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途径研究

2013-04-29 00:19柴艳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党性理想信念党史

柴艳莎

大学生党员是年龄层次比较低、学历修养比较高的青年党员,对于他们的教育应当以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点,党性教育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核心,党性教育要把党史、国情教育作为有效的教育途径。

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教育途径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党员的成分和结构也出现了大的变化,特别是青年党员的比例上升幅度较大,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新入党的党员中间,35岁以下的的青年占了接近40%”,在这些青年党员中,大学生党员占着一定的比重,同时他们是这部分青年党员中年龄层次比较低、学历修养比较高的一部分,因此抓好大学生党性教育,对于提高青年党员整体的党性修养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在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体现出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并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在创先争优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争先进、创优秀的教育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大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机械化、简单化、模仿化、程式化,很多与学生党员教育相关的活动都忽略掉了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与活动目的、活动宗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党员等不同阶段的教育中,经常出现简单拼班,内容‘炒旧饭”的情况,这样使得很多教育活动和内容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上缺乏力度和实效。面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应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抓好党性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核心。党性教育是党员充分认识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思想路线、党的优良传统的本质需求,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快速发展的国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的冲击,更加突出了党性教育的核心性作用,因此通过党性教育会更加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更加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更加明确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教育方向。

党性修养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因此党史、党情教育,国情教育是新时期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途径

1.突出以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为重点的国情教育,坚定党性信仰

自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和中国人民多灾多难的历史,也是众多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的历史,也是国家和人民选择我们党的历史。自1949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史,是国家实现富强、人民实现富裕的历史,也是我们党实现马克思主义第二次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时期。

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坚定信仰,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奋斗史。因此,突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既是党员的国情教育史,也是党的发展教育史。从暴风骤雨的革命史到轰轰烈烈的建设史,到处可见生动丰富的历史发展历程和鲜活感人的历史人物,这些都能够充分体现信仰的力量,这对于党员坚定信仰、坚定党性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

虽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党史的认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中,中国近现代史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做出区别于公共课的教育模式和体系,如邀请史学专家对外国侵略史的背景、影响、国人的抗争进行深入分析,让大学生党员充分认识寻求国家独立、民族独立是几代中国人浴血奋斗、不断抗争得来的,让他们懂得革命成果来之不易,让他们坚定信仰和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2.从苦难与辉煌的党史中,认识党性的发展历程

第一,从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党性的发展具有时代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性要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学者认为,新民主主义时期党性的特点为“阶级性、革命性、纪律性、实践性”等,新时期党性的特点突出强调“建设性、发展性、团结性”等。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通过对史实、史料的研习,逐步厘清党的发展历程,明确党的理想信念形成的历史选择性和客观实际性,以充分理解不同时期党性的发展要求。

第二,在教育大学生党员研习党史的过程中,注重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现实性,以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的指导性地位确立的历史选择性和客观实际性,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党的最高理想的信仰,以坚定党性的政治方向。

3.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史、党情教育和国情教育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是要紧抓理论學习和理论修养,二是要深入实际走访调研

紧抓理论学和理论修养,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要求,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提升党员理论水品、认知水平的基础,通过对理论的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提高科学执政水平。因此在党史、党情教育和国情教育中,仍然要紧抓理论学习,强调对史实、史料和史论的理论研读,以做到知道历史、了解历史、读懂历史,才能真正认识坚定党性在永葆党的生命力上的核心性作用。

同时,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沟通、讨论、切磋,深化对党史、党情和国情的认识,达到融会贯通,使对党性的认识达到内化要求。

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是党的宗旨,党的思想路线、党的作风的重要体现。在党史、党情和国情教育中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走访调研,一方面,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挥群众路线的作用,了解实际情况、实际需求,对于理解新时期的党性要求具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深入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感受党的奋斗历程,对于坚定信仰、坚定党性、发扬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

4.在党性教育过程中,还要发挥党内民主,主要体现在党性分析上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党性分析。在党性分析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党性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展开,对照党章,结合党和国家的实际,深入剖析党性,力争触动灵魂深处。

总之,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要做到“知、情、行”相统一,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实现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党性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升.党员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2.

[2]邱海锋.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27(2).

[3]陈燕楠.关于党性教育时代性和科学化的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5(6).

猜你喜欢
党性理想信念党史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史上的今天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