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2013-04-29 19:40:20郝书博
东方青年·教师 2013年7期
关键词:课本博物馆学科

郝书博

当前,历史学科已‘蜕变为边缘性学科,而在高中历史教学又显得特别突出。随着教学体制改革呼声越来越大,历史这一学科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历史教学工作者也积极地探索教学模式的改变,他们大多就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历史教学思想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他们却忽略引进课本外的、却属于学科内一博物馆。西方同家,特别是美国的学校已经和博物馆建立多所博物馆学校,这一教学体制的改革得到不错的反响。本文拟就博物馆在历史教学的意义进行展开,以便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有益的建议。

一、历史教学的困境下,必须探索教学新模式

造成目前历史教学的这一闲境,不是简单的人为因素,而是客观和主观综合形成的。

(1)客观原因。激烈的市场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人们对基础学科的未来功用进行了实用主义评判,社会普遍认为历史是一¨可有可无的“选修学科”。用经济学的价值评判一个学科的重要性,本身就是一个悲哀。历史学科本身性质(它的复杂性、政治的工具性、阅读的困难性等)决定它小是一门显学,在学牛和家长思想意识中对它的认识是一个扭曲了的反映。学校的经济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多媒体设备不能很好的配备等.“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句话道出了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社会上对历史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2)人为因素。第一、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内在联系人为的割裂。学科的纵深发展,促使学科越来越细化,而人为就更加剧了这一过程。第二、高中教育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第三、教育工作者本身素养的不足.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观念滞后、不能很好利用多媒体等。客观和人为的因素,促使历史学科处于令人“尴尬”的境地,造成这种困境的因素很多,其中很多客观因素我们目前是无力改变的。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就是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让社会理解、懂得历史学科对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历史就本身学科性质而言,很难与其他动态的学科相比,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好历史、理解历史就变得相当困难,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得解放我们以前的传统教学思想,除了课堂内的教学,也应该关注课堂外的教学,利用博物馆教学便是其中的一种尝试。

二、博物馆的教学意义

二战后各个同家对博物馆的现实意义的重视,博物馆的建立在各个国家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着,我国相关法规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特别是免费开放法规的出台,使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高峰期。博物馆具有收

藏、展示、教育和学术研究等功能。而教育在其功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现代博物馆寓教于乐的作用日益突出。博物馆既是地方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华文化的产物。由于传统教学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对于课本上的东西,限于篇幅和语言文字具体性,学生只能强行记忆.缺乏具体的认知感。而强记的结果就造成学生对历史形象的误解和厌恶感的产生。如对鸦片的危害性,课本和老师不厌其烦的强调,可在学生的脑袋里还是模糊一片,缺乏对鸦片危

害性的具体认知。历史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感知历史。如果带领学生参观广东省博物馆,看看馆藏内当年鸦片吸食者的图片和浮雕,学生肯定会留下吸食鸦片可怕具体的记忆。再组织学生去虎门炮台感受当年林则徐带领广州人民进行波澜壮阔硝烟的场景,肯定会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博物馆中,博物馆传承和散播中华文化的手段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数字化出现,对历史教学来说不啻为一件好事。博物馆将馆藏内的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放置于网络端.老师在教学时把所需要的图片下载下来,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相信中国历史生的史实确实是真实的,从而形成文化和民族的认同感。

如何理解古人,感知真实的历史概况?我们不能穿越到古代历史的现场,亲身经历历史事件的发生。但我们却可以利用博物馆中大量的历史信息,我们就能无限接近历史、感知历史。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抽象思维在具象基础上

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很好的衔接.不啻为教育的失败。当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唐朝灿烂的文化,我们可以从故宫博物院网站上下载大量唐朝的诗歌文献和山水画图片,以及著名代表人物的画像,让学生自己用语言描述内心感受,共同感受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历史教学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将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清楚地解释给学生。古代政治制度离当代又太远,再加上学生本身知识和人生经历的局限,对古代政治制度难免产生相当陌生感。因此当我们每学习一个政治制度时,尽量从博物馆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如儿品中正制度,可以从博物馆网站上下载当时文官和武官的朝服的图片,上品官员奢侈生活画面的图片。如六部制度,可以将博物馆内六部的办公地点和对皇帝的奏折文献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亲临历史现场感受六部是如何具体办公的。

三、如何将博物馆资源引进历史教学之中

随着全球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在教室进行简单的讲授。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私立学校很重视学生的探索性学习。美国很多州开始建立博物馆学校就是这一理念的执行。而我国博物馆的普遍建立也为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提供便利。如何有效的利用博物馆资源丰富和多样性,成为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博物馆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文化的产物,而历史知识又不仅限于课本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多获取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很有必要。对当地博物馆的参观,不仅让学生懂得知识不只局限在课本里,获得如何攫取课外知识的技能;再次,让学生深刻感受当地先贤们奋斗的英雄业绩,加强历史的感知和爱国热情。

(2)利用博物馆的网络资源。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不能实现亲临感受博物馆涉及课本所讲述的历史时,我们只能选择网络资源。而各种博物馆都开始数字化,就为我们教学大开方便之门,如民俗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自然

博物馆、综合性博物馆等。我们历史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在全国博物馆都能找到一些资源。将这些博物馆展品的图片,用于ppt中,让学生自己识读、老师引导的教学模式。如长征,可以在革命博物馆网站下载当时红军过雪山草地

的严酷环境、革命战士不畏炮火的画面展现给学生。让他们也感受自己如果处于当时的环境会咋办,激起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感激之情,继承共产党为为人民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传统。在实现讲述历史时,又完成了历史教育任务。

(3)学校与博物馆联合教学。聘请博物馆工作人员去学校讲学。由于博物馆工作人员对馆内藏品的信息比较熟悉,再者又在这方面从事多年的工作,能很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或者定期组织学生,在专门讲解员的带领和解说下进行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课本博物馆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博物馆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