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要对未来有信心

2013-04-29 00:44:03李星
TA生活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银行社区经济

李星

人物介绍:成思危,“中国风险投资事业之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七、八届民建中央主席。曾任化工部副部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世界经济论坛中国委员会主席等职。

7月13日,是“火炉”武汉进入三伏的第一天,白花花的太阳,刺耳的蝉鸣声,就在这号称史上最热的一天里,武汉用它全部的热情迎接来了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听他解读中国遇冷的经济形势何时、如何回暖,借用他的“金点子”为武汉发展出谋划策。

虽然已是78岁高龄,成思危依然精神矍铄,头天晚上赶到武汉,第二天做完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不到中午就往机场赶回北京。果然,当天下午5点多,就通过网络看到了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成思危的身影,刚刚还在面对面交流的老先生已经穿越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会场上。让人感叹之余,不免为老先生的身体和敬业精神感到佩服。

虽然成思危此次的武汉之行来去匆匆,但依然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值得回味的精彩言论。

未来会过一段紧日子

未来的经济走势怎样,未来我们会过什么样的日子?谈到这一普遍关心的问题,成思危直言,“当下中国经济呈现下滑态势,大家会过一段时间的紧日子,但一定要对未来有信心。”

从去年开始,国家经济就呈现下滑的趋势,今年上半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虽然还没有出来,但我们都感觉到并没有好转,这种状态在未来还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他分析,外部原因,主要来自于金融危机的“翘尾”因素。虽然美国次贷危机过去了,但欧洲债务危机还未完全结束,刚刚好转,塞浦路斯又爆发了危机。世界经济危机一波接一波,中国外贸自然受影响;再者,欧美日为保护本国下衰的经济,启动了贸易保护壁垒,所以发生了“光伏产业”事件;另外,这些国家为减少自己的债务,还把设在国外的企业迁回去,资金回流,自然会导致我国市场内的外资投入,从数据来看,中国市场上长期的外资实业投资确实减少了。

对于国内来说,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外贸),而其中投资、外贸是主要手段,当外贸受影响时,就加大投资力度,因此2008年,政府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据测算,如果没有这个投资政策,2009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只有2.4%,这对国民经济来说是致命的,因此这个4万亿确实起到了“强心针”的作用。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导致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24个产业部门里21个部门产能过剩,许多库存直到目前还没有完全消化掉;第二,投资效益下降,正常情况下,1元投入能拉动0.5元GDP,但2009年大概只有0.2元;第三,环境成本增加,2005年的数据显示,污染损失占GDP的13.5%,而当年的GDP增长只有10.4%,污染问题已经留不到子孙后代再去解决,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第四,就是地方债务迅速增加,许多地方政府都流传着一句话“不借钱是傻子,借钱少了也是傻子,借了钱还想着还的就更傻了”,上届政府借钱下届还,实在还不了还有中央政府给“兜底”,根据2012年数据,全国政府借贷总量是10.7万亿,其中1/3的地方政府没有还款能力,对此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中央政府买单、变银行坏账、通货膨胀来稀释,不论哪种方法,最终都是老百姓来买单。此外,负面影响还有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

先救命再治病,4万亿投资救了命,现在要开始治病了。这些负面影响也是“伤筋动骨”的大问题,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不能再按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走下去,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变GDP崇拜为劳动生产率崇拜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扭转对GDP的崇拜,变为劳动生产率崇拜”,针对“唯GDP论”成思危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挤掉GDP的水分。所谓GDP水分,一是指破坏性GDP,比如建一条公路,每年不断翻修,建新桥的时候产生GDP,每翻修一次就会产生一次,但这种GDP是有害的;二是无效GDP,即在投资的时候能拉动GDP,但以后就拉不动了,甚至还需要政府倒贴;三是低效GDP,大量投资放进去了,尽管有一些效益,但相对于投资而言比例太低。

针对这些问题,成思危强调,“我们宁愿要7%的GDP,也不要一个带水分的9%的GDP。”

转变经济发展结构,还必须削减过剩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的削减,GDP自然就会下来,在新的生产能力、新型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以前,期间会出现经济的“真空期”、“阵痛期”。

成思危预测,“短期看,三五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能会处在较低的水平,大概在7.5%至7%。但只要我们调整好了,经济发展的后劲还是很足的,我们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GDP增长率。”

除了发展大环境不乐观外,对企业而言,最大的负担还是用工成本的大幅增加,有媒体报道,用工成本增幅达到了60%,这不太正常,因为工资的增幅大大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者必须同步。

一定程度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实体企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经济增长的也就越快,这个数据要比简单的一个GDP数字真实可靠得多。”成思危强调。

发展社区银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除了用工成本高以外,企业还有一个“顽疾”就是融资难,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对现场诸多企业界人士关心的这个问题,作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坦言,从商业银行本质来看,大银行天然就是嫌贫爱富、嫌小爱大,“因为他们也要赚钱”。但并非没有解决之道,成思危先生提出了破解之法:发展社区银行。

成思危先生引用著名科学家牛顿的故事,形象的阐释了这一理论。牛顿家有一大一小两只猫,为了方便进出,给两只猫分别开了一大一小两个洞,旁人不解,他的解释是,当大猫和小猫同时进出的时候,小猫肯定抢不过大猫。

这个故事十分形象,就如同大小企业,当他们同时向大银行申请贷款时,小企业绝对抢不过大企业,所以,应该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大银行只给大企业贷款,小银行只给小企业贷款。”

实际上,社区银行的概念来自于美国等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其中的“社区”并非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既可以指省、市或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凡是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都可以成为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规模小,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也不可能有大企业来贷款,所以这类企业就可以专心为小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因为社区银行管辖范围小,对辖区内的资金、信息情况比较清楚,知道哪里有沉淀的民间资金,哪些中小企业缺钱,它既可以实现信息对称,又可以建起沟通的桥梁。另外,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社区银行的人和与其打交道的企业都生活在一个片区,大家互相知根知底,如果借款不还,会很没有面子,追讨起来也更容易。

这种方式是不是就360度无死角?成思危给出的答案是,否。

社区银行这一新事物并非没有任何缺陷,也存在例如人才问题、银行信用问题、如何提高竞争力等难题。因此社区银行要想大力推广,还必须完善几个条件。

针对小银行的信用问题,可以采取存款保险金制度,有了这笔保险金,才可以让大家放心存款;至于小银行的人才问题,可以考虑与某些大银行的分行、支行、储蓄点进行合资,合资后的机构按社区银行方式来经营,这样小银行的人才就了保障;最后,关于小银行的竞争力问题,可以允许其利率浮动,相对大银行,社区银行存贷款利率都可以稍高一些,这样自然就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和企业。

成思危还透露,今年的十八大上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社区银行发展的时机到了。

在他看来,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有担心是正常的,但从长远看,应该有信心,通过努力以后,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猜你喜欢
银行社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银行激进求变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