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第一高峰。藏语“珠穆朗玛”就是“第三女神”的意思。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登珠峰成功之后,这里就是世界各地登山爱好者者心中的圣地。
今年5月,在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戴大为成功登上了珠峰,并自豪地展示了写有“青岛人”三字的旗帜。站在了海拔8844.43米的世界之巅,在地球上最纯净的蔚蓝之下,最无瑕的洁白之上,体会着生命的新高度。
青岛人、天泰地产代理董事长、运动爱好者、摄影发烧友……能够定义戴大为的标签有很多,但是谈及此次登顶珠峰的经历与感受时,我们才知道,他最本质的内心是一个再质朴不过的“老男孩”。
戴大为从小热衷运动,在学校读书时就是“运动健将”,这样的爱好始终伴随着他,即便是今天,繁忙的工作依旧没有让他停止运动的脚步。戴大为说:“运动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即便在出差路上,我也会带上运动装,腾出时间,哪怕十几分钟,也要围着酒店跑几圈。”
2010年,戴大为当时所在的中城联盟登山探险队正式成立,也开始着手准备酝酿了许久的登顶珠峰。三年中,他们的团队先后攀登了海拔5025米的四姑娘大峰、海拔5276米的四姑娘二峰、海拔6025米的西藏启孜峰、海拔7500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海拔8200米的西藏卓奥友峰等多座山峰……戴大为和他的队友们一边进行体能训练,一边攀登多座高海拔山峰来适应高原反应。他说:“我们进行了多次高海拔训练,主要有三点,第一练体能,第二练高反,第三练‘心。”海拔越来越高,训练强度越来越大,坚持下来靠的是好体力,更是永不放弃的决心和毅力。
2013年4月1日,包括戴大为在内的9名队员在拉萨集合。登山队吹响集合号。从拉萨到日喀则再到定日,4月8日进入海拔5200米的登顶珠峰大本营。
5月14日,戴大为一行人盼来了确切的登顶时间,队友们已经提前一天做好准备,中午出发,傍晚到达C1营地,海拔7028米的北坳,宿营地就建在北坳上面的雪坡上。15日是个考验,队员们从海拔7028米,攀升到7900米营地。这个“C2营地”是在山脊之上,下临巨大的冰坡,就像一个天然的滑雪场一样。
5月17日注定是个不平常的日子。登山队原计划凌晨1时出发,可风速太快,登山时间只能推后。凌晨2时、3时,大风依然不停。凌晨4时30分,终于出现转机,领队通知大家,可以出发了。
12时29分,戴大为终于登顶。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缺氧、体力消耗所带来的不适依旧强烈,而他的内心却宁静和美好。“在山脚下,也曾设想登顶的一刻定会豪迈万丈,然而站在世界最高处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登临绝顶,方知世界之大美。在登山界,“海拔8000米”是一道临界线,分隔生与死。也许只有像戴大为那样真正达到那个高度的人,在含氧量只有平原三分之一的空气稀薄地带感受过肺部的紧缩,在急剧下降的温度中体会渐渐变轻的生命,才能够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点。
珠峰顶上,戴大为拿出了准备好的旗帜,其中一面写着三个字:青岛人。这三个字,足以让青岛人为他自豪:这三个字,把青岛人的“精气神”带到了世界之巅。“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登顶珠峰是我的一个梦想,始终不放弃并为之努力,敢于面对困难,梦想最终一定会变为现实。”这样平实的语句,仿佛看到了他面对事业和生活时的脚踏实地。这样的行为,也正是“老男孩”给有梦想的人做出的表率。
为什么要登顶?法国作家和哲学家杜马尔说,因为在下面,永远不知道上面是什么。这里体现的探索求知的精神和勇气,便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直接动力,在任何时代都值得提倡和肯定。戴大为说,他从未觉得自己“征服”了珠峰。登顶不是战胜或征服,而是融入和回归,是对自然的崇尚,是用生命与自然对话。回到青岛的戴大为还带着极限运动后的疲惫,然而他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并开始恢复体能训练。戴大为希望能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传递给更多人。他的下一个计划,是完成全程马拉松,继续挑战自我,继续实现梦想,继续探寻大自然的美好与伟大……
链接:人类登顶珠峰60年
8844.43米,这是世界之巅令人仰望的高度。多少年来,试图去登顶的人不计其数。成功者寥寥。
它太高不可攀,太危险丛生,那为何还要攀登?
因为,山在那里。
英国登山家马洛里这句话,成为无数登山者的座右铭。但1924年,马洛里永远地留在了珠峰8100米处。马洛里去世29年后,世界之巅才迎来了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他和自己的尼泊尔向导丹增,在1953年5月29日成功登顶,创造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伟大壮举。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首次完成人类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夙愿。
如今,首次登顶60周年,登顶者已超过6000人。这之中,有73岁的老妪渡边玉枝,有80岁的三浦雄一郎,有失去一条腿的艾鲁妮玛·辛哈,有双目失明的埃里克·维亨迈尔……
向勇于超越自我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