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都图敖包的特色与由来

2013-04-29 05:14香春
关键词:信仰

香春

摘 要:阿鲁科尔沁旗都日布代嘎查的木都图敖包,以蛇角为藏物和由女人兴建并参与祭祀而别与蒙古族的其他敖包,同时该敖包还承载着家族的社会地位和认同,体现了蒙古族的对动物、植物的崇拜和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念。

关键词:敖包祭祀;蛇角;藏物;信仰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151-02

蒙古人认为蛇是水神,因而祭祀蛇来表示对神祗的敬畏,祈求风调雨顺,无灾无病。蒙古人把蛇,尤其是蛇角视为财富的象征。民间有“蛇角是宝”,“求得蛇角者发大财”之类的说法[1]。但以蛇角为藏物修建的敖包少见。阿鲁科尔沁旗木都图敖包是孛儿只斤氏①呼和格尔家族②的家族敖包。据呼和格尔家族老人讲,该家族形成于17世纪,是富有的贵族。呼和格尔,意为青色砖瓦房,这种建筑在那个时代在当地算是独一无二的。传说呼和格日家族后代求得蛇角之后更加发财。在《阿鲁科尔沁旗志》[2]和《蒙古族近现代名人传略》[3]以及其他地方历史材料中有记载呼和格日家族后代超人的富有情况,但从未提及他们信仰的蛇角敖包的事。另外一些材料,如《阿鲁科尔沁文史》[4]等书中对阿鲁科尔沁旗的敖包统计及介绍里也没有木都图敖包的记载。笔者认为木都图敖包在蒙古族敖包中很有特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一、关于木都图敖包

木都图敖包意为附近有很多树的敖包,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都日布代嘎查南面的台河岸边。据笔者对呼和格尔家族吉布桑③老人的访问得知,家族上辈人伊木苏荣拥有相当大的地方权力和财产。伊木苏荣的夫人萨玛嘎以聪慧、勤劳和孝顺受到大家的好评。吉布桑老人讲述了关于萨玛嘎求得蛇角并建立敖包的传说:有一天,萨玛嘎赶着羊群到黑水河边休息时,听到一个微弱的“救命”声音。她发现一只鸥叼着一条鱼正要吞掉。萨玛嘎起身大声喊叫,鸥惊惶得抛下鱼飞走了。她立马往鱼掉下的地方跑过去,是一条金鱼受轻伤在沙摊上挣扎。她轻轻地把金鱼拿了起来放生。事过几天,萨玛嘎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白发老人跟她说:“给你福气,在长有榆树的地方建敖包祭祀它。”自从怀上孩子以后总做一些奇怪的梦,她没把梦放在心上。有一天午饭后她在毡房休息时又做梦了,“给你福气,你怎么不要?给你!”又是那个老人大声喊了起来。她被怪梦惊醒,到处看看没人。她有点奇怪,起身往外走出去,发现有一条长长的蛇,仔细一看头上还长着两个角。听说过“蛇角是宝”之说的她立刻往前去,铺下长袍的下摆跪着求说:“龙王爷,请赐给我你的宝吧。”蛇缓慢地爬行过来,把一只角放到她下摆上,转身要走。眼看还有一个角没留,她急着说“把另一只也给我吧”,然后伸手要拿时蛇的角碎成片,落了下来。求到蛇角之后萨玛嘎立即到佛教寺,喇嘛道:“这是因为你救了水神而得到龙王爷的恩赐,会保佑你们家族十三代。”随后按照梦里的嘱咐,选长有榆树的台河北岸,由喇嘛选定位置,划出一个圆形地方,此中央挖一长方形的深坑,经喇嘛念甘珠尔经筑秘藏,把蛇角包裹在丝绸里,跟金银珠宝、奶食品、五谷杂粮一同放到瓷瓶深埋之后,在划定的圆地中搭木架,然后在木架内用石和土、柳条等堆砌建成敖包。中间竖起一柱高杆,此杆下部接触秘藏之物。木都图敖包高杆顶端是一只木雕的凤凰,那是在守护神灵,不让神灵离开自己家族的意思。

该家族的人们认为敖包周围的树木都有各自特定的神灵,有特殊的含义,因此把敖包周围的榆树分为夫人之树(hatvnii mod)、媳妇之树(beriyedi-n mod)、孩子之树(huuhed-in mod)等等。不能砍伐和破坏树木,不能弄脏树林环境,有冒犯者会遭报应之说。

起初称该敖包为“samaga hatvnii oboo”,意为萨玛嘎夫人之敖包,后来又改称“bayan tohoi oboo”,意为富饶之敖包。据吉布桑老人说,家族上辈人额勒登格⑤提出:“常提祖先的名字(samaga hatvn)是不礼貌的事情。”以后便依据敖包的周围有很多榆树而改称“木都图敖包”。现在已无法确定从哪年开始祭祀这座敖包的,但每年农历六月五日是确定不变的祭祀日。家族子孙后代们一直承担着敖包的祭祀与管理。祭祀敖包活动中不限制性别。据说萨玛嘎过世后,由家族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承担组织祭祀活动,但有时还会由家族女性来操办祭祀活动。“文化大革命”时期敖包被毁坏。1995年开始恢复木都图敖包的祭祀活动。家族后代们轮流主持敖包祭祀活动,届时家族后代们都会聚集起来(至少每户代表)一起祭祀敖包。

二、木都图敖包的祭祀内容

蒙古族敖包种类较多,规模不同,祭祀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木都图敖包作为小型的家族敖包,它的祭祀议程比较简单。早晨太阳升起时,家族主祭人到敖包,献奶食品、酒、肉等。周围的牧民也都带供品来,放在敖包前。然后由喇嘛诵词念经,大家围跪在敖包周前,心里祈福“人畜两旺、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等等。念完经后大家起身,顺时针绕行敖包三圈。祭祀敖包神后,呼和格尔家族人要到黑水湖(位于木都图敖包东南2公里处)献供品,祈求上天降雨、祈福无灾无病。最后还要赶着家族牛羊群到敖包附近的草场上,祈福牛羊兴旺。全部仪式就到此结束。仪式结束后便举行赛马、射箭和摔跤等传统竞技活动。中午呼和格尔家族人宰羊,让大家共同分享圣餐。

三、木都图敖包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从与蒙古族其他敖包的比较中,笔者认为以蛇角为藏物和由女人兴建是木都图敖包的两个重要特点。蒙古族神话传说中通常把蛇描述为龙王爷。蒙古人把蛇视为财富的象征,“认为碰见蛇集会兆吉,若碰见集会,要跪拜并脱袜子留下,认为袜子里汇集财富。”[5]关于蛇角,蒙古各地都有“蛇角是宝”,“求的蛇角会发大财”之说。但《蒙古族祭祀》[6]一书对蒙古族敖包祭品的分类中,没有以蛇角为藏物的敖包例子。那真的有蛇角吗?女性和蛇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人类神话中“蛇的原型意象跟生殖崇拜、女神宗教等有关,二者都是由大母神信仰发展而来,大母神崇拜是母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7]母系制时代,蒙古地区也曾有女性敖包。“黑龙江省杜尔伯特旗和巴彦塔拉屯有两个女性敖包。这两个女性敖包是母系社会的伙婚制遗存和生殖崇拜的象征。女性敖包祭祀仅限成年女性参加,显现的是女权制的威力。”[8]木都图敖包传说中蛇与女人之间的情节是源于这种古代社会遗存下来的思想。进入父系制社会之后,蒙古族许多祭祀敖包活动中禁止妇女参与。但“开放和流动的生产、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受到了尊重,也确定了她们较高的社会地位。”[9]证明这一点的一个例子是,“东乌珠穆沁白音敖包嘎查有一个女性敖包,即额吉敖包。传说,有一次,一个牧马人迷路了,这时出现了一个头上盘着一条蛇,一只手拿着一个钩子类东西的女人,给他指路。因此牧马人在那个神秘女人指路的地点修建了敖包,称之为‘额吉敖包。”[10]额吉敖包和木都图敖包传说的相似处在于,把女性和蛇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承认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贡献。而不同处在于,前者是由男性修建敖包,祭祀指路的神秘女人。而后者是由女性兴建敖包,并从此不限制女性参加祭祀该敖包的活动。木都图敖包传说中关于萨玛嘎的聪慧、才智的描绘也是关于她话语的铺垫。笔者认为传说中求得蛇角一说是利用民间的“蛇角是宝”,“求得蛇角会发财”等观念来“创造”的。然而这些说法又通过宗教的认可和仪式的强化来被人们接受。从仪式的含义看,“仪式是一种郑重其事的行为,传承着久远的信息和价值。仪式的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通过展演达到一定的目的,发生某种转换,而最为重要的是,参与者处在转化和神圣的状态。”[11]蒙古族牧民通过神话传说、宗教仪式来“对敖包文化做出自己的构建”[12]。因此,可以说敖包凝结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象征意义。

笔者认为,木都图敖包的象征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木都图敖包的祭祀使呼和格尔家族的社会地位和财产更加合法化。“由于他们是台吉,从伊木苏荣开始有好几代曾担任清朝扎萨克旗的章京,掌握地方政权,并且他们是全旗首富。”[13]所以他们是当时社会地方权利的代表,比平民百姓具有更大的话语权。早期的木都图敖包祭祀仪式上呼和格尔家族的台吉们穿上盛装,戴上贵重的装饰,欢聚在一起,举行神圣的祭祀仪式。通过这些象征仪式来强化贵族的社会地位,使浩大的财产合法化。如今,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变迁,呼和格日家族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但敖包世世代代维系着家族的人们。通过敖包祭祀表示对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怀念,以及增进家族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木都图敖包的传说体现了蒙古族以万物有神灵的信仰观念。木都图敖包的传说中,萨玛嘎救了金鱼而获得龙王爷的恩赐,体现蒙古人视水生动物有生灵的观念。赋予敖包附近的树木神圣性,禁止破坏的习俗也体现蒙古族万物有灵魂观念。同时,通过这些信仰和民约乡规来维护他们的河水、草场和树木。由此,敖包也具有了蒙古人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象征意义。

注 释:

①孛儿只斤氏出自成吉思汗的上十代先祖孛端察尔,被称为“尼伦蒙古”,即蒙古族黄金家族.

②据家族老人讲,呼和格日家族形成于18世纪,属孛儿只斤氏的黄金家族.

③吉布桑,74岁,阿鲁科尔沁旗额黑诺尔嘎查的牧民.

④台河,西拉木伦河的一个分支.

⑤额勒登格,1891年出生,是伊木苏荣的四代子孙,清代扎萨克章京.

参考文献

〔1〕瓦·赛音朝克图.蒙古人的生命崇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2〕阿拉坦格日乐.鲁科尔沁旗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3〕那·阿拉坦莎.蒙古族近现代名人传略[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4〕政协阿鲁科尔沁旗委员会.阿鲁科尔沁文史[M].政协阿鲁科尔沁旗委员会编辑出版,1986.

〔5〕阿日阳苏荣.格·宁布.蒙古民俗注解[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6〕赛音吉日嘎拉.蒙古族祭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7〕卜会玲.神话中蛇的意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8〕波·少布.蒙古族女性敖包的文化内涵[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5).

〔9〕连新.对古代蒙古族女性主体意识与社会地位之关系初探[J].前沿,2006(6).

〔10〕邢莉.当代敖包祭祀的民间组织与传统的建构[J].民族研究,2009(5).

〔11〕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9.

〔12〕邢莉.当代敖包祭祀的民间组织与传统的建构[J].民族研究,2009(5).

〔13〕胡图仁嘎.阿鲁科尔沁三百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张海鹏)

猜你喜欢
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苏格拉底的信仰
祖国,你就是我的信仰
论信仰
信仰的力量
铁的信仰
爱是最好的信仰
坚守信仰
不灭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