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中年往往是忙碌的,按理来说是不能寂寞的,也无暇去感受更多的寂寞。但是,不管怎么说,人到中年,寂寞会时常悄然而至,让人备感无奈。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和很多人相处,有家人、同事、友人,也有可以被称作知己的那些。和同事的相处,关键在于共事,为了做事而在一起,本身便带着明确的目的,和寂寞与否并不相干。不管喜歡也好,不喜欢也罢,人总是要靠着做事来谋生立身的,所以,只要没有脱离做事谋生的这一个层面,就得在人群中活着。从同事之中,寻求不寂寞的因素,当然是不现实的。尽管分开来说,彼此都是寂寞,但是相互加在一起,并不能减少寂寞或者让寂寞消失。和同事共处的生存模式构成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么一来,中年的本质也就是无可逃避的寂寞了。
工作之余,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各自不同的圈子。有的喜欢打牌,当然会有众多的牌友。但牌友本身也就为着牌而凑集,或为盈利或为消闲,牌局散了,也就自然散开,很少有恒久的友谊。当然也许会有一些凑的时候长一些的,但在牌场上,恐怕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多,而且听到的大多是不欢而散的。
也有些人喜欢钓鱼,或者喝茶、下棋,这些爱好,自然也是志趣相投。这些人大多是超然于现实的物质生活之外的,除了少数的为着一些目的而投其所好之外,还真的能够找到一些精神交流的东西。但这些友谊,也像在华丽的外表装饰了一层透明的玻璃一样,看着很亲近,其实永远不可能走到一起。但彼此能够看到彼此的内摸,能够感受到彼此真实的内心的一个部分,因此,这些超越现实的爱好形成的友谊,也只能在超越现实的那个世界里存在。无法慰藉现实中的那份寂寞。
这些,还算是比较深刻交往了的,当然还有另一些人,有一些听起来很客套的称呼,或者是因为偶尔在一起吃了一餐饭,或者洗了一次桑拿,或者因为一个同事朋友的介绍而认识,大家口头上都很客气,彼此称兄道弟的,但这些人往往也只能说是熟人而已,和朋友,内在能够进行交流的层面,相隔当然会更远。在寂寞的时候,当然不会傻乎乎地想起那些所谓的哥兄老弟。
有一种人,最有可能成为一辈子的知交。那些从小结识的人,由于长期的经历,或者儿时的共同娱乐经历,让彼此在心中有了无可替代的分量。按理说,这些人最能够发展成朋友。但是,这些毕竟是过去很多时的,生活不同,即便是走到了一起,相互的生活圈子各不相同,这个时候聊起天来,似乎还没有和同事之间的话题更多。但是老同学的那些感觉是别人替代不来的,便在一起聊聊过去的生活,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也自然把自己的往事重放了一遍,在这一次的重温过程中,似乎感受到了旧日温暖的抚慰,从此也可以消除一时的寂寞。
人到了这样的爱怀旧的时期,免不了时常回头看,学会了回头看,并不是一件坏事,回头除了看看自己的足迹,更可以看到身边的一些年轻人。也可以看到一些和自己无关的同龄人或者老人。人生是彼此看着生活的。这样看着,从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可以减少许多的寂寞。寂寞并不是单纯属于中年,也可以说,人生本来就是寂寞的,无非是中年的时候,有胆量承认得更直接罢了。年少的时候,看不清楚;年老的时候,恐怕会不愿意那样承认,或者超过了感受寂寞的那份敏感。唯独中年,能够敏感到,也颇有些时间去感受。寂寞中年,其实是一份难得的情怀。
(编辑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