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竽秀
海豚疗法,这一新式的治疗方法,自产生开始便有诸多的争论,它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又为何会引发如此多争议?
自闭症、脑瘫是很难治愈的病症,不过目前国内外有一些机构却发现,让可爱的海豚和患有自闭症、脑瘫疾病的孩子一起嬉戏,并配以一定的辅助治疗,可以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这一被称为海豚疗法的治疗技术,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又是否真的有效呢?
海豚会治病
珠珠三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她不与人交流,基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她的病,珠珠的妈妈便带着她接受了海豚疗法治疗。治疗时,珠珠站在水中,海豚围绕着她不断转圈,来回泅水游动,并与她偶有亲密接触,还发出海豚独特的“吱吱”叫声。在训练员的帮助下,珠珠能和海豚拥抱、用嘴亲吻,并且给海豚喂食。
一段时间之后,珠珠意识逐渐清醒,人也显得机灵了。珠珠的妈妈欣喜地说,“经过几次的治疗,珠珠更加开朗了,说话时精神也更加集中。”
珠珠的例子不是个案。演员王姬的儿子是智障儿童,她曾经到处寻医问药,结果却徒劳无功。最后,她抓住了海豚疗法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据她说,经过海豚治疗后,她的儿子不仅能跟她说“人”字,还能在她掌心写一撇一捺。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所以许多几近绝望的患者的父母们,都纷纷抓住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哪怕花掉高昂的路费甚至丢掉稳定的工作。
海豚治病之前世今生
“海豚疗法”是海豚辅助疗法的简称,它是西方的舶来品,最先开始于美国。在西方,海豚被视为救命使者,“海豚救人”的信仰根植于其历史文化中。
国外与海豚疗法相关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一个特立独行的科学家约翰·里利,他在其出版的《人与海豚》(1961)和《海豚的智力》(1967)两本书中断言,海豚具有非凡的智力。他最先开始圈养海豚,其有关海豚精神智力、海豚与自闭症患儿交流的研究为后来的海豚疗法提供了大胆的设想。
海豚疗法,在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贝蒂·史密斯博士的实践下变得广为人知。20世纪70年代,贝蒂在观看海豚和她的智障兄弟嬉戏时受到启发,她认为海豚可以抚慰她的智障兄弟。后来,她为她的智障兄弟进行了十多年的免费治疗,最终因为某些原因才中途停止。
到了21世纪初,提供海豚疗法的机构开始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海豚疗法也随之传入中国。2001年,深圳海洋世界成立了国内首个“海豚康复训练中心”。时至今日,已为570多名自闭症儿童在深圳海洋世界做过康复治疗。广州海洋馆也有两条海豚,5年中为500名自闭症儿童提供过治疗。珠珠和王姬的儿子分别就是在广州海洋馆和深圳海洋世界接受海豚治疗的。
陆续地,青岛海洋极地世界、大连圣亚海洋世界也提供此类治疗。但到目前为止,以深圳的“海豚康复训练中心”为例,接受治疗的孩子没有完全痊愈的,而且这种疗法也仅仅在20%的孩子身上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国内的海豚疗法一开始是免费的,但由于海豚的引进、场地维护等问题而陷入了资金短缺的窘境,有些机构就从原来的免费公益逐渐变成市场化运行,费用更是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根据公开报道,目前国内的海豚疗法没有使用辅助仪器对疗效进行检测,大多数的“疗效之说”只是从那些激动无比的自闭症患儿的父母口中听来。
海豚疗法的争议
海豚疗法的原理是什么?科学界尚无定论。支持海豚疗法的人士试图从科学角度来进行解释:海豚能发出2000赫兹至20万赫兹多种不等波长的超声波,这些超声波能激活自闭症患儿的大脑,使脑电波发生变化,并使之产生积极的生理效果。曾有两名研究员发现,人和海豚游泳后,脑电波的频率和波幅产生显著改变。2001年,澳大利亚研究者的一项针对168个人的健康问卷调查的结论说,“泡”海豚能帮人减少焦虑。但专家质疑,这168人是有偿接受体验海豚疗法的,他们从一开始就倾向于认可“海豚的疗效”。
国际鲸与海豚保护协会的卡斯顿·布伦欣博士质疑海豚疗法的原理:如果海豚的超声波对患者的治疗有用,那为何不用更专业的医学超声仪器?
英国科学家也曾用海豚进行了一组控制实验,并且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亲近动物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一个“绝妙处方”,与海豚嬉戏玩耍可以有效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但是问题在于,研究中的海豚也可以换成小狗或者其他动物。可以说,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可以确切地证明海豚疗法的治疗作用。
在另一些研究者看来,孩子与海豚玩耍,会进入到一种刺激环境中,新奇的体验让孩子找到自我和外物联系的乐趣。产生疗效,可能是因为处于新环境的良好感觉和盼望积极效果的主观心理安慰。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神经科学和行为生物专家罗瑞·马力诺认为,海豚疗法之所以在没有科学支持的情况下仍持久不衰,原因在于人们对神秘疗法的信仰,人们和海豚在一起游泳很享受,与其说在治病,不如说是娱乐。
到目前为止,没有科学研究和案例证明经过海豚疗法的孩子可以痊愈,许多所谓的疗效更是昙花一现,孩子很快又被打回原形。但支持人士和孤注一掷的父母可能会这样看待这个问题:没有科学证明它有疗效,那也不能断定它没有疗效。孩子的少许变化让四处寻医问药陷入绝望疯狂的父母激动不已,哪怕这种变化如海豚的微笑一样是幻象,也要抓住那一丝希望:顶多最坏的情况是孩子什么改变都没有。
海豚疗法不为人知的一面
为了抓住治愈孩子的“救命稻草”,求助于海豚疗法的父母络绎不绝,但是他们从未意识到,这背后存在的隐患。
对于海豚来说,进行辅助疗法时,自闭症孩子和海豚就像“打架”一样,这是深圳海洋世界的训练师毕振华的感慨。自闭症孩子会突然朝着海豚大吼,使海豚大受惊吓;有的孩子一见到海豚就会伸手用力去抓,甚至突然拿脚踹,这些动作都可能会让海豚受伤。
圈养的海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要适应和野外生存环境不同的圈养环境,本来压力就很大,如果还要频繁担负起为人类治病的重任,这可能给它们带来毁灭性灾难,轰动一时的影片《海豚湾》的拍摄者就曾目睹自己所驯养的海豚因抑郁而自杀。对海豚和鲸的自我意识及智力进行了25年研究的洛莉·马里奥认为,压力会导致海豚免疫系统出现功能紊乱,使它们死于胃溃疡、传染病以及其他与压力和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她曾圈养海豚进行过研究,但发现大多数都“英年早逝”了。
海豚外表虽很温顺可爱,但一样凶猛。海豚的攻击性使其能与鲨鱼抗敌,约翰·里利曾说过,海豚锋利的牙齿足以将一条长六英尺的梭鱼瞬间咬成两段。即使是圈养的海豚也是有攻击性的。今年四月份,刘女士在苏州海洋馆应邀上台互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准备与海豚握手,谁知海豚突然跳了起来,咬了她的手指。与海豚在一起,还有传染寄生虫和疾病的潜在风险。以色列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海豚跃出水面就是为了甩掉身上的寄生虫。
所以,在选择海豚治疗法时,我们或许还需要多一个心眼,也需要多一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