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在第一线

2013-04-29 00:44李雯
中国摄影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陈晓东震区玉树

李雯

与许多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样,陈晓东开始了他的求职之旅。对于新闻摄影的热爱,他将目光对准了河南省内最大的都市报《大河报》。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一个人拿着简历和实习期间的摄影作品来到报社,在门口就被门卫拦了下来,怎么说都不让进。恰逢这时有一人经过,门卫说,这人找你们,他赶忙上前介绍自己:我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想来《大河报》工作,麻烦您看一下我的作品。他停了下来非常和善地说:“把你的简历和作品放这儿吧。”几个月后,陈晓东就到《大河报》摄影部上班了,当时他遇到的那位是时任摄影部主任的杨峰老师。转眼八年过去了,陈晓东已成长为《大河报》首席记者。

陈晓东家里摆放着许多专业服装,有消防服、矿工服、反光背心、长筒胶鞋、防毒面具等等。这些不同工种的服装记录着陈晓东的每一次拍摄,这些成长的记忆中饱含酸甜苦辣。2010年4月,山西王家岭矿难他穿上矿工服参与营救;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他爬到70多米高的塔顶拍摄珠江外景;郑州侯寨大桥一辆客车坠河17人伤亡,晚上气温-10℃,他在桥下守候一夜等待凌晨吊车救援的画面。陈晓东说,既然选择了做一名摄影记者,也就选择了与辛苦为伍。因为摄影记者只有尽量贴近拍摄对象,才能消除距离感,才能拍摄出想要的作品。

熟悉陈晓东的人都说他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也正是靠着这股闯劲,汶川地震后的第二天,他主动向领导请缨前往灾区,成为进入震区的第一名河南记者。他先是跟着救灾部队坐了两天两夜的汽车到达成都,接着赶到都江堰,最后又步行四五个小时到达映秀。

昼夜温差十几度,一天中经历雨雪、风沙、暴晒、冰雹等各种天气。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在玉树采访时最要命的是高原反应,走几步路双腿跟灌铅一样,还喘得厉害。玉树地震陈晓东克服生理极限在那里呆了11天,发回稿件数十篇。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的地震中,陈晓东遭遇了最惊险的一幕:“我正在高处拍摄云南一个寨子的大场景,刚取好景,发现地面像筛豆子一样左右乱晃,原来是余震!”我曾经反复问过陈晓东:“在震区,你害怕吗?”每次他都很平静的说:“不怕是假的,但总有一种使命感让自己冲在第一线。”

陈晓东的作品更多的是追求真实的影像,鲜有修饰。他说,摄影的基本功能是记录。翻开历史碎片,影像为历史增添了“可信度”。记录历史,还原真实,为后人保存史料价值的图片更是一代代新闻摄影人的历史使命。新闻摄影人应该围绕着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关注社会的重大变迁,少一些“风花雪月”,多一些历史的厚重,让摄影为时代留影,为历史存档。

猜你喜欢
陈晓东震区玉树
流浪卫星
Radiation resistance property of barium gallo-germanate glass doped by Nb2O5
玉树留芳
芦山震区大田坝崩塌发育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Tidal effects on hydrostatic leveling system used in high precision alignment of particle accelerator∗
强震区软弱地基上承式连拱桥设计总结
玉树依然美丽
玉树,我为你祈福,我为你加油
古装扮相谁更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