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速度滑冰耐力训练的研究

2013-04-29 04:52:05杜丹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负荷

杜丹

摘要:耐力是速度滑冰的基础。训练负荷是影响耐力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运动员提高耐力需要有科学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手段。应因人因时而异地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耐力训练的手段大致分为专项训练手段和非专项训练手段,陆地与冰上结合,相辅相成。

关键词:速度滑冰 耐力训练 负荷

1.前言

在长距离项目训练中应该重视有氧耐力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采用合理的训练计划,科学的训练计划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不会因为疲劳过度,产生运动损伤,进而影响比赛成绩和运动寿命。在耐力训练过程中同时也要重视力量训练,因为在长距离比赛中身体能力消耗过多,乳酸堆积,严重影响最后几圈的速度,这时更体现出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伊春市体校15人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访谈法:

2.2.3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有氧耐力对速度滑冰运动的重要性

在速度滑冰训练过程中,距离越长运动员越是需要克服更大的生理负担,在长距离比赛中,身体能量消耗过多,乳酸堆积,使身体各个器官发生极大的痛苦,所以,这一点是比赛和训练过程中应该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虽然耐力训练分成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长距离训练中应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有氧耐力训练的可塑性大大的高于无氧耐力。

3.2速度滑冰运动员耐力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耐力训练负荷较小

很多运动员在进行耐力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普遍没有达到零界点,这样就导致了运动员对于耐力训练得不到想要的训练效果,自身的耐力素质培养与提高得不到很好地保证。进一步导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经常出现后期发力不足的现象,所以比赛中不能得到较好的成绩。

3.2.2耐力训练计划不够科学合理

有很多运动员都认为自身的耐力训练计划并不能够做到科学合理。有很多运动员持有这样的态度,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在进行训练计划的安排上还应该做到充分满足运动员耐力素质发展以及提高的需要。而仅有小部分的运动员认为自身耐力训练计划还是十分合理的,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这就要求教练员要做到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3.2.3对于平时力量训练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对伊春市体校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观察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运动员对于耐力训练过程中力量训练的重要性给忽视了,没有明显的认识到耐力与力量之间是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力量是影响耐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针对耐力训练的时候也应该多点力量性训练。

3.3针对以上问题的方法

3.3.1加大速度滑冰运动员耐力训练负荷

普遍而言,在对运动员耐力训练上要加大训练量,这样才能够保证运动员耐力素质的培养以及训练效果的提高。在进行训练负荷的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认识到运动员耐力训练的现状,如果运动员耐力训练负荷并不能符合自身要求,那么训练强度应该适量增加,这样才能够对运动员耐力素质得到充分的挖掘,让运动员能够有一个较好的训练效果。

3.3.2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耐力训练计划

在进行训练计划的设定过程中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在此过程之中让运动员自身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在进行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到对于训练计划的因人而异与灵活多变,结合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效果。

3.3.3将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做充分的整合

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力量训练的加大来带动运动员耐力素质的提高,使运动员自身的耐力素质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这是使运动员自身的耐力素质得到提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3.4 有效提高耐力素质的方法与手段

3.4.1陆地耐力训练

3.4.1.1持续训练

持续训练法是高效的有氧训练方法。长时间匀速慢跑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心肺功能,可以大大的延长运动员的比赛耐力。运动员进行长距离或长时间的匀速慢跑,可以使运动员在较小的训练强度下,达到有氧耐力训练目的。

3.4.1.2间歇训练

在间歇训练中分成专项性训练和非专项性训练。屈膝走是专项性训练的一种,屈膝走6分钟一组,在规定时间内训练可提高耐力素质。非专项性训练,例如:4、8、10重复圈跑休息5-10分钟,心跳达到150-170,心跳回复到110-130可进行下一组训练,这样使运动员在练习与恢复时都使心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从而实现对运动员呼吸与心血管系统的不间断刺激,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在训练过程中,心率如超过180,则是属于无氧耐力,训练负荷量较大。

3.4.1.3无氧耐力训练

无氧耐力都是采用高强度训练方法,无氧耐力常用的训练方法,原地快速高抬腿训练、高抬腿加速跑、反复跑,这些训练手段都是在短时间内高强度的训练方法。在无氧训练过程中心率最低要在180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无氧训练的训练效果。

3.4.2冰上耐力训练

长滑是最有效的冰上耐力训练手段,在规定圈数内,例如:10、15圈,单圈保持在40秒左右3-4组,一般休息3-10分钟,这样重复中等强度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训练中也可以使用变速滑,短时间休息等训练手段来提高无氧耐力水平。

4.结语

应科学系统地制定速滑运动员有氧训练的长年规划,采用科学的方法和依靠科研手段提高其耐力能力,以保证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不断提高。

4.1.2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训练中,即应多用适合运动员各种身体素质的全面性训练,也应常用各种专门性模仿动作。

猜你喜欢
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煤气与热力(2022年4期)2022-05-23 12:44:52
基于DTL与DC-ResNet的非侵入式多标签负荷识别方法
高技术通讯(2021年7期)2021-08-30 08:37:08
昆钢六高炉高Zn负荷操作实践
昆钢科技(2021年3期)2021-08-23 01:27:40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基于KPCA和BP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
低压配网中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治理方法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