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河源高新区”)坐落于河源市区南部、东江河畔,是2003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控制面积5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建设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河源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城市副中心。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河源高新区位于河源市区南部,离市中心10公里,距广州170公里、深圳150公里、香港200公里,已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京九、广梅汕铁路贯穿全区,粤赣、惠河、广河高速公路傍区而过。区内南北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客运站和货运站,交通非常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规划科学、配套完善。河源高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的园区开发策略,科学规划工业、商业、居住、休闲等功能区,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等市政建设完善,金融,教育、医疗、公共交通、通讯、体育、文化、大型商场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建成了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重点产业配套项目。
政策优惠、服务高效。河源高新区管委会坚持以诚招商、以信安商,努力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全省最优惠的工业地价、电价和水价;实行“只收税不收行政规费”的优惠政策;对22项行政事业规费实行免收,对16项有偿及技术服务收费实行减半征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的优质高效的服务,努力让投资者“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
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河源市是广东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72.3%,拥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最适宜人类居住。河源高新区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发展理念,以建设生态园区为目标,坚持把环保作为园区建设的生命线。对引进项目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和“三同时”制度,先后拒绝了350多个总投资400多亿元的有污染项目入园,在全省30多个转移工业园区中第一个建起了日处理能力达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固体废弃污染物处置率达100%,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工业新城、产业突出。十年来,河源高新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河源良好的区位、生态、资源、后发等优势,实施反梯度发展战略,积极承接珠三角和海外产业转移,着力引进“高技术、高成长、高效益、污染少、能耗少、占地少”的“三高三少”项目,努力培育“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产业,开发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后劲充足、潜力无限。河源高新区目前是全省建设速度最快、配套设施最完善、产业集聚度最高、效益最好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10年跻身成为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区内的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是全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连续两次竞得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共10亿元,在全省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中,中河转移园连续第三次被评为优秀,被广东省政府纳入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十大重点园区。随着汉能光伏项目的建成投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已初具规模;中兴通讯项目的落户,集团向华东和海外的生产研发培训基地也即将动工。
今后,河源高新区将继续大力发展“四新”产业,努力创建低碳经济示范园区,打造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不断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向着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