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

2013-04-29 00:44叶佳
农家书屋 2013年7期
关键词:屈原苏轼湖北

叶佳

认识的一个武汉姑娘,37岁,单身。身边总有好事者问她,怎么还不结婚。姑娘呵呵笑着:“是呀是呀,我也很着急啊。”我们都知道,这是最敷衍的一种表达,它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个话题结束。

大部分人把家跟安定联系在一起,而一个大龄单身的人总给人一种漂着的感觉,可对这个武汉姑娘来说,她却对安定并没有太大的需求,最起码,有一些她更在乎的东西,比如,她一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而这种对安定淡泊的情感,我还在她的父母身上感觉到了。几年前,武汉姑娘在杭州置业,她问在老家的双亲,要不要来杭州小住,两个老人完全没有任何“不愿意离开家乡”的情绪,欣然应邀。而且,他们很快爱上了这座江南城市,在这里养花弄草,怡然自得,居然就在这里长住了下来。并不是因为女儿在这里,要一家人在一起,而是,他们真的喜欢。

总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

1000多年前,武汉姑娘的老乡孟浩然,就在他的有生之年,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孟浩然之后,被贬到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市)的苏轼,在这个地方,虽郁郁不得志,却很快也找到自己的生活乐趣,纵情山水。

他们对在哪儿真的不在乎,从来处来,到去处去,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种性格,大概跟湖北的地理位置有关。

这是一个位于中国最中部的城市,长江贯穿其中,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它又是中国湖泊数量之最的一个省份,那些飘在湖面上的水上人家,早就看淡了漂泊。而航运发达形成的一个个码头,习惯了迎来送往的工作,每天都能听到新鲜事,每天都有一批人离开,可能再也不会相见。

所以,湖北人没有那么多离愁别绪,它用最开放的心态,安然于世。

古人智慧:他漂到这里,留下对生活的理解

他从来处来,一片辉煌。

父亲是著名文学家苏洵,其文章被文学大家欧阳修赞赏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而父亲的勤奋也深深影响了他,幼年是良好的家教,使得他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20岁的他首次赴京考试,就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第二名。而这第二名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摆了个乌龙,把他的那篇文章误认为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才给了第二。

他自去处去,一片绚烂。

1000多年后,我们回忆起他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能背出一些他写过的诗词。我们给了他很多的封号: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可过程呢?这个叫苏轼的年轻人却并没有很顺利。年少轻狂大概是所有有才华人的通病,可这却也是仕途上最容不得的,他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写诗讽刺新法,几度被贬,一直远离政治核心,在外飘荡。

到湖北黄州的时候,已经是他二度被贬了,他仅任黄州团练副使(官阶)检校水部员外郎,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

这本应该是苏轼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时间。可我们后来所最熟知苏轼的名作却也是在那段时间写出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千古名作。

或许我们能这么理解,正是湖北的通透,三国古战场的气质,让苏轼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写出了这样的文字,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

苏轼生于四川,死于河南,湖北,既不是他的来处,也不是他的去处,在一生停留的诸多地方中,这里最多算是一个“过路的驿站”。但却能在这里留下那么多佳作,湖北对他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一份国内现存古战场遗址的名单上,湖北省占了四个,分别是位于今麻城市境的吴楚柏举之战、今乌林的赤壁之战、今宜都的吴蜀夷陵之战和襄阳樊城的宋元襄樊之战等遗址。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现存名单。实际上,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北处于南北地区的中间地带,又有长江天险,自古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每到动乱年代,这里就成了武装势力正面交锋的地方。

最惨烈的战争大概就是在明初的时候,放牛娃朱元璋已经登基为帝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也已经在他的掌握中了,这时候,原来当初一起起义的兄弟军队都变成了顽固抵抗的乱军。

到了要斩草除根的时候了。湖北本就是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发源地之一,只可惜这是陈友谅的大本营。明初,朱元璋出动了大批军队,在湖北对陈友谅余部进行围剿。其结果就是,朱元璋最终统一了湖北,几乎人烟绝灭的湖北。同治《汉川县志》:“(元末)川沔一带,烟火寂然,至明初仍是土旷赋悬,听客户插草立界。”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所以,在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以垦荒为由,从江西大量移民到湖北。

这些在路上的人们,通过陆路或者水路,散落在长江两岸的大小城市。尽管当时是强制性移民,可有钱人总有办法逃脱,因此真正走上背井离乡之路的都是一些穷苦人家。他们迅速在这个百废待举的地方找到自己的出路,他们挽起袖子,挥动锄头,在这里安家落户。

对这些后来被称为湖北人的人们来说,这里却也不是他们的起点。可没想到的是,这里依然还不是终点。

到了清初,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只是这一次,起点换成了湖北,而终点则是张献忠在明末大肆屠杀的四川。这些在湖北土地上修养生息了300多年的人们,又一次上路了。

世界上以流浪著称的吉普赛人,如果追溯起喜欢流浪的原因,大概跟两次两次大规模迁徙有关。而对现在的湖北人来说,同样有着迁徙的经历,他们也似乎从来不惧在路上。

谈湖北的历史,有一个人物是怎么也绕不开的,那就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为楚地的中心,湖北是屈原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可他在湖北的历史就是一部漂流史。屈原两次被流放,几乎把湖北绕了个遍。第一次被流放的地方汉北地区是汉江的上游,屈原在那里待了4年。几年之后,屈原再一次被流放,按《楚辞》九章之一的《哀郢》分析,屈原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星罗密布的湖泊,和贯通南北的长江,是屈原一路上走的路,它们也连成了古代最强大的水运航道。它上连四川天府之国,下连江西安徽鱼米之乡,武汉为九省通衢,江汉乃衢中之枢,凭长江横贯沪宁,籍汉水通达陕豫,内联三镇,外通四方。沿长江的码头,就因为每天迎来送往,形成了特有的码头文化。外面的新鲜事和船上的货物一起,在各大码头被卸下,被人们口口相传。长期浸染下,在码头附近生活的人们显然是最具有开放兼容的心态的,似乎哪儿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一点。如果真的好奇了,跳上一艘货船,开始闯天下,似乎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发达的水系也滋生了一批靠捕鱼为生的渔民,直到今天,洪湖周边依然存有一万多个渔民,这其中有2000多户是吃住都在船上的水上居民。

洪湖新堤大湖捕捞村村民王贵才就是其中之一。1962年,11岁的王贵才和家人随着2000多户山东、江苏渔民,撑着小木舟南下走了400多里水路,看到洪湖鱼肥水美,大家才停下来定居于洪湖水面。

尽管现在和王贵才一样的渔民早已盖起了跟陆上房子没什么区别的水泥房,可他们仍然不习惯上岸生活,空气太差,晚上太热,都是不习惯理由。另一方面,可能他们自己有没意识到,那漂在水面上的船,看似无根,却也代表了自由的,这大概才是最割舍不掉的情感。

猜你喜欢
屈原苏轼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从善如流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驰援湖北
苏轼“吞并六菜”
湖北武汉卷
苏轼吟诗赴宴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