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顺
摘要:
随着国际柔道发展的趋势,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一项进攻或者防守,2013年国际柔联最新的规则在我理解就是要把柔道推广开,观赏性和竞技观赏性的提高是摆在第一位的,纵观柔道的发展,总是不断地更新,不断的积极进攻,让运动员不再像以往那样赢分之后的被动进攻。强调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得分,让运动员在平时就养成只有积极进攻才能在比赛中获取胜利。
关键词:柔道训练 突破 关键
1前言
虽然安徽省柔道队在十一届全运会中取得了两块银牌、三块铜牌的好成绩,但目前看来,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008年奥运会结束以后,国际柔联对柔道规则进行了很大的改动。新规则中废除了扣腿和抱腿的一些技术,回归到了柔道的基本技术摔法。由于我队在十一届全运会以前都是以扣抱穿的动作为主,因此规则的改动给我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第二,安徽省柔道队伍以年轻队员为主,有比赛经验的老运动员比较少,整体阵容比赛能力不稳定,比赛心里不够成熟,比赛经验不足。战术意识相对较差,比赛成绩容易大起大落。队伍中大部分人员对比赛和训练的心理环境时起时伏,影响比较大造成整体队伍的不稳定。
第三,整体队伍反映力量偏差,手上控制能力差,抓握解脱能力较差。不习惯解脱对手的进攻把位,对于自己的进攻把位争抢能力不够,很难控制比赛场上的主动权,导致进攻速度相对比较慢,影响比赛中的得分效果。
最后,部分参赛年轻运动员缺乏比赛实战锻炼,打不得硬仗,打不得苦仗,突出显示出在比赛后程能力不强,比赛中毅力不够坚强在关键时刻顶不住,使得有些可以获胜的比赛场次没有打胜利。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安徽省柔道队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安徽省柔道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以新规则为基础,寻找训练的突破点与关键点,并将训练与实战结合起来,打造一支在新规则下依然立于不败之地的英勇之师。
2突破点
2.1 新规则下的基本技术训练
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加入基本技术,强化基本技术的得分能力。
同时加强把位控制能力,特别是大领把的拼抢。在新的柔道规则中,拿到了大领把就站据了场上的主动。
2.2 技术训练的循序渐进
选定20个主要常用的投技技术、3个寝技技术从把为抓法、步法、运用方法进行千百次的重复训练,运动员在非对抗的情况下能够得心应手的熟练的使用出来。在运动员熟练使用所学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这些技术动作的对抗性技术训练,把非对抗性技术向实战性技术过渡。第二,在前一阶段基本素质训练的基础上加入专项体能素质训练的内容,适当减少基本素质训练的数量,比例为:1:1。专项体能素质训练的内容同技术训练尽量融合在一起训练。第三,在运动员熟练掌握单个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行联络技术训练,把技术动作根据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技术链,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使运动员能够建立多次连续进攻的意识和自动化的技术动作套路。第四,加大实战训练比重,模拟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实际的针对性的训练,让运动员学会处理比赛当中出现的各种常见的问题,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2.3 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和专项体能
在2010年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提高技术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从比赛的实战要求出发,加强技术训练的对抗强度,在技术的使用中加入比赛环境的难度,完成技术训练向比赛中的战术过渡。
2.4 力量训练及其他素质练习
力量训练内容以专项力量训练为主,基本力量训练训练为辅,进行大重量的器械力量训练,各项力量指标根据项目特点要求提高重量。动作速度训练在技术课进行,移动速度训练在准备活动练习中进行,反应速度训练在早操中或者同其它速度练习一起在训练课中专门安排。灵敏素质、柔韧、变换能力、耐力训练等练习都可以安排在训练课的准备活动和主要内容完成以后的体能训练当中。
3关键点
把技术练习意识结合到比赛实际情况中去,理解真正从实战出发的深刻含义,设立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关键场次的心理状态的调整,对待一场比赛胜负的心态调整,对待强手比赛的心理状态的调整,对弱手比赛的心理状态的调整。分析研究对策和应对措施。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目标、树立信心、讲解训练方法的目的和要求;培养以刻苦为乐、以刻苦训练为荣的精神。
4 结论
因此,训练的突破点与关键点在于:①加强把位控制能力以占据赛场的主动权;②更好的突出基本技术的严谨性,完成技术训练向比赛中的战术过渡;③把基本技术训练的重点向对抗性技术转变,把规范性的技术动作向实战中实用性技术方向转变,以便将训练和实战结合的训练思路体现在运动员的身上,更好的提高其运动成绩。
5、参考文献
1安徽体育。2011年12月
2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4月
3中国体育科技。2012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