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源
摘要:明清时期大量汉民移民到呼和浩特定居,在进行人口迁移的过程中促成了蒙汉文化的大交融,建筑特征深受移民文化影响。因此,移民文化影响下的呼和浩特城市建筑特征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移民文化;呼和浩特;建筑特征
1.移民文化在呼和浩特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笔财富是古代各族人民一同创造的。在我国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里,人类的居留之地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文化的载体就是人本身,一定规模的人口迁徙,最终会导致其固有文化的迁移。所以,移民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蒙汉文化的交流在历史上早有记载,内地人移民至内蒙古地区可以说古已有之。早在秦汉时期,以移民屯垦为目的的移民运动曾在内蒙古地区大规模进行,辽宋至以后各朝都有汉人向内蒙古地区的移民活动。而大规模汉族移民运动在呼和浩特的产生,应从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7年),阿勒坦汗以土默特为本部,建造为汉人居住的村落“板升”开始。这一时期是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萌芽,也是村落定居、城市开端以及汉族迁徙的开始时期。随着日益恶劣的生存条件,大批的农民加入了清代“走西口”的大潮,在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上定居安家。随之带来的“走西口”民俗也在移入地生长,同时在移民过程中形成了带有蒙汉两地文化特征的习俗和具有典型移民文化的呼和浩特城市建筑。
2.移民文化影响下的明清呼和浩特城市
2.1从“游牧”到定居村落的形成
在明代之前,土默特蒙古族过着游牧的生活。随着明代汉族移民的迁入,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草原迅速推广开来,为移民而来的汉人提供耕种和聚居的村落也就随之产生。从明代中叶之后,定居村落真正成为蒙汉人民广泛普及的生活方式。
这一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人口模式和居住模式也随着民俗文化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原因也正是由于移民的涌入。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的蒙古包,在农耕与定居生活的趋势下弊端日渐明显。蒙古牧民因此也仿照汉人,开始建造有自己特色的固定的房屋。在汉族移民耳濡目染的影响下,有着大量蒙古族居民的呼和浩特地区,开始从单一的游牧型转化为定居型的农耕畜牧村落。
2.2“旅蒙商”促成的商业街市
在“走西口”这一漫长的移民过程中,来自山西的商业移民是呼和浩特地区商业发展的尖锐力量。人们把这些从事蒙旗地区商业贸易活动的汉族行商,称为旅蒙商。旅蒙商人建立了与边疆地区的经济贸易交流平台,这些物资交易的地方在后来逐步转化为塞外商业乡镇。
随着各商号生意的红火,归化城日益繁荣并逐步发展起来,并最终演变为内蒙古西部商业的核心地带。它成为各地商人与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重要的渠道,也是呼和浩特地区商号的重要保障地和商品集散地。在归化城南门外一直设有交易市场,汉商将其商号集中设在归化城的大南街和大北街。并相继形成席力图召前街、小召前街、大召前街、通顺街等归化城的商业街市。
3.移民文化影响下的呼和浩特建筑特征
3.1汉族技艺与文化在建筑上的传播
在蒙古归顺清廷后,清朝统治者将尊重、扶持和发展喇嘛教的国策作为平复和笼络蒙古族的有效工具,动用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在蒙古地方大肆兴建喇嘛教寺庙。这一时期在呼和浩特地区,重修和重建了无量寺、延寿寺等大大小小的召庙。建造如此众多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庙宇,需要大批的劳力,再加上归化、绥远城和大量房屋的兴建,因此有大批掌握各種技艺的工匠迁入内蒙古境内。而这些城池、寺庙也主要是依靠到土默特地区的汉族工匠的技艺能力修建而起的。
到清代归绥地区的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六,许多像木工、陶工、泥瓦匠等这样怀有一技之长的汉族民间匠人,以及一少部分到塞外从事商业经济活动的商人都来到了呼和浩特地区。店铺、住宅、寺庙也都是以其家乡建筑为范本进行建造。
3.2呼和浩特建筑形式及特征
呼和浩特旧城中大量的建筑类型是店铺,早期在旧城的商人们一般都是单身而来。因此,最初单纯的住宅很少,多为商住结合的店铺。店铺基本上临街设置,以单进院居多,也有两进院落的。旧城的店铺多为临街开间仅1~3间,而垂直于街面的院落则进深很大的,前店后宅的四合院式布局方式。到后期开始有大量商人在归化和绥远城定居后,也发展出只有临街的店铺,由于店铺内需要大量摆放不同销售商品,所以这种店铺往往进深小而开间很大。另一种进行贸易为主的商业建筑,以批发或期货交易为主,经营特点是货物量大,院落内往往需要储藏大量的货物,防盗防火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立面上除了必要的门窗,临街部分往往是封闭而且厚实高耸的墙体。这类建筑也是按照四合院的方式来组织建筑平面,主要有用于洽谈和接待的办公房间及储存大宗货物的仓库等。
就当时呼和浩特地区民居而言,商人们将挣来的钱带回山西老家建宅耀祖,因此,传统民居中炫耀财富的门第装饰和技艺在呼和浩特地区的民居中也就渐渐简化。一般都是有正房、南房和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式院落。除官署是砖瓦房外,一般居民只能住在土屋子内。院内有大门和二门之别,考究者还有垂花门。室内多砌土炕,用床者尚少。屋子一般间隔成三间、两间或单间。在与店铺相接的背街面形成住宅街区的居民,住户为一代人四合院也基本上是一进。若是几代人的住宅,也并列或相错落连结,没有轴线和尊卑之分。因此,虽然像民俗性等特性在呼和浩特地区民居中已经弱化,但建筑形式却根据使用者的经济情况和实际需求变得更加灵活。
结语
从明清时期开始,汉族移民大量的进入内蒙古中西部及呼和浩特地区以来,以山西人为主体的移民群体在呼和浩特开始定居、经商,并最终成为呼和浩特地区的绝大部分人口,这些带有着汉族文化标记的人们进入蒙地后,蒙汉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城市由半居半牧最终发展为定居城市。因此在当时建造了许多受这种移民文化的影响下的呼和浩特的建筑形式。这些建筑至建设以来,在社会文化、建筑形式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给呼和浩特带来深厚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杰.玉泉区志[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2]李逸友.内蒙古历史文化名城[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3]段友文.高瑞芬.“走西口”习俗对蒙汉交汇区村落文化构建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2006
[4]王俊敏.呼和浩特市区的民族迁移与居住格局[J].甘肃:西北民族研究,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