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话豪宅

2013-04-29 00:44:03
今日楼市 2013年7期
关键词:豪宅高端广州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具有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段、无法复制的生态景观、奢侈华贵的顶级配套、细致入微的星级化服务的豪宅正在受到层峰人士的追捧。而中国人对豪宅的想象在十年间一再被刷新,先是数百万元,后是上千万元,随后是数千万元,紧接着是数亿元。天价豪宅仿佛在考验着地产商的开价胆量,同时也在炙烤着城市承受的底线。开发商除了为城市留下的一座座豪宅外,还应该有对这座城市的思考。

北京豪宅:满城尽是“黄金屋”

首都北京的性别是雄性,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了京派男人不能不“拽”,京城大妞儿绝对够“冲”,而皇城根儿的地价令房子不得不“豪”。宏观调控所带来的房产市场波动,对于豪宅来说,就是价值标尺的分化,伪豪宅会被“打回原形”,高端豪宅是“顺时就市”,只有顶级豪宅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地价上涨 房价“被豪”

地价上涨导致房子“被豪宅”的现象,已成为北京豪宅市场的一大奇特景观。2009年轰动一时的京城“双料地王”——广渠路15号地,即现在的金茂府,三期开盘价以5.5万元/平方米的均价遭遇抢购。这正所谓,当面粉贵过面包时房价能不上涨吗!地价上涨之后房子不得不“被豪宅”。

近年来暴涨的地价使得北京“被豪宅”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2009年、2010年高价拿地的项目,目前都面临着难以定价、成交困难的窘境。业内地产专业人士刘勍认为,过去两三年里高价拿地的开发商,如果还像往常那样以高利润为目标,一定难逃曲高和寡的尴尬。目前北京已有不少高价地项目,不得不低价甚至亏本销售。

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地王”项目的土地成本占房价的平均比例已接近50%,占比最高的项目已达到了60%,已远远超过正常市场状态下30%~40%的水平,如果再加上营销成本、财务成本、工程成本等,这些“地王”项目的利润率已低于10%,此外有些地王项目已经在“零利润裸售”。

对于遍地豪宅的现象,楼市传媒董事长蔡鸿岩表示,2010年限购政策之前,北京“地王”如风起云涌一般出现。这也客观上逼迫拿地企业不得不开发豪宅以应对成本高企的压力。“被豪宅”在京城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从现有格局和城市发展趋势上看,北京五环以内区域都被视为城市中心区,都具备豪宅供应相匹配的需求市场。京城豪宅遍地正在成为人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原来的面粉也就是地价不贵,随便蒸锅馒头就可以卖钱;而随着‘面粉被暴炒地价暴涨,‘面粉就不得不做成奶油蛋糕去卖才能够赚钱。北京之所以现在遍地豪宅,是所谓地价上涨之后房子不得不‘被豪宅。”

两极分化 去伪存真

前几年京城豪宅市场呈现的都是“水涨船高”状态,如今业内普遍认为,豪宅售价价差在增大“实际豪宅市场已经细分为了‘高端豪宅与‘顶级豪宅。”中原地产投资顾问部总经理张坤昱表示。记者所采访的业内人士多数认为,豪宅两极分化的房价分水岭基本在单价8万元。换言之,京城今年热销的多数豪宅单价在5万元左右,属于高端豪宅。而备受高端买家关注的另外一类豪宅,单价则都在8万元以上。

“宏观调控无疑是京城豪宅两极分化的导火索。”第一太平徐伟成分析。在以限购为“杀手锏”的严厉宏观调控背景下,投资类、改善类需求受到严重制约,有部分豪宅迫于资金回笼压力,以低于市场预期价开盘或采取“以价换量”的举措,而另外部分豪宅恰恰相反,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了两极分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京城豪宅两极分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不同豪宅拥有资源的差异性。“对稀缺资源的占有是豪宅的共性。‘城市资源、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产品资源是衡量豪宅价值的四大尺度,但顶级豪宅比高端豪宅占有的资源更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殊性。”张坤昱分析,“宏观调控所带来的房产市场波动,对于豪宅来说,就是价值标尺的分化,伪豪宅会被‘打回原形,高端豪宅会‘顺时就市,只有顶级豪宅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监管升级 量价齐升

2013年6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将进一步提高商业、办公和大户型商品住宅预售许可门槛。根据《通知》,2013年8月1日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对商业、办公等非住宅楼栋,以及套均建筑面积大于140平方米的住宅楼栋,申请预售许可时,施工进度要求地上规划层数7层(含)以下的,要达到主体架构封顶;8层(含)以上的,要达到地上规划层数1/2以上。

接近住建委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北京此次预售证监管再升级除了完善预售制度外,背后还有平均房价,拉长大户型豪宅上市周期以及鼓励开发商做中小户型的意义。据他透露,北京近两个月豪宅成交量明显攀升,价格也在上涨,给北京市实现房价目标增加了较大的压力。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5月,北京单价超过5万元的56个在售公寓豪宅中,共有35个项目累计成交了323套,虽与上月的325套基本持平,但大户型、高总价的顶级豪宅成交上升,使得当月公寓豪宅的成交面积、成交金额双双走高。其中成交面积达6.7万平方米,环比提高22%,成交总金额35.5亿元,环比大增28%。

在成交量保持稳定的同时,公寓豪宅的成交价格持续冲高。数据显示,2013年5月份,北京公寓豪宅总体成交均价为5332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5%,在实现今年以来4个月连涨的同时,刷新了17个月以来成交价格新高。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5月北京总价超过1500万元的豪宅成交了82套,相比4月的47套上升了74%。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认为,在限价令的严格管控下,北京多个项目因预售证卡壳而推迟入市,豪宅市场也不例外。5月北京公寓豪宅出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零供应。与取证难形成对照的是,目前多个豪宅项目正在加紧大户型楼王产品入市。据了解,保利东郡将推出的楼王总货量仅50余套,广渠金茂府将推出最后一批2号楼楼王,朝阳区的红玺台也于近期推出两栋雍景楼王。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北京共有10个公寓豪宅项目开盘,其中现房项目5个,占比达50%,而倒推5个月,去年8~12月现房上市量仅占三分之一。据悉,位于北四环的盘古七星公馆项目即将完成期转现,开始网签。“像盘古七星公馆这样即将完成期转现的,或者已经是现房的豪宅项目,未来一段时间入市量还将有所增加。”高姗预计。

上海豪宅:“炒得热”变为“卖得热”

上海的气候、土壤和环境都能让人变得精明,但越是精明的上海人就越是痛苦,因为上海这地方除了空气和甜言蜜语是免费的,任何东西都很贵,豪宅自不必言。十年前,中国首个亿元别墅上海紫园入市揭开上海豪宅市场的序幕。此后十年间,一栋栋标榜“大面积高售价”的千万级甚至亿万级豪宅诞生,遍布于上海各个区域,挑战着富豪们对豪宅市场的热情。

“紫园惊梦”

十年前,2002年5月18日,中国首个亿元别墅“上海紫园”问市。其1.3亿元的天价、试图打造成中国顶级富人区、为客户度身定做的理念、客户需通过身份审查方能订购的模式,在当时显得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它集聚了开发者对于“豪宅”的理解:强调住房私属化概念。

然而,梦想总在远处。紫园在2003年推出一期定制别墅后,便再无声息,此后推出的紫园别墅,已不再提倡一期的定制概念,改成以批量化生产的方式推向市场。十年后,当年推动“上海紫园”豪宅定制理念的项震道出了其未能将定制服务贯穿始终的原因:“社会环境没有达到为私人造房子的程度。”

“现在的政策、房地产规章制度都远未达到为私人造房子的程度。国内商品房必须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后,才能对外进行销售。而取得这些证件的条件之一,就是项目必须完成一定的进度,度身定做是先有客户再造房子,与现行政策相违背。这样的模式最后实践到一半就做不下去了。”项震说道。

十年后的今天,在上海有越来越多的千万级甚至亿万级的公寓、别墅诞生,遍布于松江佘山、古北、黄浦江滨江、新江湾城、崇明东滩等多个区域。上海紫园已不再孤独,其所在的板块佘山,一大批高端别墅空降于此,成为奢侈消费的风向标,一如项震所说“这里已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富人聚集地”。

尽管十年间豪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是紫园在当时提出的“为富人打造私属化住宅”的梦想,至今无人将其变成现实。“在上海打着豪宅的广告牌到处都是,他们认为是好房子就是豪宅。实际上真正的豪宅不见得是人们眼中的好地段,却能独享地域资源,在很多方面具有唯一性。更重要的是,它一定是度身定做的,这是未来豪宅的一个方向。”在项震的眼中,星河湾不是豪宅,甚至佘山几千万元的别墅也不是豪宅。

逆势热销

日前,上海市静安区的一个名为远中风华园的项目推出11套联排别墅,网上报价高达20万元/平方米以上,面积多为283平方米。天价豪宅超高定价的底气,显示出上海高端住宅市场“逆势”下的保值增值。

在上海版新国五条细则落地后,房管局发文中强调限购政策须从严执行。同时,对于二手房交易环节征收20%增值税。这些政策层面的收紧对于中高端楼市影响较大,限制了非沪籍高端人群或具有一定家庭收入背景的单身人士以及炒房客进入上海市场,这些政策层面的再度收紧一定程度上导致中高端项目集中入市。

回顾近几年上海天价豪宅的市场成交情况,截至2013年5月,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2013年上海市单价10万元/平方米以上天价豪宅总计成交386套,其中别墅豪宅115套。2010~2012年这三年天价豪宅分别交易了78套、119套、149套,三年平均每年卖出115套。按照上海市今年前5个月40套销售量来计算,预计2013年全年也会卖100套左右天价豪宅,虽然低于近三年年均套数,100套的总量也算是“卖得火”。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在近几年楼市“史上最严厉”的调控的市场背景下天价豪宅逆势实现成交量大幅上涨,表现出富裕阶层尤其是富豪阶层对于天价豪宅的增值及保值属性的认同感。豪宅市场的抗跌性还是比较强的,在市场高涨期,豪宅具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而在市场低迷期,由于市场的长期趋好性、投资渠道缺乏及豪宅物业的抗跌性较强等原因,投资客在这个时候有更多的时间去选择合适的项目去投资,并且此时豪宅物业价格涨幅比较平稳,未来市场一旦反弹,投资者将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与收益。

在这些天价豪宅项目中,滨江豪宅板块如陆家嘴滨江板块、黄埔滨江板块成为众多富豪们青睐的新兴区域,2010年至今仅仅陆家嘴滨江板块这一个板块就成交天价豪宅126套。其中,凯旋滨江园、鹏利海景公寓等楼盘成交表现较为突出;传统的豪宅板块如佘山板块、淮海中路板块表现也不错,上海紫园、翠湖天地嘉苑等楼盘支撑这些区域板块继续表现相对活跃。

张宏伟认为,导致沪天价豪宅市场由“炒得热”变为“卖得热”的原因在于:其一,开盘均价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制造性价比比较高的市场印象,导致其成交量表现不俗。从市场表现来看,现实市场中高端项目成交量的提升,与其价格策略都有着直接联系。其二,高端楼盘多次预计开盘而迟迟不开,以“悬而不开”的方式引起市场注意,取得不错的宣传效果。

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豪宅作为综合概念,是所在区域的最高端居住文化的集中表现,区位环境、人文底蕴、设计品位、建筑质量、建材用料、物业服务等都是其支撑要素。戴德梁行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伍惠敏认为,在上海豪宅市场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市场对于豪宅概念的认知与评判标准一路走高,买家对豪宅物业的审视也更加全面、具体。

近十年来上海豪宅市场的整体发展,是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过程。这种全方位变化建立在上海城市经济能级飞速提升的基础上,直接推动力则来自于豪宅买家的“国际化”。上海豪宅市场的境外买家数量始终较为稳定;而境内买家也多具备国际化视野。这一市场特征给上海豪宅项目提出了两大要求,一是在硬件配置上向国际标准看齐,二是在服务与配套上满足国际化的高端生活方式。

正如国际豪宅追求的是资源与品质并重的模式一样,上海豪宅市场同样会在这一模式下继续探索和发展。目前,硬件的配置标准日益被重点地强调,软性高端生活环境的营造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即将入市的豪宅项目也正在这一环节上加大投入。预计在市场潜在需求和标杆项目的推动下,未来2~3年内,国际型豪宅生活氛围的打造将成为上海豪宅市场的热点。

广深豪宅:“价值洼地”成为资产“安全岛”

“刚需城市”是大多数人对广州、深圳的印象。如果说京沪是豪宅的一线城市,那么广深只能算是豪宅的二线城市。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广州、深圳的豪宅市场仍难超越北京、上海的豪宅。但广州楼市发展相对京沪深更为理性,理性发展造就的豪宅“价格洼地”,在今年逆市中成为资金“安全岛”,占据城市稀缺资源的广深豪宅,在通胀局势下成为买家的首选保值产品。

广州豪宅崛起

无论是“刚需城市”,还是“豪宅的二线城市”,都无碍广州豪宅市场的正在崛起的事实。八年前,珠江新城最高端的住宅楼盘开卖,售价不过是1.8万元/平方米,当时已被业界惊呼为“天价”;五年前,珠江新城最贵的住宅楼盘开售,售价为3.5万元/平方米;如今,珠江新城已经出现了均价近10万元/平方米的住宅楼盘,珠江新城最贵的房子售价高达20万元/平方米。八年时间,珠江新城的房价上涨了10倍多。同一时间,广州整体房价的涨幅不过是1.7倍。

珠江新城豪宅区的崛起,是广州豪宅市场崛起的一个缩影。现在提及广州的豪宅,人们的认知已不仅仅只有二沙岛、珠江新城,中心城区的珠江两岸、白云新城以及其他一些有稀缺资源的区域都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豪宅区。“2010年亚运会之后,广州的城市价值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反映在土地市场上,就是更多地出现高价地。”合富辉煌市场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龙斌说,城市价值的提升对豪宅有推动作用,豪宅自然会有更好的市场承接力。

广州以前的豪宅卖3万~4万元/平方米也很勉强,现在卖10万元/平方米市场也能接受。有业内人士指出,广州作为中国的老牌大都市,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广交会所在地,更是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广州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前景完全不亚于国内任何一个一线城市。作为国内房地产业发展最早的城市,时至今日,与上海、北京这些同为一线城市的地方相比,广州的楼价却仍处“洼地”,特别是豪宅价格,更只有这几个地方豪宅价格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更低,成为全国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洼地”。在整体平淡的市场中,受市区土地稀缺性、“价值洼地”效应、亚运会等利好拉动,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强的豪宅项目成为广州豪宅市场的最大亮点,广州豪宅市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投资客及在穗工作的外地、外籍人士的关注,成为各地投资者们心目中的资金保值、增值投资的首选。

从香港化到国际化

“外来影响力”一直是广州楼市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由于邻近香港,广州楼市在起步阶段深受香港楼市的影响,当年的“港式设计”,一度在广州楼市大行其道。而广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吸引了香港众多房企的进驻,其中部分房企将港式豪宅带到了广州,其社区规划、房屋外立面、园林规划甚至物业管理等,都让广州楼市大开眼界。

当港资房企在广州发展风生水起时,一些原本在珠三角其他城市例如深圳、中山等取得成功的开发商,也开始大力拓展广州市场。为吸引广州买家,他们把自己的“拳头”产品移植到广州,例如情景洋房、四孖屋等。限于房企当时拿地的位置,也限于广州当时的市场环境,其中多数产品以“刚需”的面孔出现。但不可否认,其中部分元素,后来也被移植到广州的豪宅市场中,推动着广州豪宅市场的发展。

善于学习的广州房地产市场,从来没有停下脚步。近几年,广州豪宅市场聚集了更多国际化的元素。最为明显的是,从2008年前后开始,广州豪宅楼盘的知名国际设计师明显多了起来,随着这些国际设计师的到来,广州楼盘的国际化元素越来越丰富。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国际化,摈弃了过去只是简单外观模仿的肤浅国际化,而是真正用国际化的理念来规划、建设、管理整个项目,国际化已深入到广州豪宅的“血液”中。

深圳豪宅“豪气冲天”

5月5日,位于观澜的金地天悦湾一天卖出3套联排别墅,金额超过6000万元,其中一对姊妹分别买了一套。5月仅过去一周,金地天悦湾就售出10套洋房和别墅,销售额逼近亿元,与4月份一个月的业绩相当。同样的场景发生在观湖园君墅,一客户以不同人的身份一次买下3套别墅,总金额高达3000万元。

近期深圳别墅市场迎来众多豪客,更有个别“豪气冲天”的买家一次性付款买别墅。“中高端千万级别墅市场近期确实有启动现象,如观澜、深圳北站等区域的片区价值被市场挖掘出来,但是华侨城、蛇口等区域的顶级别墅市场尚未复苏。”深圳中原地产副总经理贺晓丽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别墅买家无疑是改善型需求,近期有加速进场现象。从市场成交情况来看,500万元以上的单位,客户看准了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贺晓丽认为,从今年1月份开始,改善型需求出现了入市的迹象,随后也出现增量趋势,到5月份则呈现小幅爆发态势,豪宅市场呈现供销两旺的格局,并进一步影响了楼市整体均价。

2011年5月,深圳开始执行限价政策,深圳豪宅遭遇前所未有的“限卖”。“限价让豪宅预售转为限售,市场供应量萎缩。”金地集团深圳公司营销副总监汪劲松如是说。经历了2010年的疯狂涨势之后,深圳后海湾区的豪宅成交量逐渐下滑。统计资料显示,即便是曾经一度火爆热销的宝能太古城北区一期也仅成交6套。对于当时深圳豪宅成交的冷淡,中原地产华南区董事总经理李耀智的解释是:“放盘量不大。”数据显示,2011年同2010年相比,豪宅成交量萎缩了三四成。

每次市场调整对豪宅都意味着一次洗礼。世联地产的研究报告分析认为,一方面,真正占据稀缺、顶级的自然资源或城市资源的“真豪宅”会进一步得到高端买家的认可;另一方面,一些仅靠概念炒作出高价的“伪豪宅”,将现出原形。“未来,深圳豪宅会向高品质、资源稀缺发展。”汪劲松称。

海南豪宅:主打国际旅游岛概念

凤凰岛上一连串帆形高楼大厦作为海南疯狂炒房的“标本”,已成为中国史无前例的房地产繁荣的缩影,也为海南豪宅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凤凰岛的风光已烟硝云散,但独有的自然资源从未让海南高端项目降低身价,即便在一波又一波调控浪潮中。当下,好山、好海、好阳光让海南不仅仅成为财富阶层的聚集地,也让海南成为了全国人民的海南。

海南岛上的“凤凰传奇”

“在凤凰岛一块海浪轻拍的椭圆形场地上,一座‘七星级酒店正在建设中。当地政府宣称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强有力竞争者”。可是,如今凤凰岛却安静得出奇,偶尔能看见几个身穿橙色夹克的清洁工。空空如也的海边游泳池里,倒映着一排排清新的白楼和一排保时捷汽车,这是有人居住的少有迹象之一。”2013年2月25日,法新社一条“三亚凤凰岛房价暴跌,每平方米降8万元成‘弃岛”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让这个被称为“中国迪拜”的高端项目再度成为国内外关注焦点。

时光倒退到2006年,浙江国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柴慧京第一次踏上海南三亚一个荒芜了十几年,被当地人称为“美女脸上的伤疤”的人工岛,就想起四年前的迪拜之行,打造一个类似迪拜世界岛的想法浮现脑海。随后,柴慧京花费约1000万美元,召集了几十家全球建筑设计事务所,做了100多套候选设计方案筛选,派员前往阿联酋迪拜考察正在建设的5个人工岛。20亿元的凤凰岛投资金额也被扩大到100亿元。2006年12月30日,凤凰岛整体开发工程奠基典礼在三亚如期举行。

2010年1月4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消息,像一针强心剂,让海南楼市开始了狂飙之旅。时隔不到半月,2010年1月11日,凤凰岛公寓开盘,700套房子一天卖光,均价高达7万元/平方米。而就在凤凰岛公寓开售不久,三亚的房产中介里面就有凤凰岛的房子在卖了。而“温州人在凤凰岛一个楼盘就赚了上千万元”这样的故事则越传越神。

随后,三亚房价翻倍。三亚市高端河景房的“山屿湖”楼盘,自2009年11月以13000元/平方米开盘以来,价格一路飙升,1月18日该楼盘均价已高达28000元/平方米。海口市新大洲大道上的“滨江帝景”2009年12月19日开盘时,起步价是5000元/平方米左右,一个月内也已上涨70%。“短短数天内,海南房价上涨了不止1倍。”三亚国光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胡楠木说。

而在销量方面,在国际旅游岛上报国务院批准期间的2009年12月份,海南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24.69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58.80%,而整个2009年,海南商品房销售面积只560.34万平方米。更有一个让人吃惊的数据在传播:在2010年1月4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5天内,整个海南省的商品房销售量就达到了2008年全年销售量的总和——171.12亿元。

“南燕北飞”岛外促销

2009年国际旅游岛批建前后,大批国内房企进入,大批投资、投放者同时涌入,庞大的热钱支撑这个被寄予无限期望的旅游岛。这一时期,开发商最不担心的就是销售,大多数项目“坐等上门”。但在2011年国家严控之后,海南海口、三亚两地限购,海南楼市走下投资圈钱的“神坛”,直线下降的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让海南房产转而进入相比内地更加艰难的销售轨道。开发商必须通过岛外营销来挽回销售颓势。

每年的4月份开始,海南各大高端楼盘拉开各自的方阵,向岛外扩展营销渠道,蓄客、促销。2011年,凤凰岛、富力香水湾、郡原·长滩雨林等海南地产项目频频北上,清水湾更是启动了全国20城的路演活动,声势浩大。2013年4月,海南的万宁、文昌、临高三地政府集体携100多个当地的旅游地产项目来重庆亮相。在北京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海南超过50个项目组团推盘。粗略统计,海南每年北上推介的大型组团推盘活动在100场以上。

全国很少有一个地方的地产市场需要这样大规模的外地客户支撑,但海南除外。800万人的总人口以及超过50%的城镇化率,旅游地产的属性构成了有关机构统计的“海南85%以上的购房者来自岛外”的事实,岛外营销成为海南高端项目捞金的主战场。

几年以前,海南的购房群体基本来自东北、北京、江浙“老三地”,而现在购房群体结构多元化也成为海南楼市的一个特征。北京、河北、浙江、重庆、广东、上海成为岛外置业的前六名地区。而海南开发商的北上推盘计划也随着改变,他们开始根据群体数据以及自身购房群体比例,制定每一次的推介地点,定向邀约高端客户。

PM2.5带来商机

“海口空气全国排名第一,我们基本都待在海南了。”今年3月刚在海南置业的北京人徐威力自豪地对记者说。“买房买的是什么?买的就是资源。”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杨乐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入2013年,全国多地出现恶略天气,雾霾天气频频袭扰,令海南房产的稀缺的性再度上升,春节前后大批内地购房人奔赴海南趋之若鹜。

据三亚搜房网数据监控显示,截至2013年1月28日,三亚楼市成交2801套,成交面积约24.27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21305.78元。成交量同比暴涨约144%,创限购两年来楼市成交历史新高;成交面积同比暴涨约117%。

三亚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刘树国说,2013年三亚楼市整体与去年相仿,以打“资源价值”牌为主,体现旅游房地产品质和价值。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三亚市区楼盘均价在2万元左右,海景等一些高端楼盘维持在相对较高价位,整体价格相对稳定,并未出现大波动。

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毅武表示,海南高端项目是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好产品自然不愁销路,因此下降的阻力也比较大,它与国家调控政策、海南地方房地产政策以及投资者的购买力和数量有关。而如何发展有特色的高端项目,吸引岛外投资者的眼球,是未来海南高端项目发展的重点。

猜你喜欢
豪宅高端广州
高端油品怎么卖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房地产导刊(2020年7期)2020-08-24 08:14:22
多彩广州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4:08
被大自然“回收”的豪宅
中外文摘(2019年16期)2019-08-29 06:01:30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6
洗头
《滴答屋》让可口可乐家族的豪宅变成鬼屋
电影(2018年11期)2018-11-24 09:30:30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