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培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目前己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和计算方法,然后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
关键词: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146-02
引言
由于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大、平面布局灵活多样的特点,满足了人们不断追求使用个性化的要求。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框架结构(住宅、公共建筑)将会得到较大发展。
1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研究现状和优缺点分析
1.1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对于框架结构,在结构建筑特点方面: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所组成的结构形式,楼板和横梁连在一起,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力的传递路线比较明确。对于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房屋布局和空间使用要求等原因,也可能要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墙体是填充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所以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物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所以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
1.2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缺点分析
1.2.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
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1.2.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缺点
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适用于非抗震设计;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
2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计算方法
2.1 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在内力计算中,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可用分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等近似方法计算。分层法在分层计算时,将上、下柱远端的弹性支承改为固定端,同时将除底层外的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系数0.9,相应地柱的弯矩传递系数由1/2改为1/3,底层柱和各层梁的线刚度不变且其弯矩传递系数仍为1/2。弯矩二次分配法是先对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都进行分配(其问不传递),然后对各杆件的远端进行传递。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精度较高,可用于工程设计。
2.2 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可用D值法、反弯点法等简化方法计算。其中D值法的计算精度较高,当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时,反弯点法也有较好的计算精度。D值是框架结构层问柱产生单位相对侧移所需施加的水平剪力(如图1为某工程剪力示意图),可用于框架结构的侧移计算和各柱问的剪力分配。D值是在考虑框架梁为有限刚度、梁柱节点有转动的前提下得到的,故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影响柱反弯点高度的主要因素是柱上、下端的约束条件。柱两端的约束刚度不同,相应的柱端转角也不相等,反弯点向转角较大的一端移动,即向约束刚度较小的一端移动。D值法中柱的反弯点位置就是根据这种规律确定的。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各层产生层问剪力和倾覆力矩。层问剪力使梁、柱产生弯曲变形,引起的框架结构侧移曲线具有整体剪切型变形特点;倾覆力矩使框架柱(尤其是边柱)产生轴向拉、压变形,引起的框架结构侧移曲线具有整体弯曲型变形特点。当框架结构房屋较高或其高宽比较大时,宜考虑柱轴向变形对框架结构侧移的影响。
2.3 软件辅助计算
在手算前,用PKPM对初选方案进行结构刚度、效应分析、杆件内力标准值的计算,基本掌握模型建立、荷载输入、参数确定、整体计算、结果分析等各重要环节。如若电算通过,则继续进行手算;若不通过,则应变换截面尺寸,直至电算通过。此外,还可利用SAP2000等数值分析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建模模拟,验算内力、变形等。
3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構设计实例分析
3.1 多层框架房屋建设结构设计原始资料
某办公楼建筑,室外气温:年平均气温最冷月份-20℃,年平均气温最高月份25℃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为1.2m基本雪压:0.40kN/m2;基本风压:0.25kN/m2;地质资料:20m以上为轻亚粘土,f=210kPa,地下水位深18m。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场地土类型为Ⅱ类。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建筑场地:70m×40m。
提供的建筑材料:钢筋:HPB300级,HRB335级,HRB400-HRB500级。混凝土:C30~C40。砌体(填充墙):加气砌块、空心砌块,强度等级≥MU7.5(加气砌块、空心砌块容重不大于8kN/m3),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焊条:HPB300级(φ)级钢筋用E43××焊条,HRB335级(φ)级钢筋用E50××焊条。
3.2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物组成及功能要求
办公大楼拟建6层总建筑面积3000~5000m2左右。其中办公室:35~45m2左右,50个左右;会议室:80~90m2左右,2个,分布在上部。设电梯一部,入口门庭两层通高。要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设计要求有标志性并体现时代气息。建筑物防火等级为二级。
3.3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步骤
3.3.1 建筑设计部分
平面設计:合理确定平面柱网尺寸;布置房间;确定楼(电)梯数量、位置及形式;满足室内采光、通风要求。剖面设计:确定合理层高;给出楼(地)面、屋面、墙身工程做法。立面设计:建筑风格、造型应富有创意,有时代感。要求完成的建筑施工图有:首层平面图(1:100);标准层平面图(1:100);建筑详图(1:50或1:25);立面图(1:100或1:50):正立面、侧立面;剖面图(1:100或1:50,剖切位置必须在楼梯部位);建筑设计说明书(在建筑设计说明中,应说明自己所选取的方案的设计意图,注意从平、立、剖等方面分别说明)。
3.3.2 结构设计部分
结构选型: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及设计原始资料,选择适当的结构体系。结构布置:确定柱在平面上的排列方式,一般柱网有内廊式和等跨式两种,选择承重方案,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横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合理布置结构构件,初步确定材料强度等级及构件截面尺寸。要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只能先估算,等构件的内力和结构的变形计算好后,如果估算的截面尺寸符合要求,便以估算的截面尺寸作为框架的最终截面尺寸。如果所需的截面尺寸与估算的截面尺寸相差很大,则要重新估算和重新进行计算。结构内力分析及构件设计:根据现行国家设计规范,计算结构荷载及地震作用;手算完成结构一个主轴方向的内力分析,进行框架梁、柱、的内力组合,完成构件截面设计;同时,可采用工程设计软件PKPM计算结构内力及配筋(如图2为某工程卫生问处错误配筋图和卫生问处正确配筋图),并与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完成楼梯的计算和配筋,完成板的配筋计算。绘制结构施工图。
4 结束语
总之,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规范或规程未论及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积累经验,利用正确的概念进行设计。鉴于多层框架房屋建设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熊丹安,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概要[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02)
[2]徐秀丽,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9)
[3]吕晓寅,刘林,等,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