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聚成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画家刘怀山的真实写照。从事创作50年来,他看淡眼前名利,在宁静中一步步走向艺术的巅峰
从事中国画创作50多个春秋,刘怀山这样评价自己的绘画人生:“50年来,念兹在兹,未曾少辍。当柔翰在手,逸兴遄飞之时,胸襟豁然,了无尘滓,真有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之慨。翰墨平生,于中体味到人生的辛苦与恣睢;歆享了创造的情致和欣喜。优游岁月,何乐逾此!” 50多年的艺术创作,多个国家多次成功的个人画展,业绩被录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一级美术师的称号,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等等,别人视为高山仰止的业绩,在刘怀山看来都是自己生活中很平淡的经历,而遇到的逆境更是生活中本应有的小插曲,他说:“我更愿意把时间投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这样才活得自在。”
追寻中国画的传统
刘怀山先生的中国画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山水、人物、花鸟,且都极具功力,有他自己独特的笔墨画路和语言风格。怀山先生挥笔作画,提笔落墨,往往随意而轻松,勾勒点染,显示出自由奔放的大气度。他画山水和花鸟如此,画人物如钟馗,画走兽如马,也如此。然而,在那看似简单的笔墨中,却饱含了他长期的创作实践所养就的扎实的笔墨技巧,还有他与生俱来的非凡的艺术气质、聪慧和才情。
中国画一路走来并不轻松,由于政治环境和艺术环境的变动,曾遭受质疑和摒弃,正是由于像刘怀山这样带着热爱、孜孜不倦坚持追寻中国画传统精髓的身怀绝技者和同道画家的存在,传统才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青年时代,刘怀山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他的国画老师邱石冥先生在历史特定时期历经磨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传统笔墨,同质疑和摒弃中国画的言论作斗争。正是这位老人把刘怀山领到研究笔墨的路子上来。
那时刘怀山生活在苍茫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天空纯净得一色蔚蓝,洁白的云朵点缀其间。他和粗犷朴实的蒙古族同胞朝夕相伴,度过一段珍惜留念的美好时光。那在草原上策马奔腾、引吭高歌的洒脱不羁,在毡包里共叙情缘、豪饮醉卧的酣畅淋漓,让年轻的刘怀山产生一种边塞情结,也为他日后的绘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他神驰恣意的思绪中,在他灵动雄浑的劲笔下,苍茫壮阔的边塞草原,真诚的牧民,奔驰的骏马,云朵般的羊群,苍鹰与猎犬,都成为创作对象。他在画集的自序中这样说:“我喜欢画骏马,画苍鹰,画塞上秋猎,大漠行旅,这些素材寄托着我所有的激情,所向无空阔,可以竞自由!”正是青年时期草原上的生活培养出后来他朴茂、沉厚、大气的艺术家风貌。
上个世纪80年代,西学东渐风潮兴起,一些批判者历数中国画传统的保守、平庸、陈腐,言及主张继承传统即抱守残缺,自甘沉沦。于是,“中国画已到穷途末路之时”,“中国画笔墨等于零”等议论纷纷攘攘。在此氛围下,很多创作国画的匠客都动摇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信心,刘怀山不无惋惜地回忆道:“那十几年,能静下心来学笔墨,学传统中国画的学生很少很少。”
在当时崇拜西方现代艺术的大环境下,坚持研习传统中国画的刘怀山曾经受到一些人的讥讽和排斥,但他却不忘初衷,不改青云之志,走出一条深沉稳健的升华之路。他坚信,“墨都没掌握好,再往里加油,结果只会是油水两不沾。再说,就是因为水墨没有研习好,才没有把中国画的独特韵味展现出来。做到乱花不迷眼,鼓吹不动心是需要定力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若人欲横流,怎么可能静参笔墨个中三昧?”
如今,刘怀山的画在体现传统国画风格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和自己的创新,更能彰显出中国画独特的韵味。钻研传统并不是说要和古代的画风一模一样,而是把传统中国画笔墨的精髓练到得心应手,画我之所想,领悟前人精神之闪光,再加入自己的特长与思考。先天之赋,后世之砺,心无旁骛,厚积薄发。怀山先生说:“在大量临习基础上,才有可能把体现自身气质和激情的完美艺术表达出来,如同语言,只有把博大精深的部分吃透了,弄熟了,才可以把话语说好,把文章做好。”
从1989年被新加坡邀请去办个人画展开始,这些年,怀山先生的画到过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许多国家。接触了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之后,怀山先生说:“不同国家的画都各有瑰宝,看了不少,学了不少,往复比较后,才更感觉到中国画的宝贵。”
1991到1995年间,怀山先生连续四次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日本新泻县为此成立了“刘怀山艺术后援会”。2004年刘怀山与吴冠中、张远林应邀赴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举办的中国画展,受到与会者特别是法国人士的高度评价。当问及法国观众的感受时,他们赞叹不已:“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东方的神韵美,真是美极了!”
从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的成功个人画展后,怀山先生的画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欣赏,深受画坛、藏界推崇,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多件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大会堂、中国画研究院、钓鱼台国宾馆、法国华侨总会,以及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等诸多国家级博物馆收藏。特别是这两年,怀山先生的“林泉印象”等几次山水画展都引起强烈反响,他展出的系列画作,韵味幽微淡远,格调清爽空灵,着力表现画者内心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给人以静谧、和谐、雅致的深切感受。
近年来,刘怀山先后担任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秘书长,海协会书画交流分会创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职,他的业绩被录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录》、《中国美术年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撰的《有成就者》、《世界名人录》,以及美国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五百名领先人物》。
从韶龄涂鸦到现在,怀山先生从事中国画创作已有50多年,他将自己的生命与传统中国画紧紧拥抱,如胶似漆地化为一体了。
不懈探索艺术之道
画,是怀山先生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每次提到画,他身体的细胞就像被激活一样立刻投入其中,怀山先生爱画,爱画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神韵。
道,是怀山先生不懈探索的又一个话题,他始终认为,艺术之道,与世界万事万物的规律相通,符合自然之道的艺术品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怀山先生认为,“意”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的形成是源于自身的,不属于任何其他画派的继承或转型,有着自己一脉相承的传统,很早就有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开创中国画理论的顾恺之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提出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国画从一开始就不是以临摹为主,而是重在神,取神遗形。中国画的象征意义浓重,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融合艺术、文学、书法、篆刻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怀山先生的创作中,他不断探索和感悟艺术之道,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思想。
上世纪70年代,刘怀山的作品因具有北国边塞的浓郁地方特色而实力尽显,接连不断地出版发表,使20多岁的他即已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1972年,文化部和对外友协筹办中国艺术品的交流展,作品由文化部向全国征集。刘怀山与张冠哲(现为黑龙江画院副院长)合作,共同创作了《草原钢城》。这幅画表现草原民兵跃马持枪、保卫边疆的情境,画中人物的英武剽悍的气概,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应征的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为《当代中国画》对外交流作品,随该展在欧亚多国巡回展出。
由于创作成绩突出,1978年,刘怀山被推荐到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参与创作。作为创作组中最年轻的一位,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意识形态对中国画的干扰,中国画之传统文脉几乎被彻底切断。院校出身,而且已历多年创作的刘怀山,虽崇慕中国画,但似乎尚未窥其堂奥。而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汇集了当时的一流中国画家,如黄胄、李苦禅、陆俨少、何海霞等,皆一时耆宿。可以说,中国画的精要,就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笔下。刘怀山此时可谓大开眼界,对于一个有高远追求的青年画家来讲,与这些大师朝夕相处是难得的机缘。他不敢懈怠,恭敬地向诸老讨教,常有观其一笔、闻其一言,胜读十年书之感。通过这一时期的耳濡目染,刘怀山遂对中国画之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此,刘怀山徜徉于传统绘画的探究与学习中,他悉心揣摩梁楷、石恪之笔墨意蕴与风神气象,体会古人作画之心境胸臆以及放笔抒写之疾迅舒缓。他钻研黄慎、任伯年的画作,体验其用笔写意之情态神趣,逐渐使自己的人物画走出以素描造型为要的状态,向着中国画重气韵、重神采的境界迈进。
刘怀山的画风雄放清峻,他的作品绽放出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效果。他说,写意一定要遗形取神,谨毛而失貌,要取其大的体势尤重内在精神。所谓“重神遗形”是说,为突出神采所在,不妨夸张,变形。画是有重点的,有画眼的,只有层次分明,把与神无关的细节都舍弃掉而抓住画眼,抓住最吸引人的地方,精微处一丝不苟,别的地方要放得开,才能画出一幅上乘之作。
刘怀山经常强调画中强烈的对比,“要用第三只眼睛看,把不必要的东西舍掉,何处需重彩,哪些要模糊,下笔之前要全局在胸,这样在作画时便可以抓住画的灵魂所在。”
艺术之道,也是生活之道,刘怀山的山水画意就是在表达他个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刘怀山每年都会出去游历一些地方,但不一定是名川大山或著名风景。往往别人不曾留心的,他可能会留心看看,用心体味。哪怕是一丛竹子,几束芭蕉,或是一个破旧的小房、小桥,只要它有意思,常常能引起他的感悟。刘怀山认为,无论是山林还是溪谷,只要远离城市的红尘喧嚣,总能使人感觉与自然密切,内心回归宁静、平和,能够体味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曾经在游途中谈创作:“古人画花鸟的时候,就讲折枝,折枝之谓,就是姿态最美的那一两簇花枝。我们观察自然景物的时候,不如看一两支,这样在表现的时候,就能把自己的感情更集中地凝聚在这一点上,更能引起别人的同感。”
“意”就是画家所要表现的内心感受,就是作画人对事物的体会。伟大的艺术作品就是能够把作画人对事物最本质的理解通过水墨、色彩、画面结构淋漓尽地表现出来。艺术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记录人真实的感情,人的内心感受是不能通过新闻或历史再现来呈现的,但好的艺术作品可以把它表现出来。如何能把这种意境做得更好,刘怀山坦言,他还在不断探索!
淡然率真的文人风骨
生活中的刘怀山儒雅平和,性格爽朗直率,不矫饰,不矜持,于淡然中传递出浓郁的艺术家气质。但是一谈论起国学,谈论起历史典故,他的才思就如大江之水滔滔不绝,奔涌而来。
多年来,刘怀山几乎不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也不接受形形色色的所谓包装,而是默默无闻地潜心创作。他经常说:“画画儿,要把心先修炼好。”闲暇之时,刘怀山喜欢阅读各种诗词歌赋,还喜欢背诵一些古文名篇。
怀山先生有着古人高逸清静的气质。他认为古代的学问大家都偏重修养和人格,那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传承悠久而辉煌的传统时,如果缺乏全面的学养和高尚的人格,对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都是致命的短处。他说:“现在一部分人的生活态度有些病态,欲望无穷,在放纵欲望的同时,人就无法安心了,心既不能安,气亦不能平,人之高尚、远大的理想信仰等等都被物欲淹没了。只能把心放平,不要那么多对外界扩张和索取的愿望。古人乐趣很少,一张琴,一卷书,其乐无穷,抱着虔诚之心探求艺术,才会悟到艺术的真谛,才能进入忘我遗形、解衣般礴的境界。”
刘怀山的画取材范围很广,花鸟,山水,人物都包含其中。他说,他真正追求的意境是“文人画”。他推崇傅抱石先生的中国画三原则,嵌入“文人画”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文”学的修养,高尚的“人”品,“画”家的技巧。没有前面两个方面,再高超的技巧都无法画出能打动人心的好作品。文人画要有文人的精神和情趣,不了解这些就表现不出应有的意境。例如,要画好陶渊明,就要先把陶渊明的诗读懂,在创作中感受并学习古代圣贤所展现出的儒雅之风范,修养之境界。“画画儿,首先就要先把自己的心修炼好,我崇尚自然,反对矫揉造作,主张性灵,但功夫也不可少,光有胆识、才气,不下功夫也是不行的。”
言者心之章,语者思之文。刘怀山在文、史、哲的修养上,在古代典籍的研读上,下了大功夫,从童年时候就没有间断过。时至今日,《诗经》的很多篇章他朗朗上口,《论语》、《楚辞》耳熟能详、信手拈来,唐诗和宋词的优秀篇章更是爱不释手,受益良多。其中尤其让刘怀山产生震撼与共鸣的是南宋卓越词人辛弃疾的佳作,无论浅唱低吟,抑或旷古浩叹,均动人心弦,他能够全文背诵的就多达30多篇。一次,他与笔者笑谈之间,信笔而写,韩愈的《石鼓歌》全文就一字不错地飘然纸上,那种国学功底令人肃然起敬。
看过很多中国传统的画史、画论之后,刘怀山体会到,传统艺术中有很多沉淀了几千年的精华,这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才是中国画的精髓,只有用心研习,才可以体会到其中饱含的内在意蕴。但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一种性情和修养,而一个作画人的内心是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在他的笔下的。
当今社会,红尘滚滚,熙熙攘攘,一些艺术家也开始加入文化产业的队伍,倾心于经营自己的艺术作品,举办各种活动,进行各种包装,文艺界变得热闹起来,而刘怀山却是画坛里公认的低调大家。他说:“我是个性情中人,性情中人总是浪漫的精神多于务实的东西,我不擅经营,也不会自己吆喝,更不懂得炒作。所以,我总特意安慰自己:用心画画儿,画就不愁卖了。”对于金钱名利,怀山先生看得很淡,他说:“现在多有一些钱,少有一些钱,对于实际的需求影响并不大,再多的钱,无非也是一日三餐,人就是这样,怎么都是一辈子。我更愿意把时间投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这样才活得自在。”
从怀山先生身上我看到了古代文人的洒脱,正是由于这样一颗自在执着的心,才让他的作品如此大气磅礴,摄人心魄。
很多认识刘怀山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我请他给“好人”作一个评价,他说;“凡事退一步,不要跟人家在利益上竞争,自然就成了好人。有本事不是用来和别人比的,画画的天地很广阔,不要在一个狭径上推挤倾轧,人一旦卷入竞争的漩涡,就会不择手段,所以有时候人做坏人,也就是自己陷进去了,不得已而为之。因此,我们要清醒自己的想法和言行,不陷入的方法,就是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想着走捷径。”
“画品如人品”。情到深处画生姿,见天地意趣之欣欣然,识人杰气宇之浩浩然。画是画家内心的体现,刘怀山高逸清静的品格和气质,由他手中的笔,落到纸上,融进画中。当我们仔细欣赏怀山先生的作品,就会发现他表达的已不仅是山川、花竹等的物体本身,他自物象中抽离出来的笔墨,已含有难以言说的形而上的味道,这味道又有画家独特的神韵和情致,是画家本人的情趣神韵和思想意境。在他蕴含诗意的绘画中,那些高山、流水、翠竹、鲜花,都既是物,又是神。就连画面上的虚空留白,也同画家笔下的每一笔一样富于表现力。心有所系,情有所寄,力有所施,智有所用。他乐观豪迈、充满激情的精神底色,如惠风拂面,日光朗照,令生命与艺术之路绚烂和美,清澈馨香。
“人书俱老”是一种境界,我们期待怀山先生今后更精彩的艺术辉煌。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