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多吗?

2013-04-29 00:44
大学生 2013年7期
关键词:技术移民留学人员留学生

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内地,后同)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90万人,其中仅有63万人学成归国。就绝对规模而言,中国人才的外流数量的确称冠全球。但同样要看到我国人口基数巨大。

说得学术一点,评价一种人口趋势,需要观察目标群体及其对应总体的关系。利用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法国学者多克尔(FrédéricDocquier)等人估算了各国人口流入发达国家的比率。他们发现2000年,仅有3.1%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在受过大学教育后迁移到了发达国家。中国的人才外流率在193个国家中位居第158位,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还略高于中国——3.4%。而几十个非洲国家和拉美国家的外流率都在20%以上——它们才是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国家”。

就最近十年的情况而言,全球范围的统计数据尚未完成汇总,我们不可能全面地分析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增长态势。尽管近年来留学生数量急剧上升,但由于高校大幅扩招,中国的人才外流率很可能仅仅出现了小幅提升。比如,中国留学人员的数量从1996年的2万人迅猛增长到2005年的近12万人;在此期间,中国的大学新生人数也从100万人迅速上升到了500万人。2011年,中国留学生已近34万人,尽管绝对数量涨幅惊人,近700万大学毕业生当中,仍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实现留学梦想。就比例而言,中国人出国的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据对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数据分析,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若人才流失率不高于10%,留学人员回归率不低于70%,则该国或地区的留学人才尚属于安全状态;相反,则处于留学人才的非安全或亚安全状态。

技术移民的平均素质明显高于留在国内的同行,称其为“精英“也不为过,但我们不应当只看规模不看层次,将北大学子和地方院校的毕业生等量齐观。有时,国内媒体也夸大了中国人才流失的严重性。一项被新闻界广泛引用的数据称:“清华北大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七成以上去了美国。”据中国科技政策专家曹聪考证,这一数据最早见于2001年某杂志。然而,文章作者并没有给出数据来源。曹聪猜测,仅在1985年后的某一年,清华北大可能有七成高科技专业学生赴美留学,而作者将这一年当作了“1985年以来”。

中国精英绝大部分通过留学或技术移民迁移到发达国家,但也有少数富豪选择投资移民。据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称,近十年申请各国技术移民与投资移民的比例大约为20:1。美国EB-5类签证专门针对投资移民,这一签证的中国申请人数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2009年的1000人,2010年又上升到近3000人。

中国投资移民增长虽快,但据中信银行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一份客户报告,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在2010年底达100.3万,每年移民海外的富人只占其中一小部分。中国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则清楚地显示,虽然近一半的中国富豪正在考虑移民,只有14%已经移民或者正在申请移民。

美国列文研究所(Levin Institute)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从1996年到2006年,回到大陆的“海龟”增长了5倍之多。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字,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比上一年增长19.3%,全年留学回国人员达18.6万人,同比增长38.1%。也就是说,回流人员的增长幅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出国人员。中国正在从人才外流阶段进入人才流转(brain circulation)阶段。这些高学历回流人员集中在各大城市的高新创业园区,为中国迈入“创新型社会”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当然,在中国和发达国家尚且存在巨大发展落差的情况下,海外人才,特别是第一流人才,在短期内不可能大批回归中国。尽管如此,海外华人依然对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金碧辉等人发现,在2001到2005年间中国科学家同美国学者合作发表的论文中,七成都有海外华人学者的参与,笔者自己的研究也佐证了这点。何况,留学生在海外的发明创造,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使中国消费者受惠。比如我们使用的微软系列产品,里面就包含了硅谷中国工程师创造的科技成果。

即使没有这些益处,中国的人才外流也不同于二战前欧洲的犹太科学家出逃,或冷战后苏东地区的工程师移民。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政策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刘贞

猜你喜欢
技术移民留学人员留学生
雄安新区国际技术移民人社服务管理创新研究
“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扬中市首次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徒步看家乡活动 看亮留学人员双眼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澳大利亚:年长随行配偶将不再获加分
加拿大华人技术移民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