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
经多年奋斗,不知名房企当代置业“鲤鱼跳龙门”——于7月12日成功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为01107. HK)。据招股材料显示,招股价最终定价为下限1.49港元,净筹5.454亿港元。由于募资额较少,被业内称为“迷你版”IPO。
但上市后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首日挂牌即跌穿招股价,上市一个月来,其股价依旧在发行价左右徘徊。当代置业上市之后,所募集的绝大部分资金将用于获取土地,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仍是绿色科技产品。但业内人士认为,企业所打出的“理念牌”与市场、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偏差,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拿地是第一要务”
作为一家经历了楼市“黄金十年”并发展了十多年的房企,当代置业近几年的合约销售额仍在30亿元以下,在上市地产军营中属第三阵营。其土地储备过少也一直被人诟病,招股书显示,截至 3月 31日,当代置业土地储备 223. 5万平米。
赴港上市让当代置业拾得了再次出发的资本。当代置业副总裁张鹏向记者明确表示,今年会继续补充土地,此次上市集资所得的绝大部分将用于获取土地,主要还是在已经进驻的二、三线城市中补充。
据记者了解,上市至今,当代已召开过十余次拿地研讨会。“拿地是第一要务,目前已经全部动员,目标是在下半年至少取得两块土地,中南区域一块,华北区域一块。公司负责拿地的经营开发部门,最近也在全国各地频繁考察。”张鹏告诉记者。
据媒体报道,在当代置业的IPO推介会上,其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经济官钟天降也表示,公司于内地有效覆盖北京、太原、长沙、南昌、九江及仙桃6个城市的中高端市场,短期内仍会以这6个城市为主,有合适机会时会选择性进入其他城市,如上海等。
对此,北京中原市场总监张大伟分析,对于规模并不算太大的房企而言,在一线城市拿地难度确实非常大,而在二、三线城市投资,竞争压力则会较小,如果是继续加码已有项目的城市,在拿地方面也会有所便利。张大伟同时强调,二、三线城市房企利润率普遍较低,“不过也因具体的执行情况,因人而异。”
实际上,在土地价格高涨、政策风险高企的情况下,拿地风险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张鹏认为,最稳妥的模式是依托现有项目来获取土地。“简而言之,就是在已有项目的开发地,并且有成功经验的区域获取土地。由于直接可以进行产品和团队复制,至少可以减少人员风险和经营风险。”
绿色难突围
业内普遍的印象是,当代置业区别与其他房企的最大特征,就是其绿色节能的产品技术。据当代置业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其拥有100多项绿色节能技术专利。在其发展版图中,今后几年的业绩年增幅拟定在30%,这其中不仅有自身获取土地出售项目的收益,还包括合作开发以及代建和输出绿色节能舒适技术管理。
但业内人士认为,其绿色节能技术与当前市场的匹配度稍低。企业所打出的“理念牌”与市场、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偏差,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人们对健康、空气、恒温恒湿等各方面有了更多关注,可是就当前市场环境而言,建筑本身的绿色节能更多时候只是一个附加值。“绝大多数购房者买房还是更加注重地段、配套、环境这些外在因素。”张大伟说。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也认为,当代在一线城市拿地能力弱,主要布局在二三线城市,但对绿色概念接受度较强、支付能力强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从发展战略方面来看,企业主打绿色科技,与当前市场的匹配度稍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所提出的理念有所超前,这会造成企业在营销、研发等方面支付更高的成本,同时产品的可复制性不强。”
同样在二、三线城市耕耘多年的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也表示,借助科技优势,当代或可在与地方政府的拿地博弈中占有一定先机,因为地方政府更愿意引进这样的科技企业。可是,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也不会就此轻易让利,“能否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是当代发展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绿色节能建筑越来越被重视,而限购限贷也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产品品质的竞争优势,或许这正是当代节能的机会所在。
在张鹏看来,当代相信凭借自己的建筑节能技术和多元的产品组合,最终能够实现倾注于舒适节能的科技建筑、生活方式和绿色家园的愿景。上市将有助于扩大公司规模,加快产品周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