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或许每个人年少时都有一个“背包仗剑走天涯”的梦,但能把这个梦实现的人总是寥寥。施晓亮为远行的梦筹备10年,又用10年圆梦,不仅自己走遍中国、两次遍访56个民族,而且10年后带上14岁的女儿,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为送给女儿的成人大礼。如今,他又规划着自己未来10年的梦,有多远、走多远。他说:“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职业的最初,施晓亮是个记者,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写热门与传奇的新闻,拿着很能说得过去的薪水。在那个有着七千年文明的古城里,他被人们羡慕着。1980年代末,在入职《青州日报》之前的大学里,施晓亮便对地图上辽远、陌生的疆土生出无限向往。身居古九州之一的青州,他常常驰骋无边想象:九州方圆、九州大同,除却青州,另外“八州”在哪里?他们的疆域几何?凝聚着如何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施晓亮萌生了走遍九州的想法。
行动者与梦想家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否跨越现实的鸿沟。经验的苍白、亲友的不解、单位除名的威胁、同伴的临阵脱逃,都没有束缚住施晓亮飞翔的野心。精心筹划、准备近10年,施晓亮以摩托车为代步工具,在九州大地上画了一个完美的方圆。“古九州北至长城、南到衡山、东至大海、西抵嘉峪关一带,涵盖现在的18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上一个大中原的范围,汉文化为主。”这是施晓亮的第一次远行的物理路径。
每一段、每个点,都是收获
“九州方圆万里行”活动结束后,办了影展,出了书,家人和朋友以为他已实现了远行的梦,“风光”过后该回来过按部就班的生活了。谁知,这只是施晓亮行者生活的开始。
“这次远行,让我这只井底之蛙跳到了井沿上,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如此博大、辽阔、精彩。切身感受到祖国疆域之大,中华文化之深。”这是施晓亮第一次远行的心灵路径。
他开始谋划下一次远行。彼时,中国大地上各种各样的行者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可炫耀的时髦,而他考虑最多的是在超越“行走”本身、多一份文化的关照——这一次,他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56个民族。
为了让寻访更为深入,他专门去中央民族大学进修民族学,“纵观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如此多的民族种类、如此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是中国为世界仰视的核心价值。如果能深入了解每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与文化发展,一定会很有意义。”
宏大的“民族文化苦旅”策划案在众多活动中鹤立鸡群,近百万的赞助很快到位,2001年8月9日,施晓亮34岁生日这天,刚拿到驾照不久的他驾着越野车从北京中华民族园(中华民族博院)门前启程,开始了他谋划已久的“走进56个民族家庭”采风活动。随行的另三位记者都是轮流接力更换的,只有他走完全程。
这是一次漫长的寻访。2001年8月到2004年4月,5万多公里,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几乎每一个县、所有的地理地貌,跑散了一辆越野车,翻烂了十几张中国地图,上面那些密如蛛网的行程线路,每一段、每个点,都满是故事、满是收获。
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对形态各异的少数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呢?走遍每一个角落不可能,走马观花更非他所愿——他在每一个民族都选取了一个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中有人,与社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一个家庭所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
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56个民族,一路上所遇到的故事与经历,也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样,色彩斑斓。在内蒙,除了体会天苍苍、野茫茫的浩渺之外,与蒙古族朋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也成为他内心回忆的底片。在新疆,越野车在戈壁上寂寞地开了一天,遇不到一个人影,待到了推开少数民族朋友的家门,满屋人载歌载舞,热情好客的哈萨克人拿出家中最珍贵的食物与客人分享,又让他体会了一次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真情……
而那些少数民族中几近濒危的文化,一次次地撞击着他——在中国和俄罗斯边界线旁赫哲族的民族乡,文化站站长正以一己之力艰难地传承祖辈相传的中国少数民族四大史诗之一:赫哲族《伊玛堪》,他面临的不仅仅是缺少经费,最大的困难是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学习这些老古董的年轻人;贵州黔东南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苗族村寨的寨老忧心忡忡,那些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全木结构的苗族吊脚楼因为存在安全隐患、消防隐患,或许在新农村改造的过程中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广西龙胜银水侗寨里第101代寨主吴金敏,率领寨民们以美如天籁的多声部无伴奏侗族大歌尝试着在越来越浮躁的物欲社会中突围……
这些只有走进去了才会知道,民族文化中无数瑰宝等待着去保护,去传承。
在寻访过程中,施晓亮和同伴们走到一个民族聚集地,就选择住一个民族家庭里,同吃同住,体会最原生态的生活。三个春节都是在少数民族家庭中度过,他妻女每每飞赴团聚、探班,第一个春节在丽江纳西族家庭中,他看到女儿施哲莹置身民族歌舞氛围中乐不思蜀,就产生了带她行走全程的想法。
重访56个民族是给女儿的礼物
寻访56个民族,于施晓亮而言,是一辈子也进行不完的课题。愈是深入了解,愈是觉得少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那些行将消失的民族文字、民族语言,那些几近灭绝的民族,以及随之而逝的独特文化,都无一不在提醒着人们,请快点保护它们吧,它们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这样的迫切感与责任感无时无刻不盘旋在施晓亮的脑海中。
在第一次寻访56个民族后,施晓亮就计划,十年后重新回访这些家庭。用十年的家庭故事记录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这不仅仅是一项民族文化课题,更是一个社会话题。
2011年,十年节点到了,重访56个民族提上了日程,在施晓亮原本的计划中,重访民族家庭,是一本厚重的书,需要精读,慢慢行走,慢慢体会。不过,这一年正好赶上建党90周年,相关支持单位也很想将此行作为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媒体活动,于是,精读改成速读——施晓亮要用180天去重访56个民族。
带着女儿走读中国的愿望再次强烈。这一年,女儿施哲莹14岁了,正面临中考。
——闺女,想不想休学与爸爸一起重访少数民族?
——当然想!
于是,施晓亮带着女儿施哲莹踏上了重访56个民族之旅,留下身后错愕与惊讶一片,还有小哲莹同龄人的羡慕。
这一次,施晓亮依旧是身兼领队,司机,与记者三职,多家媒体记者接力随行,女儿身兼中国民族报和大众网的特约小记者,同时,也成为爸爸的贴身助理,行完全程。两人在为期180天的行程中,留下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文字与摄影作品。这些,成就了女儿的处女作:一场规模宏大的巡回影展《走进56个民族家庭:小记者走天涯》、一本画册《一个女孩儿走中国》、两本书《小记者走天涯》、《族迹》。这次活动的网络专题也荣获2012年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最高奖。
“这次重访56个民族活动是送给女儿的礼物。”施晓亮说。与此前行走深受旅行类,探险类媒体青睐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带女儿出行,许多教育类媒体也开始关注此事,有人称他是挑战现行教育体制。他笑着回应:过度解读了。他只是给女儿提供了一个成长经历的平台而已。
“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文化的总和,这是中华文化的根。”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他希望这一次万里行,让女儿有一份无可代替无与伦比的记忆,同时也拥有一份人生的坦荡与担当,更重要的是,在女儿心中能够扎下民族文化的根,这样,无论走遍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她都会是一个充满自信、受人尊重的中国人。
诗意行走一样可以有精彩人生
在齐鲁大地,施晓亮应该算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了吧。他的名不在有多少钱,认识多大的官,他的名是那独特的生活理念与潇洒沉着的人生姿态。不走寻常路,不按部就班,不营营役役,以诗意的人生行走,一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连教育也同样如此——不按常规出牌的父亲,有着一个世界上最懂事、最贴心的女儿,行走的经历拉近了父女的感情,一起成长,一起享受民族文化大餐,一起体味江湖人生的快意。
行走,是这10余年来施晓亮生活的常态,但行走却远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与满身沧桑、乱发长髯的漂泊行者们相比,施晓亮永远是齐整的寸头、干净的衣衫,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民族文化学者,他说现在还远不是,心向往之。最近,他又在北京与他的团队,几个受他影响、和他一样胸怀激情和抱负的年轻人,一起策划他们的“中国梦”——走进56个民族的村寨。
“村寨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块庇护所,只有村寨里的传统文化是活态的。每个村寨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施晓亮如此解读,“不过,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村寨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每天消失200多个,现存的村寨的民族文化特色也在迅速变味,保护刻不容缓。”
这是一个国家层面的宏大策划: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多媒体全面参与,走进100个特色村寨,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记录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俗特色,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家底。
施晓亮在微博中写道:“1996年6月,余纯顺穿越罗布泊时不幸遇难,孤身徒步走遍中国的计划功败垂成,但我为他高兴——死在奔向理想的途中,总胜过碌碌无为老死在床上,他一生的精彩,幸福和快乐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我能。”这或许就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定位,行走是人们看得见的他的状态,而文化关照和传承才是大部分人看不见的他的生活。他在两个频道间自由转换,其实,根本就没有两个频道,他的行走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行走。或者说,他所谓的行者无疆既是物理距离的无垠,也是心灵空间的无限。
再看看施晓亮的微信签名档:“幸福是自己掌握方向盘,想走就走,自主行程,想停就停,看看风景。”所有别人的阐释都不如他自己所言精准。
责任编辑 李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