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等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ST)是一种发病率远较平滑肌瘤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临床表现与一般的妇科疾病类似,易被误诊、漏诊,且其诊断只有依据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对该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由于子宫内膜肉瘤中核分裂数量的多少并没有实际的临床预后意义,决定肿瘤的恶性程度的是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坏死。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ESN)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是发病于任何年龄妇女(一般见于40~60岁)的良性肿瘤,子宫壁内的病变约占2/3,息肉样病变约占18%,该肿瘤是孤立的、边界清楚的、膨胀性生长的肉质结节,罕见情况下,局灶边缘不规则,形成指状突起,但不能>3mm。组织学上,ESN是由均一的类似于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的细胞呈漩涡状围绕在血管周围,血管成分类似于非肿瘤性子宫内膜的螺旋小动脉,血管均匀分布,管腔一致,少数病例可偶见较大的厚壁血管,可出现明显的泡沫状间质细胞,局灶可出现平滑肌、骨骼肌及性索分化[1]。瘤细胞对vimentin和CD10有免疫反应,通常对desmin和h-caldesmon呈阴性反应,但当有平滑肌分化时则局灶性对actin反应。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子宫罕见的肿瘤,占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2%,子宫恶性肿瘤的0.5%,较其他子宫肉瘤的发病年龄更年轻,平均年龄为42~58岁,10%~25%为绝经前妇女。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复发率达到25%,无法根据LGESS的病理形态预测患者复发的可能,偶见远处转移,主要是肺转移、也有胸髓转移。该肿瘤呈惰性生长,以“指状”浸润周围的子宫肌层、淋巴管和血管浸润为特征。大体可表现为肌壁内结节状肿物、宫腔内息肉状肿物、子宫肌壁弥漫性浸润伴肌壁增厚或以上任何形式组合出现,偶见囊性变和黏液变性及坏死、出血,可扩展到子宫外、广泛呈“蠕虫样”侵犯宫旁血管。组织学表现与ESN相似,由丰富纤细的类似分泌晚期的子宫内膜的螺旋动脉的小动脉网营养增生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组成,核分裂一般较少(每10个高倍镜视野≤3个核分裂像),但也每10个高倍镜视野>10个核分裂像,瘤细胞可具有明显的泡沫状胞浆(肿瘤细胞、泡沫状组织细胞),肿瘤可伴有其他分化,如子宫内膜性腺体、性索样结构、粘液样变、纤维变性、局灶平滑肌分化血管周围的玻璃样变、单个细胞或小群细胞周围有致密的纤维网,典型病例不出现坏死或坏死不明显。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中,局灶平滑肌分化或细胞具有间质和平滑肌细胞之间不明确的分化的区域应少于肿瘤的30%,当這些区域超过30%则命名为混合性子宫内膜间质和平滑肌肿瘤[2],少数可局灶出现横纹肌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0、ER及PR阳性,h-caldeson阴性,局灶平滑肌分化SMA和Desmin阳性,性索分化α-inhinbin、CK及CD99阳性,P53高表达的LGESS易发展为HGESS,CD10的表达水平与ESS恶性程度密切相关,LGESS患者的表达水平高于HGESS者,EGFR和wT-1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均有较高的表达,CD10和OTR在鉴别子宫内膜问质肉瘤和子宫平滑。分子遗传学上,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细胞大多数涉及6号、7号和17号染色体的重排,最常见t(7:17)(p15,;q21),在7p15、17q21染色体断裂部分存在两个JAZF1和JJAZ1基因。在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和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可通过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到嵌合性JAZF1-JJAZ1的mRNA转录,这研究提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可能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前期病变。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和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肿瘤细胞均为伴有低S期段的二倍体细胞。另外研究显示,混合性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肿瘤的子宫内膜间质和平滑肌两种成分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发生JAZF1和JJAZ1较少。
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
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常出现明显出血和坏死,呈弥漫性和破坏性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具有明显非典型性和大量的核分裂像(平均每10个高倍镜视野25个核分裂像),但在细胞形态学没有向子宫内膜分化,而是类似于癌肉瘤的间叶性成分。因此做出病理诊断时应广泛取材和免疫组化染色除外癌肉瘤、低分化癌和平滑肌肉瘤。近来研究表明,ESS的c-kit阳性表达率为43.8%,HGESS的阳性表达率为71%,c-kit的表达阳性者预后不佳,但其可作为靶向治疗的目标。HGESS的恶性程度高,患者多在3年内死于局部转移和血性转移。术后患者采用放疗控制局部复发及化疗防止全身扩散。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属于子宫肉瘤,兼有未分化子宫内膜样肉瘤和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两者的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核非典型性,但细胞形态上或生长方式上仍保持了与子宫内膜间质起源的联系。有报道说该肿瘤经常复发转移。在低级别和较高级别区域混合性肿瘤中,高级别区域CD10染色丧失。
子宫外ESS
子宫外ESS比较少见,可发生于直肠、卵巢、乙状结肠、网膜、阴道等处,部分病例同时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组织形态学与子宫间质肿瘤相似,免疫组化显示vimentin(+),desmin、SMA、FactorⅧ、EMA和LCA均为阴性。
展望
目前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分子标记物的研究还没有大量样本研究的报道,现在研究工作者还在不断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肿瘤分子标记物,坚信将来一定能找到用于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的检查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唐涛,范螂娣,郭东辉,等.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150-153.
2谷旸,王妹文,刘文.CD10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简直肉瘤的系统评价[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2301-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