听闻的罪行背后的隐情。爱米丽家族有一所孤儿院,院长阿加塔粗壮温暖,爱米丽常和她一起照顾流落到院里的不幸孩子。然而平静的时日被堂弟桑蒂的到来打破了,欲望与诱惑渐渐扭曲了爱米丽的内心。同时,随着一桩时日久远的家族隐秘的揭开,爱米丽搜集的那些女性杀手的故事,也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