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生氧化铁皮研究

2013-04-29 00:44陈宇杰程广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7期
关键词:研究

陈宇杰 程广萍

摘要:在热轧生产中,板坯在热轧前需经高温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氧化铁皮的产生,这会造成板材的成品率下降,也会造成钢材表面质量的下降。加热炉中产生的氧化铁皮,除鳞的时候未能完全除干净,在后续轧制生产过程中,会被压入钢基体,造成难酸洗,酸洗除不尽。本文主要通过高温氧化模拟实验,分析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氧化铁皮的影响。运用显微分析、扫描电子衍射等试验手段研究出,分析FeO造成氧化铁皮缺陷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热轧;氧化铁皮;研究

1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马钢四钢轧生产线的热轧板,材质为SPCC,其平均的化学成分为C(0.050%)、Si(0.030%)、Mn(0.220%)、P(0.012%) 、S(0.007%)。

试样用剪切机切割板坯,切取小块,长宽约为30~40mm。然后用盐酸酸洗,去除表面原始的氧化层,再用蒸馏水冲洗试样后,再用吹风机吹干,最后试样表面残留少数氧化铁皮,用砂纸对试样的表面和侧面打磨,使原始氧化铁皮量降低到最低。为了接近生产实践,实验温度设为1180℃、1190℃和1200℃,加热时间分别为3小时和4小时,试样放入电阻炉加热保温氧化后,待空气冷却,作氧化铁皮结构分析,并利用实验室高温加热氧化实验,研究热轧加热工艺對氧化皮结构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氧化铁皮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分析氧化铁皮结构随热轧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变化规律。

1.2 实验结果分析

试样试样在炉内高温氧化后,温度在1180℃时,氧化铁皮表面生成的膜较薄且易碎,当温度在1200℃时,氧化铁皮表面生成的膜较厚而硬,温度在1190℃和1200℃时,用力敲击氧化铁皮内层,基本都能去除,可能会残留极小部分的氧化铁皮仍粘附在氧化铁皮基体表面。

利用扫面电子显微镜对上述保温温度为1190℃、保温时间为240min的试样进行微区成分分析,图给出了扫面电镜下氧化铁皮组织形貌,对靠近钢基体的氧化铁皮区4,外层的氧化铁皮区1、2、3、5进行微区能谱分析,结果见表。

根据上述的扫描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区域1、2、3、4中的氧元素和铁元素的原子比接近1:1,结合三种氧化物的原子比可以推断,1、2、3、4区域中的主要成分为FeO;对各个微区进行打点能谱分析,结果发现Fe元素的含量均接近100%,所以可以推断这些微区存在游离态的Fe;观察区域5中的Fe和O的原子比,发现明显大于1:1,可以推断在区域5中含有大量游离态的Fe;对3区和4区之间的黑色带状区域进行打点能谱微区分析,发现该区域中的白亮点的Fe含量为100%,其他非白亮区Fe含量几乎为0,因此可以推断3区和4区之间的黑色带状物是环氧树脂,这可能是4区和3区的氧化铁皮发生分离而环氧树脂填充到里面所致。由此可以判断出点3所在的区域和点4所在的区域之间比较容易分离,而最靠近基体的氧化铁皮层同钢板基体结合得较为紧密。

氧化是一种扩散过程,温度对氧化有非常显著影响,加热温度越高,氧化扩散越快,氧化速率就越快,金属的消耗量就越大,在1000℃以上氧化会急剧上升。开始氧化铁皮增长较快,而后逐渐减缓,因为氧化铁皮形成后,最外层的稳定的氧化膜Fe2O3,阻碍基体金属的氧化。但氧化铁皮层内部,板坯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随着铁和氧的扩散,新的氧化物在氧化铁中生成,则会在氧化物中产生压应力,从扩散产生裂纹,易于在氧化铁皮/金属界面以及晶体处聚集集成空洞析出,减小了氧化铁皮与金属的接触面积,所以钢板表面起伏不平现象越严重。所以,随保温时间延长和加热温度升高,钢板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铁皮,氧化铁皮同钢基体的啮合程度越严重,钢基体表面的粗糙度越大。

3 结论

3.1 钢铁在高温氧化后,表面会产生分层的氧化铁皮。外层的氧化铁皮较厚而且易脱落,所以其粘附强度可以忽略不计;内层的氧化铁皮较薄,与基体的结合力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

3.2 氧化铁皮内层基体的粘附性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随着氧化铁皮与基体的粘附性的增加,会造成除鳞的时候未能完全除干净,从而影响后续生产。

3.3 外层的氧化铁皮比较容易发生分离。内层的氧化铁皮粘附性强的区域,含有很薄的一层FeO层,很有可能保留下来,并随轧制压入到钢坯中形成缺陷

参考文献

[1]魏天斌. 热轧氧化铁皮的成因及去除方法[J]. 钢铁研究, 2003. 32(4): 54-58.

[2]黄传清, 赵昆, 方明强. 带钢热连轧生产中氧化铁皮形成机理与控制[J]. 钢铁,1997, 32(11): 32-35.

[3]J Gustason, A Mikkelsen,M Borg, et al. Self-limited growth of a thin oxide layer on Rh(111), 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4(92):1-4.

[4]M·Trull, Modelling of Oxide Failure in Hot Metal Forming Operations[J].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Dept.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Sheffield, UK, 2003.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