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盼
摘要:我国的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混合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本文就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历程以及意义进行探讨,旨在丰富我国档案学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档案学人
一、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内涵的界定
(一)什么是学术共同体
学术共同体是由“学术”和“共同体”两部分构成。关于学术,清末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蔡元培先生则把学与术分开,认为“学”与“术”的关系是“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借学为基础,两者始可并进”,“学为根本,术为枝干,不可不求其相应”。学术既是学术共同体成果的体现,又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马克思·韦伯认为,“在个别场合、平均状况下或者在纯粹模式里,如果而且只要社会行为取向的基础是参与者主观感受到的情感或者传统的共同属于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时的社会关系,就应当成为共同体”[1]。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认为是“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有形的共同体,也有无形的共同体”。[2]
因此,学术共同体就是“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的权威,这些权威通过自己的成就按照普遍承认与接受的标准而发生作用,并不需要强迫。”[3]简单来说,学术共同体就是从事学术活动的学者们“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的群体。”[4]。
(二)什么是档案学学术共同体
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现象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管理型学科。自从20世纪30年代,由行政效率运动直接催生的中国档案学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80多个春秋,档案学也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之中。在这80多个春秋中,档案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共同体,档案学科不断成熟与完善。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是致力于档案学学习、研究和实践的一群人,是档案科学的主体,是进行档案科学研究,拥有档案学范式的科学共同体。”[5]这种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并“不是一种人际关系,甚至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在共同的科学精神和价值关怀的前提下,以研究领域、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上的特色凝聚和整合起来的真正的学术组织。”[6]笔者认为,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的目标,档案学学术共同的使命是推动档案学的发展。推动档案学科的发展是一代代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2.相应的规范和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需要相应的规范。这些规则是“促进其成员间信任和自由的规则,更是学术共同体赖以构建良好秩序、提高决策能力、完善规范的基础。”[7]如奖惩机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3.优秀的研究队伍。优秀的研究队伍是学术共同体的中流砥柱和知识创新的主要源泉,可以促进学术研究更高、更新、更好的发展。[8]我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研究队伍不仅包括档案学者、专家、档案专业教师、科研人员,还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档案工作者。
4.档案学的出版物。档案学出版物是展现档案学学术成果的平台,也是进行间接评价档案学学术的场所。目前,档案学的出版物种类众多、专业性强,如:《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档案管理》等核心期刊以及各高校的学报和一些与档案学相关的杂志等都为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提供了学术展示和共享的平台。
5.有一定的活动形式。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活动形式如学术讨论会、专题讨论会和研究项目。学术讨论会一般有一个讨论主题、主持人和报告人,形式上更注重讨论。如2013年4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档案事业与中华文明”的学术研讨会是一个典型的活动形式;专题讨论会,如2012年12月28日,在上海大学举办的第六届“3+1”档案论坛,围绕档案信息化与现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档案部门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文化大发展的新思维、档案资源建设的新途径等主题进行讨论。最后讨论成果结集出版;同时利于项目研究,项目的开展有利于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学习、交流、合作和共享。
二、我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相对于西方,我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产生的晚,笔者根据学术共同体的概念以及我国各个时期档案学发展的时代特色、特征、思维取向等方面将中国的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对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时代性和结构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学术脉络和档案学的发展历程。
(一)行政档案学共同体和历史档案学共同体
20世纪30年代,近代档案学在“行政效率运动”和史学界的明清历史档案的整理和研究的推介力的影响下产生。以行政效率和明清历史档案整理为主体的共同体自发形成了,正如滕尼斯所说,“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整体而本位的”[9]。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则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形成了行政档案学共同体和历史档案学共同体。
(二)行政档案学共同体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多次反革命“围剿”失败,为了巩固国民政府的统治,发起了以文书档案改革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效率运动”。由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甘乃光主持,随后,行政界的一些知名人士腾固、周连宽、何鲁成、程长源、龙兆佛等,都加入了档案学研究的行列,行政档案学共同体在行政效率研究会的基础上形成。
行政档案学共同体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进行的文书档案工作而形成的共同体,其成果集中在机关刊物《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档案专号》中,可谓成果斐然。据统计《行政效率》杂志共发表202篇文章中,以文书、档案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有69篇,约占34%。[10]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周连宽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程长源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此时,档案学研究已经“从个别资产阶级学者的独立研究到一批学者的共同研究”[11]表明了行政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三)历史档案学共同体
1921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因经费困难而出售历史档案(即“八千麻袋”事件)后,史学界、学术界兴起了整理明清历史档案的热潮,以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禹贡学会、清华大学历史系等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形成的学术共同体,是为了更好的保管明清历史档案,珍藏国家记忆而自发的组成的文化教育团体。[12]当时,史学界的一些知名人士沈兼士、方苏生、陈垣、顾颉刚、徐中舒、毛坤等为历史档案学共同体中的佼佼者,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献特刊》、《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以及学校季刊等杂志中,代表性文章如沈兼士的《文献馆整理档案报告》、徐中舒的《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顾颉刚的《禹贡学会的清季档案》等等,他们“从档案史料的范围、学术价值和学术功能、整理方法等不同方面提出了独特的简介,形成了一个以史学界、学术界为核心的档案史料整理研究学术共同体。”[13]
(四)实用经验档案学共同体
改革开放初期,在曾三、吴宝康、裴桐为代表的档案学者的努力下,我国的档案工作、档案教育以及档案理论研究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他们从建国之初的白手起家到逐渐形成理论队伍,从建立学科体系到完善学科门类。”[14]可谓是中国档案学的“奠基人”、“开拓者”。这一时期档案学具有自己的刊物——《材料工作通讯》(1951年5月出刊,1953年5月改名为《档案工作》杂志);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筹办档案专修班,意味着档案高等教育的开始;195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成立,标志着我国档案工作从此有了统一的领导机关;此外,全国的党、政府的档案工作会议召开,便于档案工作的交流、学习和共享。因此,此时的档案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已步入正轨,以曾三、吴宝康、裴桐为代表的档案学共同体已经符合学术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但并不成熟。主要是因为此时档案学并没有真正独立,而是一个实用经验档案学,包括苏联档案工作经验和本国档案工作实践经验,档案学成长的基础仍是机关文书档案工作,以马列主义作为档案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5]
(五)“小档案学”共同体
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繁荣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主要是这一时期档案学学术研究的职业化、体制化程度大大加强的结果。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相继有20所高校设立了档案学本科专业,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出现了“燎原”趋势。如安徽大学(1983年)、上海大学(1982年)、武汉大学(1988年)等。此外,黑龙江、辽宁、四川、上海等省市成立了专门的档案科研机构,开始进行档案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档案学研究成为社会上的一种专门职业,换言之,档案学研究在大学里体制化、制度化了。
伴随着档案学研究在大学里的体制化和制度化,档案学学术共同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档案学研究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此时的档案学研究主要还是以“小档案学”为特征的。所谓的“小档案学”是在研究范围、研究领域以及合作、交流程度上来说的。档案学研究规模较小、学科交流不多而且国际化程度不高。
虽然我国也积极参加国际档案大会和档案圆桌会议,但总体上,中国的“声音”还是很微弱的。
(六)“大档案学”共同体
20世纪90年代以后,档案学研究进入“大档案学”时代。所谓“大档案学”就是档案学研究的规模大、学科、地域交叉性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的学术研究活动。在这种环境下,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成员间的学科交叉性大。档案学研究不断的细化和深入,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成员也不断的吸纳计算机人才、化学人才等的加入。其次,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地域性减弱。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卷》、《档案主题词表》、《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等则是凝聚了许多地区档案学研究者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完成的。档案学研究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高校内,而是大范围、全国性的交流与合作。最后,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如1990年在上海举行的“东亚、东南亚档案保护技术研讨会”、1996年在北京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此外,每年我国档案部门组团访问、考察其他国家的档案工作以及大批档案专业人员出国进修、讲学等,为我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源源不断的输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在为其所归属的学术共同体而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意义
(一)长远意义,孕育档案学人独立的学术人格和主体意识
“档案学人及其文化素质、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主体特征,最终决定了中国档案学的基本理念与模式。一部档案学的历史,也可以看作档案学人的成长史和生活史。”[17]但在档案学发展过程中,不少学者对学人的独立性、主体意识进行质疑。陈祖芬认为档案学共同体自身难以否定它是一门弱小学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自主性遭到了破坏。[18]档案学人在发挥自主性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学科发展、其他学科范式、行政权力等的影响。作为科学的发展,如果其研究者失去了主体性,尤其是理论研究主体行政化,只能使该学科处于“前科学”时期。因此,档案学人独立的学术人格和主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档案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档案学的学术尊严。
档案学学术共同体不管是自发的构建还是有意的构建,都具有共同的学术权威和学术规范,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档案学人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一方面,保护档案学人主体性不受外界的干扰,为档案学人提供一个“避风港”,另一方面,鼓励发挥档案学人的主观能动性,百家争鸣,有利于档案学人树立独立的人格和主体自觉意识。这就为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二)现实意义,弘扬真正的档案学学术研究
学术是学术共同体的使命之一,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财富教授总结档案界的学术研究时认为,大多数档案学人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并自觉抵制学术腐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学风。如引而不注、质量低等。这就要充分发挥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作用。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没有学术共同体就难免“拳头学术”,可见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档案学学术规范上,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加入学术共同体的学人,都要受到规范和道德的制约。其次,档案学学术交流。档案学学术交流作为共享资源、集思广益、触发灵感的跨学校、跨地区的平台,可以提高档案学人的学术质量。第三,档案学学术评价。浩繁的学术成果涌现,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缺乏学术评价。而学术评价的主体只能是学术共同体。正如韩启德所说:“学术大师、一流学术成果、优秀研究团队、高价值研究项目,不是由媒体加封的,也不是由哪一级组织来决定的,更不可能是社会大众一人一票评选出来的。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因此,档案学的学术评价只能由档案学学术共同体进行。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在弘扬真正的档案学学术研究方面具有组织优势、平台优势以及评价优势,为进行真正的档案学学术研究提供保障。
(三)历史使命,推动档案学科的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档案学形成至今,推动档案学科的发展是一代代档案学人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但档案学科建设和发展,仅靠个人、一系、一院或一个学校的实力是单薄的,而是需要档案学科共同体的集体智慧,整体战略布局和交流思考。张晓认为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是档案学发展的保障因素。推动档案学科发展是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档案学学术共同体要研究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比如档案的元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多元化的出现,档案的元研究(即档案的概念,档案学研究的对象等问题)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各抒己见,没有统一概论。这时就需要发挥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和共享功能,建立档案学的元学科。另一方面探讨本学科的前沿性课题。如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等前沿性问题,以丰富和发展档案学的研究。
注释:
[1][德]马克斯·韦伯,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9.
[2][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2.
[3]刘珺珺.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68.
[4]韩启德.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致开幕词[EB/OL].[2009-09-08].http://scitech. people.com.cn/GB/25509/56813/166862/166864/ 10009618.html.
[5][18]陈祖芬.论档案学共同体的责任[J].档案学通讯,2007(2):8—9.
[6]张晓.对档案学发展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3(1):10—11.
[7][8]张建科.教育技术学学术共同体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5).
[9]秦晖.共同体·社会·大共同体—评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http: //www.aisixiang com.
[10][13]丁华东.档案学理论范式[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7.
[11]吴宝康.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M].南京:南大出版社,1988:107.
[12]李财富.中国档案史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4][15][17]胡鸿杰.论档案学人[J].档案学通讯,2002(2).
[16]王晓飞.中国的四代档案学者[J].档案,1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