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理论分析

2013-04-29 19:45张思颖
建筑与文化 2013年7期
关键词:立交桥墩柱利用

张思颖

[摘要]本文研究以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理论分析为目标,解释了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概念、类型、特征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试图为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设计利用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一些的参考。

[关键字]立交桥 桥下空间 利用

引言:本文以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为研究主体,针对城市中心区立交桥桥下空间的设计利用研究问题,以国内外相关专业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明确立交桥桥下空间的概念;通过对影响桥下空间利用的因素进行剖析,进而进行对比分析,并提炼影响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规划利用的因素;由此得出立交桥桥下空间的设计利用对西安市的积极意义,是本文的主要思路。

一、立交桥的类型

1.立交桥桥下空间的概念

立交桥是用跨线桥或地道使相交道路在高程不同的平面上相互交叉的交通设施。其通过以空间分隔车流的方式,避免车流在交叉口形成冲突点,减少延误,保证交通安全,并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而桥下空间则是指由立交桥顶板与地面所限定的半封闭空间。

2.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类型

城市立交桥的类型可根据起结构形式以及其交汇方式分为:带型立交桥、节点型立交桥和复合型立交桥。

带型立交桥在形式上显现出连续性和线性的特征。节点型立交则一般出现在城市立交桥的转角处,它与交错的立交桥结合形成团状或点状的空间形态,成为该区域的视觉中心。复合型立交桥大都地处于城市主干道,交通发达,通过立交桥将车辆进行分流,交通道路多显现出纵横交错的特点,由此限定的桥下空间类型复杂,占据的城市面积比较大。由以上三种立交桥类型而衍生出的桥下空间可依次分为:线性空间、复合型空间以及节点型空间。

⑴线性空间

由城市带型立交桥所限定的线性桥下空间在形态上表现出连续性和线性的特征,线性的桥下空间在环境的主导影响力和空间的体量上相对较小,而其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大,形成的空间均为有顶的半封闭空间,因而利用形式也较为多样,更易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

⑵节点型空间

节点型桥下空间的空间形态是由其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大都处于城市环形立交的转角处,交通路径复杂。节点型立交桥作为交通路径的铆接点存在,其交汇方式和交织的程度对其形成的桥下空间影响较大,其空间开阔,对城市主干道交通影响较小,利用价值高。

⑶复合型空间

复合型立交桥桥下空间的形态上具有线性桥下空间和节点型桥下空间的共同特征,复合型立交桥桥下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体量巨大,所限定的桥下空间的范围也较大,对于展现城市特色风貌,满足日常休闲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但其规模相对庞大,且被多样的城市道路所分割,不易形成完整的空间意向。

二、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构成要素

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构成要素是由其本身的结构特点所决定了,墩柱作为其支持结构出现,是构成桥下空间必不可少的要素,立交道路限定了桥下空间的上围合面,立交道路的延伸点与地面的交汇点则限定了空间收尾。因此,构成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要素主要包括:地面、顶面和墩柱。

墩柱对空间的影响分析

⑴墩柱的高度

作为决定桥下空间的围合感以及桥下空间的体积的最直接的因素则是墩柱高度。连续的立交桥会造成城市路面的空间分割和视线障碍,若桥下空间的垂直高度较高,则可以减少视觉上对空间分割的直接感受,亦可是桥下空间更大程度的争取日照,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减少半围合空间给人造成的压迫感,使得桥下空间的利用价值增加。而垂直高度较低的桥下空间容易让人产生较强的领域感,但桥下空间日照相对较少,利用形式较为限制。

⑵墩柱的支撑类型

根据墩柱立交桥所选用的墩柱类型可将墩柱的支撑形式划分为单柱式和双柱式。单柱式一般选用在路面较窄的立交桥下使用,其形式灵活多样,以Y 型柱和T型柱最为常见,对桥下空间的影响较小,阳光可以充分进入。双柱式的立交桥支撑形式可形成较为宽阔和完整的桥下空间,形成的空间尺度较大,桥下空间内部也较为贯通,但阳光不易充分进入。

墩柱的柱距不同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受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三、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特征和空间形态

1.桥下空间的特征

根据对城市立交桥的桥下空间的功能属性和构成要素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特征:

第一:就空间的分布而言,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具有连续性和必然性,其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是由城市立交桥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所决定的,它是作为城市立交桥的派生空间所出现的,是附属于城市立交桥的,不可能当单独出现。而城市立交桥是连续性的城市道路,大都呈环状分布,首尾相连,没有明显的起始点,一次桥下空间也同样具有连续性。

第二:就空间形态而言,其空间的位置和围合形式决定了桥下空间具有边角性和消极性。桥下空间由于桥下空间的空间质量受光照、噪声、汽车尾气的影响,因而在空间的利用与改造上必须考虑这些消极因素,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因素

第三: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具有可利用性和开放性。立交桥桥下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内外空间联系紧密,没有实质性的边界对其进行限定,这是这种模糊性,为公众休闲提供了便利。当桥下空间处于土地价值较高的地带时,通过对桥下空间的优化和整合,较好的对其进行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的及机能效果。

2.立交桥桥下空间的空间形态

城市立交橋桥下空间的形态根据桥体结构和建造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支撑结构所产生的空间。这一部分的空间为立交桥桥下空间的主体部分,主要指立交桥路面到地面的净高最高的这一段空间,这一段的桥下空间利用形式最为多样,可因地制宜。

第二类:匝道下的空间。立交桥与地面是由一条坡道进行连接的,坡道下部空间的特征是高度越来越低,这个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利用的可能性。

第三类:立交桥道路交错时所产生的空间。复合型城市立交桥多有两层或三层立交桥组成,它们之间的交错会产生很抢眼的视觉效果,桥下空间的范围比较广,这一类的桥下空间多被利用为大面积的城市绿地或是休闲广场。

3.立交桥桥下空间的利用对西安市的积极意义

城市立交桥的出现对与缓解与改善城市交通压力与增进城市内外部的交流优势是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传统城市道路所无法与之相比的,而西安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积极利用,可以提高西安城市内部环境质量,使最大程度上争取更多的可利用空间,使城市变得紧凑,再满足一定得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减慢城市向外扩张速度,降低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激活这些立交桥桥下空间可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充分释放正式魅力。西安这个西部的中心城市应该以更好的姿态来展示自己,通过更好的设计来利用立交桥桥下空间,可以为展示我们古都的城市特色改善我们的城市活力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结语

本章主要探讨了关于城市立交桥桥下空间的概念的界定,对于桥下空间的构成、类型、特征等予以详细说明,对桥下空间利用对西安市的积极意义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做了铺垫。

参考文献

[1]杨·盖尔著.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于雷著.空间公共性研究[M]. 南京:东南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

[3]刘骏,刘琢.城市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利用的景观营造原则初探[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6:5-9.

[4]冯磊,叶霞飞.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土地利用形态的调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6):59-63.

猜你喜欢
立交桥墩柱利用
立交桥下不宜锻炼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桥梁40m以上墩柱混凝土施工新工艺探讨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大型立交墩柱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北京20座下凹式立交桥汛前可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