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华
2月19日,中央电视台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来自海军南海舰队南沙守备部队气象分队的工程师李文波,22年来坚守永暑礁,是迄今为止在南沙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人,成为名符其实的“守礁王”。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你也有爱,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这是“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
站在闪耀的舞台上,对着数千名的观众,身穿蓝色海军迷彩服的李文波有些手足无措,他说,“20多年很少有看到这么多人的时候。”不少观众笑了,但是更多的观众鼓着掌流泪了。
李文波说:“作为一名军人,就守土有责,南沙是我们的固有领土,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坚守下去。”
“我学过气象,我愿意去南沙”
1981年,李文波考入中国海洋大学,在那个年代,考上大学对于来自农村的他来说无疑就是鲤鱼跳龙门。毕业的时候,大多数的同学去了国家机关,而他却没有丝毫犹豫,走进了东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从事海洋调查工作,用李文波的话来说,“我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而我又特别向往大海,当水兵就是最理想的选择。”
十年后,李文波又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
此时的他在东海舰队服役5年多,仕途一片大好,最重要的是,在这期间,李文波还收获了爱情——那时他正与女朋友商量结婚日程。同年的6月,部队接到上级通知,要选调懂气象的干部,到新组建的南沙守备部队——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工作。这个观测站,是1988年我国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在南沙海域兴建的第74号海洋气象观测站,虽然面积不大,但意义十分重大:这是南海上建设的第一个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相关气象数据,要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国际间的交换共享。
然而熟悉这片地理环境的人都知道,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简陋,观测站设备简陋、教材奇缺、没有骨干力量,因为谁都不愿意去。就在领导们有些焦头烂额的时候,刚刚完成海上测量任务归来的李文波找到大队长,递交了去南沙守备部队工作的申请书。李文波说:“我学过气象,我愿意去南沙”。
对于李文波的决定,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他的专业是海洋调查,在这里尚有施展的空间,倘若到南沙从事海洋气象专业,所有的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更重要的是,那份来之不易的感情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果不其然,这样在别人看似“荒唐”的决定也遭到女友及其家人的强烈反对。李文波的父母也特意从山东老家来到部队,唯一的目的就是劝他留在宁波结婚工作。
“当兵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很清楚南沙的危险和艰苦,我也知道这一抉择会让我失去什么,但是人,一撇一捺而已;如何做好这个人,却不简单。要做到顶天立地,心中不能只有自己。”看着李文波坚定的眼神,相识多年的女友知道无论如何,这个决定也是不会更改的了。于是善良的女孩轻轻地点了点头,俩人在李文波离队报到前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仅仅过了5天,李文波就告别新婚妻子,登上了去南沙守备部队报到的火车。
“南海气象活字典”
1992年9月,李文波第一次登上永暑礁。或许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永暑礁未来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
“第一次上到永暑礁有什么感受?”
“礁上只有一台电视,只能收到中央一套等几个台。那时与陆上亲人联系也没有电话,只能写信。由于补给船几个月才来一次,往往几个月没有一封信。等补给船把我的回信从南沙带到湛江,再从湛江寄到宁波的妻子手中,就已是几个月以后了。那一刻我就知道,南沙远离祖国大陆,观测站的建设喊不来等不来,所有的一切必须自己动手干出来。”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李文波说:“最难以忍受的是寂寞和孤独,过去每个礁曾配备一条训练有素的军犬,可上到永暑礁的军犬没过多久就得了‘抑郁症,见谁都咬,未满三个月便下岗离礁了。”
试着想想,一个连狗都待不住的地方,人又能坚持多久?
“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国际性海洋气象观测站,我们要努力创一流、争第一”。为了尽快扭转永暑礁的不利局面,李文波说:“我们的官兵们自己动手,想方设法将气象观测场、预报室等10多个场点,逐一进行升级改造,相继安装了气象数据卫星接收系统、气象数据卫星通信系统等先进设施设备”。
在永暑礁,气象分队每个月需要将观测数据编制成水文气象月报表,这项工作一直都是由人工完成,由于数据量庞大经常出现错误。为了改变现状,李文波省吃俭用买来一台旧电脑,通过自学计算机知识,设计出一套电子气象数据月报表程序,只要输入原始数据,就会自动生成报表。
在李文波看来,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读书,所以每次上礁他都要带上一摞厚厚的专业书,除了值班和睡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全花在了看书上。通过总结台风、强冷空气对南沙海区的影响和特点,他找到了南沙海区海浪的生成规律,发表了《南沙海区季风过渡期风的特点》《南沙海区海浪年内变化特征》等论文。
第一个气象预报室、第一本南沙水文气象观测教材、第一个大气波导站、第一份电子气象数据月报表、第一个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李文波在永暑礁创造了太多的“第一”。他还利用假期到广东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等科研院所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教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气象工作的“门外汉”成为名副其实的气象专家。他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心得,历时一年半编写成10多万字的《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结束了南海海洋气象业务培训没有专业教材的历史。因此,大家喜欢叫他“气象活字典”,似乎在这一领域,没有他不知道的。
每隔3小时对风向、风速、气温、潮位等进行数据采集,同时向上级气象部门报告观测结果,这就是李文波20多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因为永暑礁气象观测站采集水文气象数据主要依靠人工观测。所以无论狂风暴雨,还是酷暑高温,他都要到现场观测。倘若遇到异常情况,还要加大观测和上报的密度。
2005年12月19日,南沙海域遭遇12级台风袭击,海面巨浪翻滚,小小的礁盘摇摇欲坠。“天气越恶劣气象数据就越宝贵,这么难得的气象数据绝不能漏掉。”李文波说,“当时的雨点打在脸上特别疼,海风刮得你睁不开眼睛,只能爬,平常2分钟的路那天爬了半个钟头,平常五分钟可以完成的测量那天用了一个钟头。”
这样的天气情况时有发生,李文波和这样的天气却“较上了劲”,不管天气如何,他坚持对每天的观测数据、每月的数据报表、每年的数据汇编,都要反复进行比较核对,哪怕一个标点、一个小数点,也绝不放过。
2009年8月,他发现永暑礁水准点地基出现裂纹,马上意识到这有可能影响到南沙地区所有潮汐表的准确性,于是立即向上级建议进行复测和校准。建议获准后,他带领分队官兵整天泡在海水里,忍受着烈日暴晒和被珊瑚及海胆刺伤的疼痛,整整干了5天,才把水准点的误差准确无误地校正过来。
20多年来,他们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被海军航保部门认定为最佳等级,创造了连续7000多天无差错的纪录。
据国家海事局统计资料显示: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建立之前,南沙海区重大沉船事故时有发生,几乎每次事故都与气象和海况有关。自建站以来,再也没有因此发生重大沉船事故。
“13亿中国人民每天都在收看我们提供的数据,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和幸福!”李文波经常自豪地对新上礁的战友们说,“尽管南沙气象预报只有短短3秒钟,却把我们和祖国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就算下半辈子坐轮椅,我也不会后悔”
从1991年上礁到今天,他累计守礁近3000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守礁王”。
在众人眼里,李文波是一个铁一般的汉子,可是他也有软肋,那就是亲人。上礁的时候,是李文波新婚后的第5天,而在这之后的22年里,他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八分之一。
这些年来,他没有陪妻子逛过一次街。儿子两岁那年得了严重的痢疾,生命几度垂危。也是妻子独自带着孩子跑遍了宁波各大医院才转危为安。
在南海,按照惯例,守完4次礁后就可以返回原单位。但李文波硬是说服妻子带着2岁半的儿子随军来到湛江。
2003年,李文波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了。李文波的弟弟李文涛说:“我们家都很支持他去当兵,谁知他一走就很少回来了。我印象中他好像只回来过不到5次。自从1991年去了南海,就再也没有回家过春节。”
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儿啊,快快回去吧,别误了公家的事。”半昏迷中的老母亲,一连几天咕噜着同样的话。李文波在病床前跪别奄奄一息的母亲,带着无限愧疚和满面泪水返回部队。回到部队第二天,李文波就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那天夜里,李文波一个人走到后甲板,面朝北方,长跪在甲板上失声痛哭。
守礁22年,他的姥姥、母亲、姑父、大伯、叔叔、三姐夫先后离世,他都未曾见到最后一面。这么些年,已在南沙工作了22年的李文波,按照政策规定可以向组织提出换单位。为这,领导找他谈过话,可他总以“南沙水文气象业务我最熟悉”为由婉言谢绝。这样的谢绝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可见他的执着。
“对亲人、对妻子、对孩子的亏欠只有等到退休再补偿了。但只要穿一天军装,我就要像钢钉一样,牢牢铆在南沙的礁盘上。”李文波说。
为了这份南沙情,李文波从20出头的小伙子熬成年近半百、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为了这份南沙爱,他扎根在这里不想离开。他说:“能在南沙守礁20多年,把自己的美好青春与南沙拴在一起,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半辈子坐轮椅,我也不会后悔。”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