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语皆情语

2013-04-29 00:44赵幼强
中国收藏 2013年7期
关键词:弘一大师护心画集

赵幼强

以弘一大师为主策划,由丰子恺先生作画、并与弘一大师等合作诗文及书写创作的《护生画集》六集,因其创作之漫长、内涵之丰富、经历之曲折、影响之深远,素在海内外艺学界享有盛誉。5月至7月,《护生画集》原作终于在浙江省博物馆展露真容。

《护生画集》融合“释、儒、道”三大思想作为其创作基础,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把人们日常熟知的牛、羊、猴、鸡、狗、猫、鸟、鹅、杨柳、花卉等动植物作为创作基本素材,将其与故典诗文、小说故事、现实题材等要表达的立意组合成一幅生动的画景,画面简洁而点睛要害,配对诗文详略得当而深刻,故其作品有景简意深、以小见大、亲民和众的特点。由于《护生画集》六集既是一个统一的创作主题,又是分阶段来创作完成的,故显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容的差异性。因而笔者综合了《护生画集》六集的主要精髓,将展览内容分为三大主题:戒杀警世、善爱生灵、和谐家园。

戒杀,警世也

《护生画集》以“戒杀警世”为主题的作品多集中在第一集。在首集创作完成时,如何来定名,因多为生灵遭受人为残杀或伤害的场面,故曾有人建议取名“戒杀画集”。后五集中虽有类似作品,但呈现的画面没有像第一集那么凶残、凄惨,较为温和。与“戒杀”作品相配的诗文主要是劝善内容,使读者看了画和诗文内容,对动、植物生命同情与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以达到警示世人和社会的作用。

第一集诗文多为弘一大师亲作,一、二集书法全为弘一大师所书,故前两集的文学、书法、艺术价值尤高。在以“戒杀警世”主题的作品中,似可以细分三类:一类是直接凶暴、凄惨的杀生,如,《诀别之音》、《暗杀(其二)》、《乞命》、《修罗》、《肉》、《遇救》等;二类是享受愉悦而人为伤害动、植物生命的杀生,如:《儿戏(其一)》、《儿戏(其二)》、《残废的美》、《盆栽联想》、《春的占有欲》等;三是为满足人类生存或食欲而杀伤动、植物的杀生,如《间接的自喂》、《被虏》、《刑场》、《残忍饕餮》、《首尾就烹》、《猪拒早杀》等。以上三类是从画面分析得出的结论。但从生物属性看,戒杀对象一类是自然的动植物,一类是人工培育的动植物。过分杀伤自然的动植物,尤其是濒危种物,以及满足自身过分愉悦而人为去伤害动植物的行为,至今也是人类所禁止或劝阻的行为,故当年的这些作品对如今社会仍具有明显的“警世”作用。此外,有些作品中是人类为求生存而杀伤动植物,且多为家养禽畜和人工种植物,这难道也要禁止吗?确实曾有人疑问过:人类如果什么都不能吃、不能喝,又何以维持生存?人类自身不保,护生也是一句空话。对此,马一浮在《护生画集》第一集序中言:“知护心,则知护生矣。吾愿读是画者,善护其心。”丰子恺在《护生画集》第三集序中言:“护生者,护心也。初集马一浮先生序文中语,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故曰:‘护生者,护心也。详言之,护生是护自己的心,并不是护动植物。再详言之,残杀动植物这种举动,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而把这残忍心移用于同类的人。故护生实在是为人生,不是为动植物。普劝世间读此书者,切勿拘泥字面。”马一浮、丰子恺这两段阐述,一言道出“戒杀”的真正用意,劝戒人类不要残杀动植物,目的是为了除去“人的残忍心”而来种植善根,即“护生是护自己的心”。由此说明按自然规律满足人类生存的适时杀生,丰子恺并不反对。

另者,对于曹聚仁在抗战中所谓“《护生画集》可以烧毁了”的时效性质疑,丰子恺予以回应认为:“‘护生并不是主张一概不杀生,我们‘杀敌的理由,因为敌不讲公道,侵略我国,违背人道,荼毒生灵,所以要‘杀。故我们是为公理而抗战,为正义而抗战,为人道而抗战,为和平而抗战。我们是‘以杀止杀,不是鼓励杀生,我们是为护生而抗战。”丰子恺此言,恰如其分地把不同情况下“戒杀”动机和目的加以区别开来,还以“戒杀”的真正含意。

护生,护心也

以正面“护生”观念创作的作品,在整部《护生画集》中所占比例最多,也是画集内容的核心部分。就“戒杀”和“护生”作品而言,前者以“显反”而后者以“显正”的不同手法进行创作,两者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达到“护心”之目的。

创作手法从反面转到正面,是《护生画集》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弘一大师致李圆净信中言:“将来编二集时,拟多用优美柔和之作,及合于护生正面之意者,至残酷之作,依此次之删遗者,酌选三四幅已足,无须再多画也”,这里弘一大师已十分明确在编二集时,以正面“护生”创作为主。另夏丏尊在《护生画集》续集(第二集)序言中也说:“初集取境,多有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睹者。续集则一扫凄惨罪过之场面。所表现者,皆万物自得之趣与彼我之感应同情,开卷诗趣盎然,几使阅者不信此乃劝善之书。盖初集多着眼于斥妄即戒杀,续集多着眼于显正即护生。戒杀与护生,乃一善行之两面。戒杀是方便,护生始为究竟也。”这里夏丏尊把“戒杀”视为“方便(手段)”,而“护生”始为“究竟(目的)”也。

从《护生画集》续集(第二集)开始及后面几集,作品都印证了“护生”为主的这一创作宗旨,但在“护生”的创作题材上,因来源有所不同,故内容风格也不同。如新中国建立后至“文革”前创作的第四集和第五集,创作背景虽然相同,但两者取材不同,形成的创作风格迥异。第五集创作素材主要来自于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投稿,因此该集创作形式独特,将典故曲折表达的新时代道德景象,以自由、充分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富时代生活气息。第六集遇“文革”特殊时期,其创作素材选取了大量古代表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纯洁感情的“义狗”、“义鸽”等故事,流露出丰子恺受冲击后,梦想回到似动物美德那样童真无邪的社会,同时也是他对当时社会无知野蛮的谴责和对人们扭曲的道德灵魂扶正的呼吁,让人从中感受到人类“护心”是那么得重要。

在“护生”题材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类,一是“由物感人”,即以动物可爱、可敬的举止来感化人们,来唤起人们的“护生”理念,激发人们的“护生”行动。这种以动物作为表现主体,将动物的善爱、美好一面充分表现出来的作品有《生的扶持》、《囚徒之歌》、《鸡护狗子》、《鹬蚌相亲》、《慈乌反哺》、《呦呦鸣鹿,得食相呼》、《勇且智》、《白象及其五子》、《鹤拔氅毛》、《鸡抚群雏争护母,猫生一子宛如娘》、《龟填床足》等,当你看到这些动物善爱、灵慧的天性,感应到的是动物的善爱和同情心,这种反馈式的“护生”表现方式,显然目的是将对动物的善爱和同情心移植到人类本身,故“护生”即“护心”也。二是“人为护生”,即表现人们主动去善爱生灵。启发人们主动去“护生”的思想动力,主要来自于佛教的“众生平等、因果轮回”、儒家的“仁爱、童善”和西方的“人道主义、素食主义”等思想。《护生画集》第一集首幅作品《众生》对题诗文言:“是亦众生,与我体同……不食其肉,乃谓爱物。”开宗明义提出了《护生画集》以“是亦众生,与我体同”的“众生平等”为创作理念,以此衍生创作了各种人们主动“护生”的感人作品,如《幸福的同情》、《催唤山童为解围》、《盥漱避虫蚁》、《牛的星期日》、《幸福的鸡》、《人道主义者》、《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上坡》等。以动物为主体的反馈式的“护生”举动和以人为主体的正面“护生”行为,两者形成了互动感应,既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又将人和动物的美德及善举一并呈现给世人,“护心”亦由此而来。三是将以上两者融为一体的“感应护生”,即动物和人类相互呵护对方的行为。如第一集中的《平等》所言:“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因众生(物我)“名殊体不殊”,所以善爱对方(动植物),就是善爱自我(人类),反之就是“损物害己”,如《远书》、《绿满窗前草不除》、《休沐》、《白鹅坟》、《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报恩》、《智能胜力》、《除暴》、《猫殉主》、《象感出槎》等,呈现的是两者“彼我之感应同情”的表现手法,即“护生者”不仅得到了“护心”,同时也得到了善报。

万物,和谐也

《护生画集》除上述“戒杀警世”、“护生护心”两大主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憧憬实现人类与生灵万物各得其所,过着美好、恬静、闲适的和谐生活,即“万物和谐”或称之为“和谐家园”,这也是丰子恺等创作《护生画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选择创作这一类的作品,在第一集至第六集中都有反映,尤以二、五集为多。一集中的《雀巢可俯而窥》对题诗文言:“人不害物,物不惊扰,犹如明月,众星围绕。”对“物我”和谐相处赞誉极高。同集的《松间的音乐队》、《冬日的同乐》,乡村生活气息甚浓,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人憧羡。

由于第一集反映杀气、残酷之场景太多,故丰子恺第二集的“护生”作品,特别着重从反面向扶正风格的转变。二集的第一、二幅作品安排的是《中秋同乐会》、《蝴蝶来仪》,表现的是一种自然、人类、动物三者和谐相处的场景,似故意平复一集过多“反面”的所谓“负面影响”,以彰显“扶正”风格的转变,也让人体会到他们在出版《护生画集》中的良苦用心。同集还有《衔泥带得落花归》、《燕子飞来枕上》、《老牛亦是知音者,横笛声中缓步行》等,反映和歌颂的是人和万物各得其所及闲适平静的生活,也是丰子恺本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的写照。同集中的《凤在列树》:“凤鸟来仪,兵戈不起,偃武修文,万邦庆喜,凤兮凤兮,何德之美!”则是借凤鸟与人们的和乐之景,以对人类停止战争、和谐共处的呼吁。三集中的《小猫似小友,凭肩看画图》、《小猫亲人》、《新竹成荫无弹射,不妨同享北窗风》、《黄蜂频报春消息》、《唯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等,表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亲和力。同集《天地为室庐,园林是鸟笼》,则反映人们对动物自然生活属性的尊重,也是营造“物我”和谐的重要基础。第四、五集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所创的作品,反映丰子恺先生融入新社会后的心境,作品题材较多反映的是现实生活和社会新景象。四集中的《协助筑巢》、《邻居》、《柳浪闻莺》三幅作品,均表现禽鸟在和平社会环境下过着和睦自在的生活,以此喻意和歌颂新中国人们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五集中的《好春光》:“蜻蜓蝴蝶两飞忙,扑叶穿花翅尽香,枝上莺啼交燕语,声声歌颂好春光。”《欣欣向荣》:“窗前瓦缝里,生长一茎草……全靠雨露恩,供给滋养料……但喜天地间,欣欣生意好!”两幅作品,除给人感受一种对自然万物的抒情味,更是让人们体会到丰子恺对新中国日新月异变化的一种赞美之情。六集中的《燕集几案》、《知音犬》,表现的是人与动物的一种信任与和谐相处的美德,明显让人感受到丰子恺经历“文革”的冲击,对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失落、德行沦丧的无耐,但同时从他的内心来说,仍想通过人与动物的这种默契的友善,呼盼人类的纯信、善爱之心的归来。

《诀别之音》

《儿戏(其一)》

《被虏》

《众生》

《盥漱避虫蚁》

《雀巢可俯而窥》

《协助筑巢》

《凤在列树》

《中秋同乐会》

猜你喜欢
弘一大师护心画集
小日子,大自在
谨记夏季护心法则
「护心三宝」如何用
收下这份护心秘籍
时空坐标轴里的弘一大师
——《李叔同——弘一大师行踪图典》评介
我的一本画集丢了
LC-MS/MS法同时测定护心口服液中11种成分
《护生画集》背后的故事
《护生画集》背后的故事
很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