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概貌

2013-04-29 00:44:03施鑫
美术界 2013年7期
关键词:设计师产品设计

施鑫

经过了後现代主义思潮的洗礼,设计不再被统一标准、固定原则所规范,设计的发展也趋于丰富平缓,开始进入到一个多元交融的时代。今天,不管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都已经不再把设计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有用的物品。设计师在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有用产品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甚至希望把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到该产品中,使之成为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消费者也已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功能,同时他们还期望产品本身能够传达应有的品位、个性,以及环保意识、文化理念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已经成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集合了科技、美学、语义学、符号学以及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人类智慧。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只要有一支铅笔、一张绘图桌就是可以从事设计,以至于美国著名的设计师雷蒙·罗维(Raymond Loeway)声称自己的一些好设计就是画在香烟盒背面的。然而在今天的设计领域中,一支画笔打天下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了。不了解科技、不掌握科技,就已经完全不能够在设计行业中生存了。

如今一件比较复杂的技术产品,设计师需要在科技人员的支持下才能够完成整个流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工程师提供有关技术参数来保证设计造型实现的可能性。反过来,工程师也需要在设计师提供的数字模拟实物中看到一件设计品在磨损、破裂和时间的影响下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设计师、科技人员彼此为对方提出建议,在相辅相成中实现技术所能支持的最好的外观设计。这种合作会为设计师提供有关外观造型、材料使用等非常有用的建议。设计师的设计过程成了了解科技,并与工程师共同合作,然後通过设计使用户更加方便地使用技术的过程。今天的设计将不再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与科技人员的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换句话说,科技更为设计师放飞想象增添了一副隐形的翅膀。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IDEO”,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共有300多位员工,其中有一半是工程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大卫-凯利(David Kelley)就是斯坦福大学在任的工程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工程院院士。

在工业化时代,设计往往为了迎合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而抹杀了设计师的个性与消费者的精神诉求。因为在当时没有足以支撑设计师个性表达和消费者精神诉求的科技力量。但是今天的设计师已经从庞大内部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设计师在形式表达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迎来了“纵情恣意”的黄金时代。同时,今天的消费者也希望用代表自己品位的物品装饰自己的房间,用有特点的产品表达他们的个性,也就是说,购置日用消费品的过程成了个人风格化的过程。尤其是那些紧跟时尚前沿的年轻人,几乎每天都在关注着时尚个性产品的出现。正如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埃尔·杰罗(Pierre Jie ROM)所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购买具体的物品,而是在寻求潮流、青春和成功的象征。

世界著名的日用品生产厂家阿莱西公司(Alessi)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多年来,阿莱西先後与200多位设计师合作,比如:法国的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美国的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德国的理查德·沙伯(Riehard Sapper)、意大利的亚力山士·蒙迪尼(Alessandno Mendin)、阿契勒·卡斯蒂格利奥尼(Achille Castiglion)、史蒂凡诺·乔凡诺尼(Stefano Giovannoni)等世界顶级大师,推出了一大批时尚而又个性十足的产品。

法国设计界的“鬼才”菲利普-斯塔克为阿莱西设计了水壶、搅拌器、榨汁机等诸多厨房用品,他设计的柠檬榨汁机几乎成了阿莱西公司的标志性产品。斯塔克1998年为阿莱西设计的塑料苍蝇拍,因为把传统的网眼呈现为人脸的图案而在市场上十分畅销。阿莱西还聘请了美国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迈克尔-格雷夫斯重新设计了理查德·沙伯曾经设计的“会叫的水壶”,尽管这把壶价格不菲,但从销售业绩来看,仍然是相当出色的。正因为有众多大师合作,阿莱西奉献给世人的每一件产品都堪称经典。

现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德国是最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他们把环境保护作为设计最好的美德。为此,德国提倡在设计中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倡材料的重复使用。为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废料和废气的处理、回收等问题。在这一原则下,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好主意,比如用纸制作板床,用薄煎饼替代巧克力外层的包装,用爆米花替代电器纸箱里的塑料泡沫等等。在英国,政府要求2016年起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须是零碳房屋。2002年建于伦敦西南部萨顿市(sutton)的贝丁顿社区(BedZEd),是世界上第一个零碳社区,也是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的原型。美国的工业设计师协会每年都要评选卓越产品设计奖,而“生态保护”被认为是优秀设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环境保护的时代呼声中,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也把节能的生产方式作为自己的经营策略。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地毯制造公司英特飞公司(Interface)总裁雷·安德森(RayAndresen)在1994年提出了公司的环保目标:“零影响、零足迹”,他把2020年设为“零排放年”,希望到那时可以成功地登上“可持续发展之峰顶”。正如安德森本人所说:“我们现在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一流的,因为它们都是在‘为了持续应用的原则下设计出来的。”另外,安德森又创造了新的销售策略,改卖地毯为租地毯,定期让员工用新地毯把旧地毯替换回来再回收利用,通过反向循环以及回收技术,成功的搭起了生产材料的回路。世界最大的包装公司之一索诺科公司fsonoc01自1990年就提出了“我们既然制造了它,我们就要回收它”的许诺,开始从用户手中回收使用过的产品包装,该公司现在2/3的原材料来自回收的材料,这一政策受到了客户的热烈欢迎,并创造了收入和销售的新纪录。

有人统计,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有80%来自设计师的设计。换句话说,设计师也是垃圾的制造者。无法在土壤中分解的塑料包装和被丢弃的日用品,已经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环境杀手,日益掠夺着人类生存的空间。而对于起着中间作用的设计师来说,环保节能应该成为自觉的职业道德。今天,一件优秀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它的造型,还要考虑到它是否环保,环保已经成为设计批评的重要标准。彼得·多默在《1945年以来的设计》一书中写道:“在通常情况下,有用和令人愉快意味着一件物品必须具有对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满意标准。”

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被不断开发出来,包括光电板、集热器、吸热百叶和有效的遮阳织物,以及太阳能集热器、双层隔热玻璃、太阳能发电设备等等。如太阳光二极管玻璃窗就是一种人工智能玻璃窗,使用这种玻璃窗可以保持室内冬暖夏凉,非常有效地节约能源。这种窗户有两种设置,如设置在冬天档,玻璃窗就会尽可能地吸收室外光线,并保持室内温度,却不使之散发;如果设置在夏天档,则大量反射阳光,阻止热量进入室内,保持室内凉爽。

日本福冈1995年建成的超生态楼,是利用自然通风和绿化调节室内环境、节约能源的典型例子。超生态楼是一座集购物、办公的综合性大楼,它的特别之处是外墙采用了阶梯式的绿化带,种上花草和树木後,形成了都市里的一座“小山”。“小山”上绿树成荫、清泉潺潺,人们可以在上面休憩健身、谈天嬉戏,这样的情景俨然是一副都市田园的浪漫意象。同时,绿化墙还会起到隔热和保温的作用,为室内带来了自然、稳定、舒适的温度。

更甚至有些设计师还致力于研究开发一些低技术的手动工具,而消费者也逐渐乐于使用这些环保有趣的可爱工具。2000年获美国工业设计卓越奖的“Oralagex Ojex”手动式厨房榨汁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榨汁机流线型的造型带有几丝怀旧的浪漫,看起来轻松活泼。它操作简单,采用杠杆原理把榨汁的工作程序通过一个手柄的压力来完成,不需要任何电子能源和复杂的程序设置。产品省事省力,节约能耗,使用寿命还非常长。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使人心情愉悦的物品会让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使人更好地工作。在信息社会里,网络和虚拟社区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于是人们对功能齐全、方便舒适、温馨体贴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就更加迫切,换句话说,除了功能以外,设计还承载了慰藉人类心灵的重任。苹果公司的设计师乔纳森·伊夫(Jonathan Ive)一向关注“情绪”、“感情体验”和“愉悦”,他通过iPod、iMac、iPhone、iPad等一系列极具感性色彩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日本的GK设计公司把表达“真善美”作为设计的目标,认为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

苹果公司iMac的成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外观优雅流畅、色彩艳丽的iMac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人们惊呼:电脑也可以设计成这样!人们第一次可以透过机箱看到电脑的内部结构,虽然那些错综复杂的电线和集成电路板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至少可以看到“里面的样子”了。iMac的出现为冰冷的办公设备和沉闷的办公方式增加了色彩和活力,在一霎那之间就让人产生了对它的亲近感。

如果说具有浓厚人情味的设计是关注人类精神层面的话,那么人性化的设计则关注的是人本身,即使用者。在这样的设计原则下,就要把人作为设计的重要参数。这就要求设计师要考虑远比造型色彩更为复杂的问题,这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学、美学,以及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等。例如一件新产品的开发,首先要调查产品的消费对象,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消费方式、心理需求,以及偏爱的造型色彩、可以接受的价格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产品设计的定位,这样才能使产品有针对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设计中考虑特殊人群对产品的特殊要求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残疾人因为身体缺陷,往往对产品的造型、使用方法和心理都有比较特殊的要求。美国人迪恩·卡门(Dean Kerman)设计的“iBOT3000独立机动系统”轮椅消除了残疾人使用传统轮椅时需要仰视的心理压力,可以和正常人平等对话。甚至在商场购物时,他们也可以不需要售货员的帮助,就能够拿到商店里上层货架上的货物和书架上的书。

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人口发展的趋势,因此,为老年人而设计成为设计师们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在市场上看的各种品牌的老年手机,在功能上均具有“三大天王、七大神键”的特点,而且设计入时,色彩醒目,深受老年消费者的喜爱。为老年人而设计体现了社会对老人的关怀,也使老年人感觉到自己没有被社会抛弃和遗忘,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由此可见,人性化就是让消费者感受到触摸产品那一刹那的温情,体会到“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感慨。

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有失控的感觉。对于物质无止尽的追求让人们失去了价值的判断能力,人们传统的信仰和价值观念在崩溃。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技术并不能造就一个完美的社会,文化的延续才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人类慰藉心灵的最佳方式。因此,人们渴望通过对文明和道德的强调来找回被技术所屏蔽的理想和追求。人们希望设计既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又要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

斯堪的纳维亚和日本是在设计中自觉体现人文关怀而获得成功的地区和国家。斯堪的纳维亚从发展现代设计之初就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上世纪50年代就以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在国际设计界享有盛名。在吸收了现代材料和制造方法後,他们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手工艺因素和传统造型的特点,几十年来他们的风格几乎没有变化,但其良好的功能和精细的制作工艺,以及高雅的造型特点是他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日本的现代设计虽然发展比较晚,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日本人努力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并将其精髓注入到现代设计中去。日本设计精致、细腻、柔美,注重细节、体贴入微,既是日本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日本产品热销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这些把人文关怀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国家和地区,为国际市场提供消费品的同时也在传播他们的文化,他们的设计既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发扬者。

今天,有关什么主义的话题已经不再是设计界讨论的重点,对于人类自身的关注成了更重要的话题。设计师在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具有功能性产品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这包括设计师个人的创造、个性、文化、情感、道德等。消费者也不再满足产品上仅有的某种功能,他们还期望产品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品位和个性,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设计的定义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功能的含义也在拓展、演变”,已经增加了技术、人机工程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内容。也就是说,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人们都已经不再把设计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有用的物品。

猜你喜欢
设计师产品设计
小小设计师
幼儿100(2022年37期)2022-10-24 01:52:52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推荐一个设计师
现代装饰(2018年4期)2018-05-22 02:57:07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新产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
产品
个人电脑(2009年9期)2009-09-14 03: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