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奔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化虚为实”,学会通过寄情于事物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会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表达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难点】学会通过事件的叙述和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比较法;启思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电子白板、网络。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记叙文写作中强调写真情实感,而在具体写作中,不少学生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的文章中写了真事,倾注了真情,为什么读来还是平平淡淡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其中涉及如何表达的问题。该用怎样的方式来更好地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呢?
二、课本学习
1.视频回放《项脊轩志》。
2.说一说文中打动人心的情节。
3.方法探讨:
(1)举例:A.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
盖矣。
B.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2)改写:基于作者表达出的情感,换用我们自己平时习惯的常用的表达方式写一下。
(3)比较:文中的表达与我们平时习惯的表达在方式和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A.课本: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学生:我妻已去世多年,我非常怀念她!
B.课本: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学生:我听家中的保姆说,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妈妈对我们非常关心。
明确:A中文中是借物抒情,虽没有出现“怀念”一词,而怀念之情更加深沉而绵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A.中学生的习惯性的表达是直接抒情,表达直白而显平淡。
B.中文中是用了语言、动作细节刻画,把母亲关爱子女的形象刻画地具体而生动,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B.中学生习惯性的表达是直接的、平淡的叙述。相比之下,所缺少的可能不仅仅是深情,更是恰当的表现手法。
(4)探讨: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对我们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怎样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写作启示:
明确:化虚为实:寄情于事物
(解说:有了真情实感,文章也未必真切感人,这中间还有一个如何表达的问题。有些人写作时比较喜欢直抒胸臆,喜欢激情独白,而不大擅长通过景物描定、事件叙述评寄托自己的感情,让景物和事件暗示自己的感情。我们应该学会用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比较阅读
比较三段表现父爱的文字,探讨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各有什么不同。
1.内容展示:
片段一:
爸爸非常爱我们。他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百般呵护,他深深地爱着我们,在他心中,只有我们最重要。可以说,爸爸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爸爸啊,你深爱着我们,我们也永远深爱着你。
片段二:
爸爸,今天看到窗前临风摇曳的竹,我便想起了你对我的爱。不能忘记,多少回,您用宽实的肩膀把我高高地托起,在遍地的花草间奔跑;不能忘记,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是满身的灰尘、满身的汗水,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不能忘记,在我深夜生病时,你不顾一天的劳累,不顾外边风狂雨骤,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奔向卫生院。不能忘记,我康复出院时,您喜极而涕的憔悴的面容。爸爸啊,每次看您,我都抑制不住伤感的泪水,不顾心痛的泪珠串串地落在您的双肩,
向您诉说着日思夜想的牵挂。
片段三: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朱自清《背影》
2.比较这三段表现父爱的文字,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各有什么不同?
明确:片段一:是平淡的叙述,是平时学生中常见的习惯性的表达,比较直白、空洞。
片段二:有具体生活内容的展现,比较笼统、概括。内容较之片段一要丰富些,使父亲爱我以及我爱父亲都有了内容的依托。
片段三:所选取的事例更典型,细节刻画特别是动作描写更细腻,传达出了父亲对儿子那种不张扬的而又深沉的爱。
四、练一练
用“化虚为实:寄情于事物”的方式,以“________爱我”为话题,写一段话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五、作品展示与分析
内容(略)。
(作者单位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