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翌
摘 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其运行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用电需求的增加,对变电运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加强对变电运行工作中的技术、制度、人员、设备等方面的管理。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对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措施;设备检修;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0-0090-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用电需求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电力系统正在日趋完善,而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运行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变电运行中,会受到多方面不可预测性因素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设备自身复杂性、人员操作等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威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做好变电运行的管理工作,保证电力系统和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否则将会直接给供电企业、家庭、其他企业甚至是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文章简要论述了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几点措施以期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管理的有效性。
1 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和检修技术要求
在变电站运行中,做好对变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技术管理,妥当安排检修技术,明确检修技术指标,还应当加强对技术操作人员的管理。检修人员在对设备执行检修的时候,务必要做好验电、停电、挂牌装遮拦及接地工作。
对于验电,首先应选择电压等级符合验电要求的验电器;若验电过程中验电工作被打断,应当重新验电;如果一些情况无法直接进行验电,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执行间接验电;对进线开关柜进行验电前,应首先确认已停电;验电过程中,必须有人陪护,禁止独立操作,操作人员必须佩带绝缘手套,确保验电动作的规范性,避免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发生。
在执行停电操作时,应当规范停电动作,确保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人员的作业范围必须大于安全距离,作业时要穿戴绝缘护具。
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误碰断路器或特殊的隔离开关从而造成突然送电,应当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悬挂标示牌,设置安全遮拦,禁止工作人员移动遮拦、跨越遮拦、不设遮拦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出现;通常,将标示牌悬挂在如果合闸即可送电的工作地点、线路有人工作的地段、线路断路器或隔离开关上,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也应悬挂“从此上下”类的标示牌。
通常,配电变压器采用的是中性点接地,当接地连接不好、负载不平衡时,就会有很大的电流流过中性点,这个时候,接触点就会出现很大的电阻,直接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所以检修人员应当加强对接地的检测,保证接地电阻符合正常工作要求。线路或未接通电源上的静电感应在突然来电时会产生剩余电荷,为了消除、泄放剩余电荷,需要在设备可能产生静电感应的部位装设接地线。在接地线的装拆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佩带绝缘手套,禁止独立操作,应派设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进行;装设接地线时,禁止挂电接地线,必须做好验电工作,核对设备双编,采用专用线夹,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必须保证接触性良好;接地后,应当做好操作记录。
2 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人员管理
在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中,人是直接操作者,所以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有效性。首先,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做好具体分工,合理分配权责,严格执行操作票、交接班、巡回和定期检查制。其次,强化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强调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比如强化变电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提高选用标准,加强对他们的岗位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布置、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等知识和技能,并同时具备一定的设备维护和检修能力;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提高操作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可利用安全标语、黑板报、事故快报、事故录像、安全简报等形式或进行安全事故分析、安全形势讨论、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活动来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操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纪律,有效降低违章违法操作行为的出现。
2.2 健全变电运行管理体制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贯彻落实到每个操作人员身上,通过对安全生产责任的量化和细化,确保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操作性,比如将设备维护指标和检修要求落实到个人身上,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将安全责任同绩效奖金挂钩,给予优秀工作人员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出现错误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奖惩制度对其进行惩罚,并帮助其改正错误,有效将施工、检查、维护、检修、跟踪、排查等工作落实下来,避免制度流于形式。再次,落实岗位竞争制,为变电运行操作人员提供客观、公正、公平的竞争平台,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应当建立必要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安全技术管理,比如建立事故预警管理体系,对内部管理、事故预警、信息系统以及外部环境进行预警管理;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切实做好应急预案的策划、准备、评审、改进和管理,做好事故应急救援运作机制、组织体制、保障系统、法制基础的建设,使它们在事故现场的恢复中发挥重大作用,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2.3 建立变电运行信息管理系统
步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已广泛深入社会各个领域,而其在电力行业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电力企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变电运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努力将变电运行的管理过程变为信息化管理的过程。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加强对先进技术的研究,将信息技术同变电运行的具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快速、准确发现变电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排除一切可能性事故,为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必要依据。另外,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信息化指导和培训,使他们在具备一定的变电运行操作和检修技能的同时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相关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提高变电运行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3 结 语
总之,在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变电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加强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切实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然,对于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在确保变电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建立全面的变电运行管理体制加强对设备、技术、人员的管理,提升变电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建国.变电运行设施维护的技术要求以及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2,(23).
[2] 钟良友.谈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