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智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变教师评为师生、生生评价。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课堂中展现亮丽的自我,数学课堂会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动力。然而,自我评价是否恰当可能激发或压抑人的积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萌发时期,而一个人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往往也是始于小学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所以注重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这一方面的教育措施是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营造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学习的评价环境,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以自信、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一、 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评价
在我们身边的数学课堂评价往往比较偏重分数,忽视了孩子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忽视了课堂的主体---- 学生的多源、多向潜能的发掘。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尊重他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倾听学生的发言,允许学生质疑解辨,开展生动的自评互评,营造和谐宽松的评价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首先要给儿童确立一个可及的目标,改善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有更多的效能感。由于认同认知能力、经验有限,经常失败,面临挫折时就会产生恐惧和逃避行为,从而降低自我评价能力。因此,改进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就成为改进个体自我评价的途径之一。其次给予儿童积极的评价,使其体会成功感。儿童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赖、轻信、接受他人的评价,年龄越小的儿童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越大。成人所流露出的感情、所表示的态度、作出的积极评价对孩子的自我意识会产生深刻影响。再者就是努力发掘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发掘他们身上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另外,有目的地提高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他人和儿童自己所重视的那些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儿童的胜任感。
三、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评价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给予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既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也使回答问题的同学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会倚赖于老师,失去了学习的个性化。而实施自我评价,是学生在教学中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各种想法,结合老师的要求或提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 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应对自己的计划与准备工作作出评价。检查自己对做什么、如何做以及时间等是否有个大致的安排,是否准备了相关的工具,是否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与精力状态。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应对自己的意识、方法和执行情况作出评价。要对自己是否对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材料等有清楚的认识作出评价。要判断自己是否激活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激活了对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注意。还要根据学习目标,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依据学习任务、学习材料与个人特点制定了学习计划,选择了适当的方法,确定了相应的程序。
2. 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
一堂课临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反思自问的时间,如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我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反思,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补习的方向。一个单元学完了,用一张试卷,学生自测一下。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清楚,对照学习目标,找出差距,今后的数学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3. 情感、态度的自我评价
情感、态度主要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记数学日记。学生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不断总结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4. 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还必须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设置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情境,使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其中,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长期坚持,学生会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我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我能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吗?”“答案是否正确、合理?”“这种解题策略还适用哪些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反思,从而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可以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我,拥有其自信,挖掘其潜能,发展其特长,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具有发展性,充满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