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期社会建设转型中加强和创新档案工作

2013-04-29 05:59:44崔仲军
北京档案 2013年8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服务建设

崔仲军

摘要: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档案作为社会的记忆理应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从档案在社会建设发展中发挥的职能作用与相关法律入手,提出要将档案工作的创新管理与服务以科学理念引导,从而带动服务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良好基础。

关键词:档案事业档案工作档案法治档案管理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强社会建设中的档案工作,跟踪社会转型期首都公共事业和民生保障建设发展;见证和服务党和政府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多元利益诉求;创新和改善民生管理,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首都经济健康良好运行;这是新时期社会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机遇。

一、跟进社会建设发展充分发挥档案职能作用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面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发展与变革的新要求,首都档案工作不仅要发挥好政府事业职能管理作用,而且要拓展档案职能定位,发挥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保障作用,在跟进社会建设发展中为首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做出新贡献。

首先,树立为党管档、为国存史的档案观,忠实履行好档案管理者的职能。档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见之于文字的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门、一个组织或个人的各方面情况的系统的资料,是宝贵的历史财富[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历史时刻,首都社会建设持续发展,民主政治不断进步,文化产业显著增强,人民福利全面提高,以城乡一体化为龙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领先全国,社会建设的新发展新要求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社会档案意识,履行好传承首都区域文化历史和社会建设发展的责任,广泛开展从政府机关到基层单位、从事业企业到社会组织的社会主义档案观教育,突出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档案的关注度,自觉加强档案行业建设,确保新时期社会建设档案收齐、存好。

其次,突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实现首都社会建设档案全覆盖。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与变化,特别是处于弱势的广大社会群体,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来表达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要求政府承担起解决社会公正、公平问题和缓解社会矛盾的责任,因此建设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为目的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体现出了全社会缓解矛盾,构建和谐的迫切心声,也为档案事业服务社会建设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条件。积极参与首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跟踪社会管理格局变革,记录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加强党和政府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与服务政策中的档案工作,丰富首都区域公共安全体系档案资源建设,积极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实现首都“首善之区”社会建设过程中档案记录的全覆盖,全面、客观、精细记录社会发展变革,全程跟踪首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公正充分展现的社会建设新步伐,是当前档案资源建设的主体,更是档案工作的核心功能定位。要进一步丰富完善与民生相关的档案门类、档案范围、档案属性,突出加强各类各型新兴产业、社会组织的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加大对社会转型期的稳定维护、社会救助、私权保护等领域的档案建设,忠实履行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史官”职责。

最后,重点保障民生体系档案齐全、真实、完好。新的社会建设转型,推动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于解决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些基本民生问题上来,致力于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司法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能力。因此跟踪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部门要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落实在行动中,用管好、管全、管细具有首都特色关系民生发展的档案和资料,促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利民、惠民政策的支持和理解,增进同党和政府的血肉联系,让“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的共识通过档案更加广泛传播。

二、适应首都社会建设转型不断加强档案法治建设

社会建设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与转型进入关键阶段后所面临的重大历史性任务,基本内容是民生建设(包括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管理。其核心是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维持社会秩序。档案作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是社会变迁、民生民俗、执政业绩等历史传承的鉴证者和裁判员。强化档案法治建设,用法规制度保障和规范档案职能作用的发挥,不断加大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和业务指导力度,积极服从、服务于社会转型期党和政府针对社会问题、矛盾、冲突以及集中体现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所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让档案在社会建设中忠实、完整彰显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功绩。

首先,我们要深入开展国家《档案法》的宣传,认真贯彻好档案工作8、9、10号令要求,突出解决好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以及相当多的一些社会组织对档案工作普遍关注不够,档案意识薄弱的问题,重点纠正个别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认知程度不高,科学定位不准,依法立档意识不强的错误倾向,坚持依法建档,以确保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各团体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其次,依法加强档案管理,根据《档案法》规定的县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在档案事业监督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对违反《档案法》的各种行为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等行政处罚以及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档案工作者应正确认识档案部门的法定职责,自觉依法管理、依法指导、依法监督、依法问责[3],解决好当前首都社会建设转型过程中档案业务建设不力、资源体系建设滞后甚至疏漏不全的问题,坚决杜绝私自销毁档案和造成档案流失的行为,重点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各种社会差别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调整的档案管理。最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规律研究,不断完善首都社会转型中的档案工作制度和细则。制度保证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面临社会转型一方面我们要在《档案法》的指导下保持好已有档案法规制度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强化执行力。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新时期新要求积极调整、修改与当前社会建设管理不相适应的、不够完善的法规制度和措施,要善于总结实践中档案管理的新经验,尤其要善于总结新时期信息化时代下大量产生的电子档案的管理经验,按照中档发〔2012〕7号文《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的通知要求,加强制定符合本地区本行业的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细则,用制度措施保障好档案部门履行依法行政的管理职能。

三、服务社会建设发展加强档案管理与利用创新

“坚持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方向”与“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服务”[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工作的指导方针,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强调:“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想方设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需求,已经成为档案馆工作的基本取向之一”。这说明各级档案部门在新时期社会建设发展新阶段中,不仅主要负责保存好各级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从事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档案和资料,还要充分体现档案为民、利民、惠民和便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档案在承载人类记忆的物化与延续的同时,档案工作也担负着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稳定大局的时代责任。

既要利用档案总结历史活动的经验教训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借鉴,又要利用档案作为证据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是档案工作参与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面对社会发展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交往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流动、社会重组、结构分化、婚姻破裂直至群体性事件增多、重特大恶性案件犯罪率上升等社会矛盾的出现和化解,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利用促进社会建设发展档案工作大有可为。

首先,创新管理与服务要以科学的理念引导。“服务创新首先是服务观念的更新,并由此带动服务管理、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环境的创新,从而达到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提升。”[5]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档案工作,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以十八大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行动指南,牢固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贡献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科学谋划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科学的方式方法推动事业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优质的档案支撑服务。其次,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利用要突出新时期社会建设中的档案工作地位和作用。要立足于服务社会建设抓创新,要把加强和推动在服务领域、服务机制、服务手段上的档案管理和创新,转化为化解矛盾冲突推进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成果,积极帮助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社会建设问题。再其次,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利用要把档案基础建设放在首位。要不断扩大档案收集范围,延伸档案征集管道,注意收集社会民间档案资料,突出重特大事件的档案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档案资源体系管理,加快社会建设与管理中档案资源共享网络建设,延伸档案管理主体向新时期社会管理主体覆盖,在创新档案管理机制中加大相关部门、相关行业间以及社会组织间的沟通协调,让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建设发挥出最大的服务保障作用。最后,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利用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人才是政事之本。在实践中要注重发现和挖掘熟悉档案资源,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晓档案工作政策法规,思想敏锐,知晓形势,能够把档案管理利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并进行创新实践,努力创造档案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档案事业在服务和保障首都社会发展中不断取得新成绩。

参考资料:

[1]郗韶华,王振宝.浅谈社会档案意识淡漠的原因[J].消费导刊,2008(9).

[2]唐传喜.关于推进档案工作管理科学化的思考http://www.zgdazxw.com.cn/NewsView.asp?ID=15909[2011-9-26].

[3]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纲要

[4]程亚男,许晓霞,徐欣禄,王世伟.“十一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回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4).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档案局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服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