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3-04-29 23:31:11迟玉成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有效积温温度

迟玉成等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不同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桃蛀螟发育历期缩短。卵、幼虫、蛹及从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08、11.00、15.25、12.80℃,有效积温分别为63.29、263.16、98.04、400.00日度。

关键词:桃蛀螟;温度;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中图分类号:S433.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99-03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ée)属鳞翅目草螟科(Lepidoptera:Crambidae)。也称桃蛀野螟、豹纹斑螟、桃斑螟、桃实螟蛾,幼虫俗称蛀心虫,是一种食性极杂的害虫,寄主植物达100多种[1]。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大部分省市,西北和台湾地区也有分布[2,3]

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蓖麻和油葵在山东地区大面积种植,桃蛀螟在蓖麻、油葵上的危害日益加重,已成为蓖麻、油葵田优势种群。由于桃蛀螟钻蛀作物果实危害,幼虫一旦注入果实内,其防治将十分困难。20世纪20年代印度就报道了桃蛀螟对蓖麻的毁灭性危害[4]。桃蛀螟幼虫蛀食蓖麻的青果和成熟果及籽粒,造成雌雄花蕾受损、雄花脱落或受损而不能正常授粉,青果被蛀后腐烂,成熟果被害形成大量空壳,果实蛀孔外附有大量胶质物与虫粪碎屑结成的团块,招致腐生菌形成腐果[5]。王穿才(2009)[5]报道,在田间蓖麻果穗被蛀率为53.8%,果实被蛀率67.2%,最高达86.7%,对产量影响很大。在向日葵上,幼虫初孵后蛀食花托和籽粒,刚孵出的幼虫钻入籽粒中为害尚未成熟的种子,3龄以后开始在花盘内穿梭蛀食,吐丝结网,花盘被蛀食后分泌粘液,数个被害种籽粘连在一起[6],使向日葵失去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桃蛀螟对早播杂交油葵为害株率为62%;晚播杂交油葵为害株率为超过90%,产量损失高达80%以上[7]

鉴于桃蛀螟的严重危害,近几年来,国内对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田间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等都进行大量研究[1]。为有效控制该虫,特别是将来利用天敌和性诱剂防治该虫,需要对其发生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桃蛀螟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以期为该虫的预测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桃蛀螟的采集与饲育

2012年8月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站蓖麻田间采集桃蛀螟幼虫,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实验室以玉米、板栗进行饲养,待羽化至成虫时,以雌雄性比1∶1收集于内径12 cm、高18 cm的塑胶透明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附蜡纸以便于卵的收集,并放置浸润5%砂糖海绵块,供成虫取食。取配对后第5天或第6天产的卵,置于底部垫有滤纸的小培养皿中,试验在不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试验温度为15、20、25、27、30℃,相对湿度>80%,每天观察2次,记录卵孵化情况。

将每一温度孵化幼虫继续在该温度下培养,每一幼虫放在一个培养皿中(直径9.5 cm,高2.2 cm),以板栗进行饲养,每天更换1次,并记录幼虫生长和存活,直至化蛹,对所获得的蛹,每天观察记录其羽化情况。

1.2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温度下卵的孵化率

桃蛀螟卵在不同温度下的孵化率如表1所示。15~30℃之间,卵均能够正常孵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孵化率均在94.85%以上。

2.2不同温度下桃蛀螟的发育

桃蛀螟以板栗进行饲育,在各个不同温度下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如表2所示。在20~30℃范围内,桃蛀螟均能完成发育,且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为15℃时,桃蛀螟的卵可以正常孵化,发育历期为13.85±1.35日,但幼虫在发育至5龄时进入停滞状态,不化蛹,如果此时将温度提高到25℃,仍能正常化蛹。桃蛀螟的发育速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以30℃时发育速率最快。

2.3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在各恒温下各虫期之发育速率与温度回归方程式,求得之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在15~30℃间,发育速率(Y)与温度(X)之直线方程式,卵期为Y=0.0158X-0.1751,幼虫期为Y=0.0038X-0.0418,蛹期为Y=0.0102X-0.1556,卵至成虫羽化期为Y=0.0025X-0.032。且各相关系数在1%水准,相关极显著。各发育期的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分别估算,卵期为11.08℃及63.29日度,幼虫期为11.00℃及263.16日度,蛹期为15.25℃及98.04日度,卵至成虫羽化期为12.80℃及400.00日度。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桃蛀螟卵的孵化率,在15~30℃范围内,桃蛀螟卵的孵化率均在94.85%以上,温度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杜艳丽等(2012)[9]报道低温对桃蛀螟卵的孵化率影响较大,在15℃卵的孵化率仅为57.25%,23℃时卵的孵化率最高,为86.87%,均远低于本研究,这可能因卵孵化时温度和光照条件不同所致。本试验的相对湿度>80%,光周期为14 L∶10 D,而杜艳丽等的试验条件为相对湿度75%,光周期为16 L∶8 D,同时应用的卵是将桃蛀螟产卵后直接应用于试验[9]。本试验发现,桃蛀螟在羽化后第3天就开始产卵,但部分未交配,产的卵为无效卵,在后期桃蛀螟产的卵也常为无效卵,这也可能是杜艳丽等报道桃蛀螟卵孵化率低的原因。

本研究测得各虫期之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期11.08℃、幼虫期为11.00℃、蛹期15.25℃和卵至成虫羽化期12.80℃。卵期、幼虫期及蛹期各需有效积温分别为63.29、263.16及98.04日度,由卵至成虫羽化共需有效积温400.00日度。杜艳丽等报道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卵期10.37℃和70.84日度,幼虫期为10.06℃和287.71日度,蛹期为14.27℃和118.42日度,由卵至成虫羽化发育起点温度为11.85℃[9],比本研究低0.95℃左右,可能与饲育饲料不同和地区不同有关。根据青岛市气象局发布的气象资料,青岛地区月平均气温高于发育起点温度的日期是5~10月份,根据资料求出桃蛀螟全年有效积温为1 476日度,结合本试验中的有效积温数据,可以推算出桃蛀螟在青岛地区全年可发生3.69代。

参考文献:

[1]

鹿金秋,王振营,何康来,等. 桃蛀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植物保护,2010, 36(2):31-38.

[2]孟文.杂食性害虫:桃蛀螟[A].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二版) (上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596-598.

[3]王振营,何康来,石洁,等.桃蛀螟在玉米上为害加重原因与控制对策[J].植物保护,2006, 32(2):67-69.

[4]Ballard E. Control of cotton pests [J]. Queensland Agric., 1924, 22(1):31.

[5]王穿才.桃蛀螟对蓖麻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631-1632,1634.

[6]郭焕敬.利用向日葵巧治桃蛀螟[J].河北果树,2001,2:48.

[7]徐丽荣.桃蛀螟人工饲料和滞育诱导特性及抗寒性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8]迟玉成,王绛辉,吴菊香,等. 温度对豆野螟(Maruca vitrata)生长发育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8,7:64-66.

[9]杜艳丽,郭洪梅,孙淑玲,等. 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昆虫学报,2012,55(5):561-569.

猜你喜欢
有效积温温度
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
收敛式有效积温与马铃薯植株性状变化的相关性
中国马铃薯(2022年2期)2022-07-05 00:12:08
“温度”“熔化和凝固”知识巩固
一张票的温度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停留在心的温度
气象因素对油菜品种苏油21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测个温度再盖被
找回温度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