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29 00:14:43陈海东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陈海东

摘要:青海省牦牛养殖业由于受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落后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使得牦牛生产性能低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牦牛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牦牛养殖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73-01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对高寒草地生态具有极强的适应性[1],也是惟一能适应青藏高原特殊气候环境的牛种,为牧民提供奶、肉、毛、役、燃料等生产生活资料,更是藏传佛教和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遗传上也是一个极为宝贵的的基因库[2]。牦牛在高寒牧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经济地位[3]。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落后的管理方式,牦牛生产性能低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 牦牛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

1.1 草场载畜量过大,草原退化严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牧区实行了以草畜承包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数量型畜牧业模式和“牲畜数量代表财富”的观念仍然存在,未考虑到牲畜数量的发展给草地资源带来的负面影响[4]。草场退化,导致牦牛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致使牦牛生产性能下降,尤其是繁殖率低下尤为明显,同时死亡率高,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牦牛业的发展。

1.2 非生产畜数量过大,适龄母畜比例过小

在大多数地区适龄母畜比例较低,一般在40%左右,有些地方甚至不到3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惜售观念较强,对不能留种用的公牛去势后,一般在3~4岁才出售,同时后备牛留群数量过大,留群的后备牛中有母牛、公牛和驮牛。由于留后备牛时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出现留群后备牛数量过大,壓缩了适龄母牛的比例。

1.3 不注重科学养畜,牦牛品种退化严重

在牦牛产区靠传统经验养殖比较普遍,不少牧民思想观念依然陈旧,一直沿袭传统的畜群管理模式,一味追求牲畜数量。科学养畜意识淡薄,认为祖祖辈辈在牦牛养殖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不愿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使不少科研成果难以应用到实际,比如:有牧民认为牦牛就是大草原上固有的天然物种,自古以来都是靠吃草繁衍的,不需要饲喂饲料。然而青藏高原枯草期长达9个月,在这期间牧草比较匮乏,而且牧草营养低下,一般情况下牦牛在枯草期只能勉强维持生命,如果遇到牧草长势不好的年份就很难维持生命。长期营养不良,世代累积,最终导致牦牛品种退化。同时,由于不注重科学养畜,近亲繁殖严重。在选留后备公母畜时过于注重外貌,不注重品质,造成牦牛品质退化。

1.4 养殖周期过长,出栏率低

牧区出栏的牦牛主要是老弱病残等淘汰牛,母牛大多是到了必须淘汰的年龄才出栏,而淘汰母牛一般是当年产犊,犊牛断乳后才出栏,这样母牛不但膘情差,产肉率也很低;非生产畜一般在4岁以上才出栏,延长了生产周期。

2 对策

2.1 减少载畜量,保护草原生态

对退化严重的草场以户为单位进行分区封育,同时采用补播牧草等技术手段恢复草原植被。对草场进行以草定畜,加强监管力度,让其良性循环。

2.2 压缩非生产畜比例,提高母畜比例

加强宣传,普及畜牧科技知识,切实提高牧民的科学养殖意识,引导牧民引进优良种公牛进行畜群改良,遏制牦牛品种退化。合理制定畜群结构,尽量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