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焦

2013-04-29 01:12张言慎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形态水道三焦

张言慎

【摘 要】三焦,六腑之一,对其形态的有无历来有争论,本文就其有无形态做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三焦;形态;决渎;水道

三焦,六腑之一,三焦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三焦作为六腑中的一腑,历代对其形态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难经,言其有名无形,给后世对三焦有无形态埋下了争论的伏笔。新中国出于对中医的重视。破天荒编写了系统的中医、药教材,对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历次出版的中医、药教材中,对三焦的形态也没有作出清楚的肯定与描述,只在基础理论中对三焦功能做了阐述,其他在有关疾病的病机、诊断、治疗中很少提及三焦的有关医学理论。这说明了三焦理论在黄帝内经成书之后的中医药发展过程中被忽略,或是对内经的三焦形态理论领会的不够。为使内经所提出的三焦一腑在形态方面有一清晰的认识,做以下讨论:

为了便于讨论三焦的形态,需对三焦的功能做一回顾:“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三焦、脾、胃、大、小、膀胱者,转味而入出也,名曰器”(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篇第九)。从上述内经对三焦功能的论述,可将其功能概括为至少两个功能:

一,“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渎,百度词解为:水沟、河流。决:原意是河水破堤而出。决渎可理解为使水流通畅。不使过度阻滞留积。但三焦之中只有“下焦如渎”,其他二焦“如雾”、“如沤”,同属三焦为何有不同的功能表现?这取决于三焦的不同部位的阴阳盛衰不同。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上焦阳气盛,(心在上焦,心属火,为阳中之太阳),故水在上焦由形化气而为雾,雾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我们对此并不陌 生,内经形象的把水化为气比作“雾”,既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出于对人体生理表现的观察,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溺”易于理解,关于“气”的理解就不同了他,有的将此处的气理解为膀胱所藏之溺化为太阳之气。这种理解不妥,是缺乏对人体细致观察的,是缺乏生活经验的:生活在北方的人,身在冬季(天寒)露天处,每次呼吸呼出的都是白色的雾气,这正是“上焦如雾”的外在表现,也是内经作者通过现象(呼出的白气)联想上焦的本质(上焦如雾)。认识肤浅者、或根本没有到过北方体验冬季者,是理解不了个中之意的。“下焦如渎”,无水不成渎,下焦阴盛(肾在下焦,属水,为阴中之至阴),下焦成渎之水的源头一为上焦如雾的部分水气由肺的肃降而来。二是源于由回肠“济泌别汁”(内经灵枢.五隆津液别第三十六)而来,两处之水相汇于膀胱之外的下焦而成渎,继而渗入膀胱,水液离开回肠之后、渗入膀胱 之前的这一空间,即水在下焦成渎的部位。上焦如雾,有呼出的白气为佐证,那下焦如渎是如何验证的?这难道是内经作者随意杜撰的?决非如此,内经作者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否则内经也不会流传到今日而奉为经典了,内经作者一定是做过人体解剖的,并观察到腹腔积液或是观察腹水患者(鼓胀)的腹水了,因而就联想到下焦如渎了,同时就有了“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什么是“州都”?“州”百度词解为:高出水面在水中的可居之地。“都”是水泽所聚谓之都。在这里,膀胱是“州“,膀胱周围的水(腹腔积液)即是“都”。也即下焦如渎的“渎”,形象的说出了膀胱是“州都之官”。膀胱周围的水液,一是来源于由肺肃降而来的水(可比作自然界天上降下的水。即内经所谓的“天气下降为雨”)。二是由回肠渗泌而来的水。若把由肺肃降而来的水称作“天水”,从回肠渗出的水可作是自然界地下渗出的水,“水曰润下”,就润下于位置最低的膀胱周围了,随即渗入到膀胱内(津液藏焉)。阴阳作用于三焦,使水在三焦形成有一个入、出、升、降的过程,所以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二,升清降浊,即升营卫、降糟粕。其升降的枢纽在中焦,其清者由此上升到上焦,浊者由此下降到下焦继而排出体外。完成这一功能离不开三焦的阴阳与中焦的“如沤”作用,“中焦如沤”的作用,“沤“是自然界现象,即夏季炎热时,有机物在水中的发酵或腐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气(阳所化生的气)不断产生(有气泡产生为证),自然界的”沤“离不开太阳的温煦和充足的水液,所以”沤“在夏季炎热(阳盛)多雨的夏季最易进行。内经以此为例来说明脾胃的腐熟水谷、升发清气的作用。中焦之”沤“同样离不开阳气,中焦脾胃的阳气,一是脾胃自有阳气,二是源于上焦心(心为阳中之太阳)的阳气。降浊一是胃的作用(泄而不藏)。二是下焦阴的作用:肾在下焦属水,为阴中之至阴。由于三焦的阴阳作用,就形成了清气在上。浊气在下与天地”阳化气,阴成形“(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相同的自然规律。如阴阳失常,清浊倒置,浊气不降,清气陷下,在自然界就会出先”天明则日月不明 ......“。在人则出现”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此阴阳反作的病变,医圣张仲景创作了诸泻心汤,各泻心汤虽药物组成不同,但其治疗宗旨是一样的,即本着以”阳化气,阴成形“的升清降浊原则,方中附子、干姜、生姜以助阳升清气,黄连、黄芩、大黄苦寒助阴成形以降浊,半夏降浊,人参,甘草助脾胃以恢复升清降浊的作用。

以上讨论了三焦的功能,还未确定三焦的形态,《难经.三十八难》:“ 为三焦也,......有名而无形 ”,可能难经作者对人体的解剖认识肤浅。经过以上讨论,可以明确的说:三焦是有形态的,是可以通过解剖验证的。现在学习过解剖的都知道,正常人都有胸膜和腹膜,胸膜的脏层和壁层互相延续形成胸膜腔,腹膜的脏层和壁层互相延续形成腹膜腔,这两个腔就是内经所谓的三焦。很明显,不管是奇恒之腑还是胃、肠、膀胱等腑,虽形态不一,都有一共同特点,即都是腔性器官。胸、腹膜腔作为三焦是符合腔性器官这一标准的。但胸、腹膜腔的间隙很小,尤其是胸膜腔脏、壁层紧贴在一起,不是经过细致观察或未受到胸腔积液的启示,是意识不到是一个腔性器官的。这也是历代中医学者疏于解剖导致的结果。从而就有了几千年来有、无形态、是何形态的争论。胸、腹膜腔之间有膈肌(中医称横膈或膈膜),是不相通的。但饮食经过中焦“沤”的作用所产生的营卫之气的气体不受此限制,这就是气化的作用。还有由胃之大络,贯膈络肺,是脉之宗气(脉搏动的动力)由胃出左乳下的通道,。因此,膈肌只阻隔有形之物,对无形之气是不起作用的。

上述由中焦所形成的营卫之气和水之精气,在上输散布过程中,会因相应的病因导致病变,有些病变可成为三焦形态的佐证,如“悬饮“病,即现代医学所谓的胸腔积液,就是水停于上焦,张仲景谓其是饮流胁下,治以十枣汤攻逐水饮。攻逐水饮即“决渎”。作为水道 的另一部分——中焦和下焦,这一部分水道决渎失常,导致水液潴留,即可形成腹水,腹水存在的位置即腹膜腔,内经称为下焦溢。下焦溢过甚即鼓胀。治疗的方法可选用泻下逐水,也即决渎,使下焦所溢之水自魄门而去。

上述上、中、下焦的悬饮、鼓胀,都是有形之水,是可以观察到的。而其他形式在三焦的水液出入障碍形成的病变就难以观察到。只能通过先贤的理、法、药来推理、判断。如《金匮要略》的肾气丸所治疗的病症:1.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2.短气有微饮,3.男子消渴。此3者病虽不同,但都是水液出入障碍所致.(1).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病因是肾虚,因肾虚而致腰痛。因肾虚不能收藏水液于膀胱致小便不利,此小便不利不同于膀胱有尿而排出不畅的小便不利。(2).短气有微饮是水气停聚,仲景治疗水饮的大法是温药和之,方中附子、桂枝都是“温药”。茯苓,泽泻淡渗利水,这4味药物都是仲景治疗水饮的常用药物。(3).消渴是饮入于胃后不能游溢精气,上焦无或很少如雾之水得以输布而口渴,肾气丸中附子、桂枝方是桂枝而不是肉桂,桂枝解表发散,有利于上焦雾气的发散,而如今改肉桂是错的),附子助心阳,心阳(火)助中焦之“沤”,以游溢精气成雾升腾于上焦,而治疗消渴。地黄、山药、山茱萸,补肾气,恢复肾的收藏功能,以治疗小便频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内经所谓的“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是人体水液入出的通道。决渎失常:或上焦之雾停而成饮(悬饮),或下焦溢成鼓胀。由于停水的位置有证可查,佐证了三焦的存在,而且有自己特有的形态。即上焦是悬饮停留的位置,其形态是脏壁两层胸膜互相移行的、密闭的潜在腔隙。中、下焦是相通的,其形态是是脏壁两层腹膜互相移行形成的腔隙,男性是密闭的。而女性是与外界相通的。这就是三焦的形态,是人体内水液入出的通道。也是营卫之气形成输布的场所。但营卫生成、输布只限于中、上焦,与下焦无关。因此,三焦主要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心包是心外包腔,是脏壁两层心包膜互相移行而成,也是一个密闭的腔隙。形态与三焦类似。故内经将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配为表里,也可视为三焦是有形态的佐证。

猜你喜欢
形态水道三焦
新西兰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迁移规律与沉积模式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奇怪的封闭水道
凿通运河,江南水道相钩连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