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巧凡
曾经以为,我的儿子将来会很聪明,读书也不会太困难。因为从孩子两岁起,就会背很多唐诗,并且这些唐诗,是我教上一两遍孩子就会背的。在亲戚朋友面前,他也会很大方很自然地把这些表现出来,博得一片赞扬声。
然而,等到孩子上学了,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一年级,学习显得很吃力,成绩实在不尽如人意。什么原因呢?去跟老师接触,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一直比较胆小,不大合群,学习上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
我分析了一下,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儿子三岁的时候,我们带着他离开了老家,在省会城市开始经商,租房居住。外来经商者在本地人眼里似乎低一等,房东以及他们的孩子,气势上便高人一截,动辄欺负儿子。就连孩子上幼儿园,因为那是工厂内部的学校,而儿子不是职工子弟而受到歧视,譬如年节发放学生的福利,除了儿子,其他的孩子都有。上学前班也是这样,那是铁路子弟小学,我们属于高价生。这样的境遇,就让儿子心里有了阴影,两岁时几乎神童一般的记忆能力,似乎退化了,变得在外人面前唯唯诺诺、沉默寡言。
中国有句老话:“才学胆识,胆为先。”据美国企业家协会的调查统计,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人,但却一定都是有胆量的人。英国科学家得出一个结论:胆量,往往才是承受生活中一切艰辛、做一切事物的根基。
儿子即便书念得不好,也要成长为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啊,如此窝窝囊囊,将来如何是好?因为做一点生意,而让儿子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真的有些得不偿失,得赶紧改变这种现状。于是,赶在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结束了租房居住的历史,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样儿子起码不再看房东一家人的脸色。
有了房子,儿子在家门口就有了可以平等相处的玩伴。放学以后,儿子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渐渐地,有了悦耳的笑声。可是,在学校里,依然显得胆小怕事,也不喜欢问老师问题,学习上的困难,总是带到家里让家长帮忙解决。究其原因,盡管在这个城市落户了,可我们不是老居民,学费的缴纳和本地孩子还有差别,而老师们,对此也是有态度的。
针对孩子的胆小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当时刚刚流行VCD,绝大部分家庭都舍不得买,我们却买了最好的。回到家里,全家人就开始家庭影院式的卡拉OK。可是,即便在家里,孩子也不敢大声唱歌。于是我们就关上门窗,鼓励孩子使劲吼。“大声一点”“再大声一点”“唱得真不错”,是我们的常用语。就这样,孩子终于敢在家里大声唱歌了。然后,因为VCD的吸引力,孩子最好的一个小伙伴来了,接着又来了三四个小伙伴。几个小伙伴一起大声放歌。每每这个时候,儿子便有了一种小主人的神气劲和自豪感。这么一两个月之后,儿子喜欢唱歌了。班级里、年级里、全校师生大会上,只要有机会,儿子都会勇敢地站出来唱。
没想到,卡拉OK干掉了怯懦。至此,我们才真的松了一口气。我们的孩子,正常了,是一个阳光少年了。
社会和生活中的一些压力,在潜移默化地毒害着孩子们的心灵,我们这些家长们怎么办呢?那就尽量去改变小环境,想方设法增强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在某一方面找到自信,找回胆量,从心理上尽量和周围的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编辑 张金余
【黄文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