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屹
去年十八大前后热议的新型城镇化,越来越被看作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甚至被称为唯一的出路。但是,理智地从当前地方与行业实际动态来看,它极易走向偏失的新一轮土地城镇化的路径。
众所周知,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城镇化进入到30%以上的发展区间,即“城市化中期阶段”。巨大的城市化动力,无疑与经济的开放式增长相互促进,形成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快速成长周期。值得反思的是,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概率已达52%,理论上正处于城市化速率最快的阶段,本应伴随的是内需增长强劲、分配差距缩减、经济增速较快的特征。但是,事实却与之相反,出现了增速放缓、内需乏力、分配差距明显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十多年来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所致。因此,我们不难判断,新型城镇化是为经济结构调整、分配差距调整、社会转型发展而提出,并不是由新一轮的刺激性政策而衍生。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土地使用规则与金融规则相结合,上演了一出土地货币化的“戏码”,然而,金融规则渐次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一轮轮信贷投放的原始驱动,大多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则相契合,推高了地价和房价,最终演变出“房地产绑架国民经济”的中国特色事件。在这般结构之下,一旦外需增长放缓甚至下滑,必然导致严重的内部过剩和失衡,令宏观经济总量波动,调控政策立即失效。
如今,我们所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从纠正结构性偏失、启动中小企业活力、政府管理转型等几个方面入手。但是,想要回到正确的城市化建设道路中的困难,还有结构调整中产生的增收和就业压力。同时,需要政府的财税体制进行转型支撑,大力保障民生底线,为实现结构调整争取空间与时间。转型策略需要综合统筹的宏观思维,更需要解决问题的技巧、决心和勇气。从目前观察来看,地方政府迫于财政压力,急于短期扩大投资规模,新的产业政策被歪曲其意、错误解读。更可怕的是,“产业潮涌”现象仍在低水平徘徊,看似开发产业创新园区,实际新瓶装旧酒,走的还是传统地产模式,无非利用产业创新的概念,为地产发展开拓了新的“虚拟空间”而已。逐渐清晰的思路是,新型城镇化应当围绕“城市群”的发展思路,推动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财税体制改革、中小企业政策、分配制度改革等为内核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创新,而不是单纯地着眼于“信贷究竟该不该放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