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铜镜

2013-04-29 00:44马艳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7期
关键词:瑞兽铜镜铭文

马艳茹

铜镜,古人照面饰容的工具,其组成部分为镜形、镜面、镜背、镜纹、镜铭、镜钮、钮座以及缘。镜形即铜镜的平面形状,有圆形、方形、亚字形、菱形、葵花形、桃形、柄形镜等,形态美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战国方形镜、唐菱花镜与葵花镜、宋亚字形镜与长柄镜等。除造型各异,铜镜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纹饰(如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人物、神话等纹饰)也是专家、学者及文物收藏家研究和欣赏的主要内容。因为纹饰不仅和镜形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关系,更为文博工作者古墓葬断代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据考古资料得知,铜镜最早始于齐家文化,一直延续到清代,历代铜镜在造型和纹饰上有所不同而各具特色。距今四千年的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造型简单,做工粗糙。商周时期铜镜的使用不普遍,这一时期的铜镜多为圆形,身薄,以素面为主,出现鸟兽纹。

春秋战国是铜镜的大发展时期,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数量都有较大进步。春秋时间的铜镜风格上继承了西周铜镜的传统,以素面为主,同时出现了方形镜。战国镜镜身轻巧、典雅,出现了四山镜、六山镜,晚期出现了蟠螭纹镜。

汉代盛行厚葬之风,从汉墓出土的器物看,不仅有大量的玉器、漆器、陶器,还有大量的铜镜。汉镜在制作形式和艺术手法上改变了战国时期严谨、细密的风格,有了更高层次的创新,铜镜逐渐厚重,纹饰更加精巧。

西汉早期铜镜继续沿用战国的装饰风格,蟠螭纹镜继续流行。镜形以圆形为主,镜背桥形钮,素圆钮座,座外饰宽带纹、弦纹,中区饰蟠螭纹,外区饰凸弦纹,素缘,如图1所示的铜镜。

西汉中晚期镜面直径加大,镜壁逐渐加厚,素缘宽平,普遍变成半球状圆钮,纹饰朴素,图案结构简单,同时铭文逐渐成为铜镜纹饰的组成部分(见图2-图5)。

汉日光连弧纹镜(图2),直径8.2cm,厚0.3cm,圆钮,圆钮座,内区为内向连弦纹,钮座与连弧纹之间有数量不等的线条相连,外区为铭文带,窄素缘。

汉日光连弧纹镜(图3),直径18.5cm,厚0.45cm,圆形钮座,钮座有向内连弧纹一周,连弧纹与钮座间有线条相连。外区为铭文带,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间夹以涡纹和“田”字纹,铭文的字体瘦长,非篆非隶,素宽平缘。

汉四乳禽兽镜(图4),直径10.5cm,厚0.35cm,半球形钮,圆形钮座,中区饰四乳四禽兽,即四乳间配置神龙、白虎、朱雀、禽鸟纹饰,两侧饰篦纹,纹饰精细,素宽平缘。

汉四乳镜(图5),直径9.1cm,厚0.25cm,圆形钮,圆钮座,中区饰四乳间以四组流云纹,两侧饰篦纹,外区饰三角锯齿纹,素边缘。

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规矩镜较为流行,其中四神、禽兽、几何纹规矩镜则流行于王莽执政时期。规矩镜,因其铸造精细规矩,镜纹有规则的TLV形装饰格式而得名。其程式相当标准,可分五部分:钮座、内区、外区、铭文带、外缘。钮座外形有圆形、方形;内区是主要纹饰部位,花纹中的TL形常在内区四面对称地排列,起穿插作用;外区主要为鸟兽纹及几何纹组的带状图案;内外区之间饰铭文带;外缘区有全素的、锯齿纹花边等(见图6)。

魏晋南北朝铜镜主要是沿袭汉代的样式,种类不多,创新极少,制作粗糙,发展滞后。

隋唐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隋朝使中国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得到统一,而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唐朝的青铜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质地比以往的铜镜更为厚重,从外表看颜色有银白色和黑褐色,造型除原有的圆形、方形,又创新了菱花形、葵花形,纹饰更为精美,题材更为新颖,如瑞兽、禽鸟、植物、祥云等(见图7-图9)。

宋朝早期铜镜基本以模仿唐镜为主,中期有所改变,镜形为六弧形、六梭形,纹饰上除仿唐晚期的瑞花镜、八卦镜,还创新了花卉镜。南宋时形制上有了较大的改观,出现长柄镜、长方形镜等,但纹饰较单调。同时因宋代铜产量有限,故铜镜造得比较薄,合金工艺赶不上唐代(见图10)。

汉四神规矩镜(图6),直径9.9cm,厚0.45cm,圆钮,圆钮座,座外方框,方框四边各向外伸一“T”形符号,方框四角与“V”形符号相对,“T”形外有四只神兽,神龙、白虎、朱雀、玄武各踞一方(四神中玄武的形象是龟蛇合体),外区饰双线三角几何纹。

唐瑞兽镜(图7),直径9.8cm,厚0.9cm,圆形钮,圆钮座,中区饰八个瑞兽,外区饰篦纹、锯齿纹、水波纹,水波纹外侧饰一周弦纹,厚缘。唐初期,瑞兽镜较流行,镜子较厚,由葡萄蔓枝、海兽构成主题纹饰。

唐海兽葡萄镜(图8),直径9.6cm,厚1cm,圆形兽钮,高弦纹将镜子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饰海兽攀岩葡萄蔓枝叶实,外区饰葡萄叶、飞禽、蜂、蝶相间,边缘饰卷叶纹,厚边缘。此类镜布局上,以高线圈分为内外区,内区饰瑞兽同向奔驰,其间草叶等纹饰补空,技法上吸收外来因素,采用高浮雕的装饰工艺,纹饰呈半立体状,高低起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唐花枝镜(图9),直径18.6cm,厚0.55cm,菱花形,圆钮,圆钮座,钮座外侧饰八支花蕾,花蕾外饰一周连珠纹,外区饰花枝八株,素缘。

宋长柄水波纹镜(图10):长24.7cm,直径12.9cm,厚0.55cm,整个镜面呈圆形,钮作铜钱状,下面连有一长柄,镜背中区纹饰以水波纹为主,外区从里向外为两层锯齿纹、一层篦纹,素缘。铜镜表面粗糙,滞暗无光,构图简单。

金代铜镜和宋一样模仿汉、唐较多,工艺差,纹饰粗笨,但也有好的作品,数量较少,如“双鱼镜”等(见图11)。

元代铜镜较少,基本都是仿宋镜,且纹饰简单。

明代铜镜日渐衰落,除传统样式外,仿造汉镜和唐镜的风气很盛,但工艺较差,较多的只有纪年铭文,形体较小,纹饰少且模糊不清(见图12)。

清代随着玻璃镜的出现,古老的铜镜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

铜镜产生于距今四千多年的齐家文化,发展于西汉,繁荣于东汉,魏晋衰败,隋唐复兴,明清再次衰败。铜镜是精美的工艺品,但作为从事文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专家所说:

“我们鉴定铜器需要掌握不同时期的制作特点及时代风格,要从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方面细心观察,因为朝代的更替可以在很短时间完成,但一件铜器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缓慢的,后代早期的铜器往往仍保留着前代的艺术风格,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金双鱼铭文镜(图11):直径11.85cm,厚0.3cm,圆形,圆钮,主题纹饰覆盖整个镜背,钮两侧两条跃出水的鲤鱼,鳞鳍清晰,互相追逐,造型生动逼真。底纹饰为激起的浪花与层层波纹,两鱼之间有一长方形铭识,内容是“镜子局,官年五”。窄素缘。

明长命富贵镜(图12),直径18.5cm,厚0.75cm,圆形,圆钮,内区纹饰不清,外区饰等距四字“长”、“命”、“富”、“贵”。字体为篆隶,每字中间饰一人物,凹槽式边缘。造型简洁,制作粗糙。

猜你喜欢
瑞兽铜镜铭文
灵璧纹石《瑞兽迎春》
远道而来的瑞兽
——狮子
新乡市博物馆藏铜镜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鎏金瑞兽钟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建平博物馆藏辽宋铜镜简述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远古瑞兽
辽宋金铜镜辨识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