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时间,商业和艺术相互结合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趋势,如各大知名品牌赞助的艺术奖项和展览活动等的层出不穷,基本都是以时尚包装艺术的方式来彰显自身的文化品味和企业定位,同时也促发了更多普通人去认识和了解艺术的欲望。
不久之前在上海K11购物艺术馆开幕的名为“真实、美、自由和金钱”(Truth, Beauty, Freedom and Money)的群展,在宣传上基本也是延续了时尚化的定位模式的—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环保相互融合和互动,带出无限创意、自由及个性化的生活品牌—但与很多奖项和活动略有不同的是,它在商业化的空间运营和艺术的自主展示之间保持了较好的平衡的:位于购物艺术中心B3层的 chi K11是独立的艺术展示空间,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个空间内集中进行展出的。进入商场的消费者可以深入其间仔细观看,也可以迅速从中抽身而出并继续自己预设的购物目标;同时在很多通常被忽略的角落—如楼梯间、电梯和楼层中间的空场等—作品也以或强势或低调的面貌,介入到了对于空间最初形态的改变之中。例如Yves Netzhammer的作品《动物的气息》就利用了在商场中的楼梯通道作为平台,在其中以纸面绘画、装置及声光相结合的多媒介形式变化制造出了种种预料之外的感官侵袭—在安静的环境中骤然响起的无规则电声、时亮时暗的红色灯光,与密集排列的简洁绘画线条一起,将这段通常被都被尽力遮蔽掉的简陋空间,转换成了一处充满不安动荡的思绪工厂。当观众穿过这段被熟睡的人、几何形的动物和缺角的鸟笼等形象充满的隧道时,不期而至的梦境也在瞬间屏蔽掉了商业空间中本能的悸动喧嚣。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振华曾经谈到:“我一直觉得商业空间和艺术空间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尤其是在中国,艺术系统的神圣化和经典性根本还没有完成整个的建构过程。所以此时此刻,艺术能让人们期待的无非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惯性:观者没有准备遭遇艺术,只是事件而已。但如果艺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自由地遭遇和出入,或许会更符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习惯。而K11可以是这样一个呈现场所,它有公共特质,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收藏当代艺术的机构,背后有K11 Art Foundation,这一收藏终端有着对全球文化的独特认识。”而以不加限制的媒介形式来减缓或中断商业空间中人群迅速流动的状态,也是这次展览的特点之一。如棉棉的作品《在冥想》,用一张沙发、一个耳机和一盏台灯来暗示观众驻足倾听,虽然从耳机中传出的声音跟冥想的本意有些南辕北辙,但只要观众能够走近沙发并拿起耳机,作品的意义也就达成多半了;埃德温和马尼克斯创作的作品《空间的声音》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件作品:一个被挂在悬臂上的音箱,会随着观众的行走轨迹而旋转并发出刺耳的噪音。当观众的数量增多时,音箱的旋转速度也会随之加快,同时噪音的分贝和频率也会随之增高,并最终表现出一种歇斯底里的失控状态。在这件作品中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互动性”并不是以一种“1+1=2”的简单方式来堆砌呈现的,而是以对峙和阻断的状态来强化了不可见的情绪张力的。找不到目标的不安和被跟踪的不安同时汇聚在机器和观众之间,并通过声音的持续爆破碎裂在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科技隐喻之中,只留下逐渐减弱的回声颗粒悬浮在室内闷沌的空气之中。
除了室内固定的展览环节之外,在展览开幕当日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还根据K11的室外空间结构专门创作了水幕声光作品。在入夜的淮海路街头,闪烁的电子线条伴随着不同频次的电子噪音所构成的视听“歧义”,显得与精致闲适的商业空间格格不入,却又不可分离地融入到了每一寸弥散着咖啡香气的暖调情怀之中—池田亮司的“非音乐”杂音响彻夜空,尽管现场的音效并不尽如人意,但混杂着锋利特质的一团团声响,还是极其强势地插入到每一对想要狂欢或试图逃避的耳膜之中,欣赏是一种感念和情绪,逃避和厌恶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态度,也正如策展人李振华所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可能永远不会到来,但是这并不妨碍每个人都有一个替身或是匿名参与,而参与所构建的艺术交流和对话,恰好是对空间的回应,可以无处不在,也可以近在眼前,可以是美术馆、虚拟空间,也可以是在电梯、公车或在电子线路中奔腾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