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律廷
主持人语:李安的电影《推手》让观众看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美国母亲玛莎对儿子杰米采取开放的西式教育;而中国爷爷则认为杰米“没大没小”。当杰米画出一幅充满暴力色彩的画时,玛莎亲吻并鼓励他;而中国爷爷则教他学习中国水墨画,让他领略儒家文化的中庸平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能感受到这种困惑:一方面,我们努力培养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渴望培养他们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完全丢弃传统文化中对父母权威的尊重。专家认为,家长要规划出孩子自由的界限,分清孩子的“需要”和“索求”。孩子的需要是必须满足的,但孩子的索求和冲动却应适可而止、有限度、有规矩。在面对孩子“索求”的时候,父母应具有家长、老师般的权威。可以说,亲子之间的关系,就像太极中的“推手”,需要张弛有度,保持微妙而精准的“距离”。
双重角色:培西和胖总管
(欧阳先生,34岁,外企高管)
从中学时代开始,我就在美国留学。可以说,我是在西方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我发现,像我这样成长背景的家长,对“亲子之间是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话题,内心都颇为纠结。比如我有位常年定居国外的高中学长陈先生,就完全放弃了做父亲的权威,和女儿凯西之间没有任何距离。凯西从5岁时起,就自己决定每年去哪里度假,甚至决定自己的重大花销。陈先生认为这是凯西独立、聪明的表现,并允许凯西在自己朋友们面前数落爸爸的不是。凯西到了青春期,坚持要独自环球旅游,拿着父母的信用卡随便刷。当凯西花费巨大陈先生发出警告时,凯西还振振有词:“你买这买那,我都不管;你去哪儿旅游我也不干涉,你为什么要来管我?我花掉了你的钱,以后连本带息还给你就是了,你为什么因此而破坏我们的友情?”
只要凯西说出“友情”两个字,陈先生就会缴械投降。他说自己太在乎与女儿的“友情”了,常会为此而失去原则。陈先生所处的困境深深刺痛了我:我发现当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主动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威,给孩子“没大没小”的错觉之后,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便会陷入被动的教育窘态中。于是,当我有了儿子鼎鼎之后,我就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孩子,什么是家庭的秩序与权威。
每天下班回到家,我都会和鼎鼎一起疯玩。鼎鼎酷爱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他认为自己是“托马斯”,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培西”。小火车头托马斯和小火车头培西是好朋友,就像我和儿子是好朋友一样。但是,我也给鼎鼎立了很多规矩。我告诉他:“当你违反这些规矩的时候,爸爸就不是培西了,爸爸就是胖总管——小火车们的管理者。如果你造成了‘混乱和延迟——胖总管是这么说的——你就会接受相应的结果。”
儿子第一次钻进书房,拿着笔在我的文件上乱画的时候,我就跟他立好了规矩:“以后,你只能在你的涂鸦册上画画。如果你画在别的地方,爸爸就罚你三天不能看电视。”
没多久,儿子就违规了。我带着他来到墙边:“这是谁画的?”“鼎鼎画的。”儿子答。“爸爸说过,你只能在涂鸦册上画画,但是你画到了墙壁上……”我还没有说完,鼎鼎就用头顶着我的大腿,做出亲热的样子,还张开双臂想让我抱,嘴上说:“培西抱抱托马斯……”我蹲下来,用手将他固定在一定的距离之外,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当你违反规矩的时候,爸爸就是胖总管。爸爸要负责维护这个家的秩序和安全,并且要说话算数。鼎鼎三天不能看电视,知道吗?”
鼎鼎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跑去找妈妈。妻子和我站在同一战线上,说:“爸爸是家里最大的,妈妈要听爸爸的。爸爸不让你看电视,一定是有原因的,对不对?”
在接下来的三天中,鼎鼎很多次来试探我的底线。当他和我玩得很开心时,会突然问我:“我们一起看电视好不好?”我立刻收起笑容,很严肃地告诉他:“不行。”他吐吐舌头,也就作罢了。
经过类似的很多事件之后,我在权威和朋友两种角色中间渐渐找到了平衡点——当孩子遵守家庭规则时,我是他的朋友;当孩子违背规则或任性胡闹时,我是权威。
用鼎鼎的话来说:“我乖的时候,爸爸是培西;我闯祸的时候,爸爸是胖总管。”
上行下效,适度空间
(周女士,36岁,事业单位科员)
我女儿姗姗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我父母都是退休教师,虽然他们在教书育人上很有一套,但对外孙女却百依百顺,毫无长辈的威严。
只要姗姗一生气,小嘴一噘,老人就变得毫无原则。不知不觉中,姗姗变成了唯我独尊的小公主,把老人呼来唤去,一发脾气就打外婆,疯玩起来还把外公当马骑……小区的同龄孩子不喜欢跟她玩,说她是爱哭鼻子的“娇气包”。
最糟糕的是,姗姗养成了推卸责任的习惯:不好好吃饭,却责怪外婆菜做得难吃;不想穿衣服,会说衣服难看;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借口是小朋友欺负她;连走路磕到桌角后都要猛打一通桌子,作为报复。
每当我和老公纠正她“没大没小”的毛病时,她会立刻向外公外婆“求救”。看到她委屈的样子,我的父母就会朝我们发脾气。看到女儿小小年纪就如此会“钻空子”,我感到很难过。
姗姗5岁后,我们将她接到了城里。城里幼儿园的老师比较严格,姗姗因为公开顶撞老师被罚了两次。当她哭着回来诉苦的时候,我严肃地告诉她:“老师做得对,小孩子必须学习尊重师长,否则你还有苦头吃。”
姗姗看我态度坚决,便知道“家长”和“老师”是一个立场的。她收敛了很多,对权威开始有所敬畏。
此外,我还积极地以言传身教来改变她。
每天我都带着姗姗给外公外婆简短问安。开始的时候姗姗只觉得好玩,潜移默化中她渐渐感受到了我们对老人的敬畏之心。我常常给她翻看旧相册,讲述外公退休前的工作成绩。我们给餐桌划分了固定的位子,外公坐在“尊位”;每次吃饭,我们总是先给老人盛饭;看电视时,我总是把电视遥控器递给爸爸或妈妈,看什么节目,由他们说了算……
我认为,适当的空间和距离,有助于孩子形成对长辈的敬畏之心。所以,我告诉姗姗,外公外婆的房间不能随便闯入;外公外婆聊天时不能随便打断;进外公外婆的房间一定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平时我和老公也是这么做的。在我们的建议下,外公外婆也适当拉开了一点与外孙女的距离,他们报了老年大学,每天坚持学习。我们告诉姗姗:“外公外婆这么大了还坚持学习,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榜样。”
以前,外公外婆整天围着姗姗转的时候,姗姗叫外婆“红太狼”,说外公是“没有用的糟老头子”。如今,老人们和她拉开了一点距离,她反倒开始尊重、爱戴他们了。
有一次,我邀请父母参加我单位的家属联谊会。当他们因为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好而拒绝的时候,姗姗说:“外公外婆,你们一定要去啊,你们可是我妈妈的榜样呢,也是我的榜样!”
姗姗的幼儿园老师也给我们反映,说姗姗对老师很有礼貌,在小朋友喝水的时间,姗姗是班上唯一一个递水杯让老师喝水的孩子。
随着姗姗各方面能力的增强,我们渐渐赋予她更大的空间。我请外公外婆不要在姗姗独自玩耍的时候去打扰她。他们开始觉得很难接受,但慢慢地还是适应了。如今,姗姗可以与布娃娃对话半个小时,还能够自己编出各种故事,外公外婆则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吃过晚饭,姗姗要做幼儿园兴趣组的作业。她习惯性地要“黏”着父母陪她做。我和老公对她说:“你可以在我们身边做,但这不等于说爸爸妈妈要和你一起做。你有你的空间,爸爸妈妈有爸爸妈妈的空间,如果你需要我们帮助,一定要礼貌地发出请求。”
就这样,姗姗感觉到大人都有大人的事情要做,她只是家庭的一个成员,而不是家庭的中心。她渐渐习惯了独立完成作业,并对大人的帮助表示感谢。我们虽然和女儿分享同一个书房,但并不经常被打扰,我只要时不时地瞄一下她就行。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心里非常高兴:此刻的姗姗,显然把我当成了幼儿园的老师——我可以监督、指导她,她却不能“霸占”我太多时间。
每到周末,我们和姗姗常玩一个《你好,董事长》的游戏:早晨,扮演“秘书小姐”(我给她梳个职业发型)的姗姗拿着文件夹敲开书房的门,我或老公扮演“董事长”。我们会询问姗姗当天我们有哪些安排(事先都已经告诉过她)。姗姗会向我们一项项汇报,并告诉我们她当天的某个时间段打算完成什么任务。在这个游戏中,姗姗不知不觉地建立起了对父母权威的认识,她意识到父母和她之间除了亲密的朋友关系之外,还有一种“上下级”关系。
姗姗非常爱玩这个游戏,不止一次地问我:“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升职啊?”我问她:“你要升到什么职位呢?”她认真地说:“我要升到HR,和杜拉拉一样。”
亲子之间,保持“距离”
(黄曙杰 上海橙心教育心理咨询机构资深儿童心理咨询师)
孩子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个体,尤其是青春期前期和学龄前的儿童,更需要父母的照顾,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所以家长与他们的关系肯定要更为紧密。但紧密并不意味着没有距离,更不意味着可以纵容孩子。
这关系到父母在整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和调整。孩子出生后,父母首先是一个照顾者的角色;当孩子会说话会走路以后,父母要增加扮演一个新角色——好玩伴,通过和孩子做游戏来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随着孩子社会化进程的开始,父母又要承担教导者的角色,教育和引导孩子在各种情境下做出适当的社会行为,并向孩子灌输社会礼节、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等。这种教练的角色,在孩子的小学阶段达到顶峰。这些教导和父母对孩子一贯的关爱是不相矛盾的。
由于孩子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他不能区分社会情境对人有着不同的要求;大脑神经系统抑制功能的发展不完善,也让孩子缺乏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这时,家长就需要在孩子身边通过规则和纪律来帮助他们。
上文中的欧阳先生,陪儿子鼎鼎玩耍的同时,也引导儿子理解和接受他的管教和他制定的规则。怎样适时地理解和灵活转变家长的角色,此时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和鼎鼎一起玩的时候,欧阳先生认为自己是鼎鼎的朋友,朋友的含义是双方有平等的地位,互相帮助,互相商讨共同的问题,但在鼎鼎的年龄段,其认知发展水平还达不到完全理解朋友的这种含义,所以他有时会钻空子,让亲子关系滑向对孩子过分溺爱和纵容的失控状态。
在青春期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始终要把握好自己在大部分的亲子互动时间里始终是一个权威教导者的角色——这不影响家长可以民主地管理有关孩子的事务,多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引导孩子做出符合家长价值观的决定。也只有到了孩子青春期时,家长才可以慢慢加进去自己是孩子的朋友这样一个角色,这才符合青春期少年自主意识觉醒、抗拒权威、关注友谊等心理发展特点。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鲍姆林德的研究结果表明,家长的教养行为分三种:权威专制型、容许型和权威开明型。权威专制型的母亲会以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子女的行为,强调父母的绝对权威和孩子的绝对服从,不大鼓励孩子意见的表达与亲子沟通;容许型的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最少,接纳他们的一切冲动、期望和行为,很少使用惩罚与要求。权威开明型的母亲会制定合理的行为标准,然后以坚定的立场去贯彻执行,同时用尊重的方式、温暖的情感去鼓勵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表现,亲子之间采用开放的沟通方式,只是必要时才会使用父母的权威。
在其对110名3~4岁的幼儿进一步观察研究后发现,权威专制的母亲教导出来的孩子脆弱不成熟,容许型的母亲教养出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成就动机较低,而只有权威开明型的母亲能养育出能干友善型的孩子。而且,这些教养方式的影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其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孩子童年形成的行为特质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可见,适当的亲子距离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有利的。
在目前中国正常家庭的育儿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容许型的教养方式居多,尤其在那些和祖辈一起生活的家庭中。这时年轻的父母就应说服自己的父母,通过让孩子观察学习,来培养孩子尊重权威的意识。这一点姗姗的母亲就做得较好。她通过以身作则、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孩子学会了规则意识、感谢和感恩、尊重长辈的时间和空间、独立完成作业等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权威专制的教养方式,形成的亲子关系距离有点远,容许型的又太近甚至没有距离,只有权威开明型养育方式形成的亲子距离才是适中的,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
有些父母或许只有科学育儿的观念,实际生活中却找不到具体的方法来实施。我们认为,具备保持亲子距离这种意识至关重要。只有家长具备了这种意识,理解了父母的角色定位和教养方式是建立在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上的,才能够根据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个性,创造性地设计出一些方法进行实践,就像姗姗家的《你好,董事长》这个游戏一样,让家庭教育充满智慧和乐趣。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