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真题再现】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本题满分50分)
①半命题作文
题目:找回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②自命题作文。
“告别”意味着离别、分手。告别粗心,我们变得严谨;告别懦弱,我们走向坚强;告别青葱岁月,我们日趋成熟;告别昔日师友,我们开始新的征程……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告别”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试题解析】
青岛市今年采用了半命题和话题式相结合的二选一的作文命题方式,两个不同的文题的设置,降低了写作难度,增大了写作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选择相应的文题。文题一为半命题作文,半命题形式的作文比较开放,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将文题补充完整,使其变成一个全命题作文的文题,然后可根据命题作文的要求去完成写作;文题二为话题作文,“告别”对于初中毕业生来说,可谓是亲切自然,贴近生活。这类作文考生在选材上一定要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最有话可说的、最容易写出真情实感的素材来写,并且宜真实忌空洞,宜小不宜大;立意上要新颖、深刻;表达方式上要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来写,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好文章来。
试题(1)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我们要看清这个题目里的重点词“找回”,既然说“找回”,那么肯定就“失去”过。单说“找回”这个词,“找”当是一个过程,“回”是一个结果。因此,针对这个题目,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作文的内容里一定得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失去”的过程;“寻找”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以这个文题作文,写的时候,“失去”的过程里要有无奈,“寻找”的过程需曲折,“找回”的结果应动人。考生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自己思想的蜕变过程来构思行文。要注意选材的典型性,情感表达要真实可信,不可胡编乱造。立意上,强调自信、自尊、自爱、母爱、友情等关系着青少年人格修养等社会关注、学生熟悉的方面,这样写的话,一般都能写出一篇一类文的。本题还需要注意的是:“找回”不等于“找到”,二者要区分开,否则就有跑题的嫌疑。
试题(2)是一道话题作文。写好这篇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化大为小。实际上,“告别”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果我们不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切入,这篇文章写起来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泛而谈。考生最好能够根据“告别”这个动词,去展开联想与想象,选择一个恰当的连带成分,组合成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做题目。可以用具体事物命题,如《告别网吧》、《告别家乡》、《告别英雄》等;可以用抽象事物命题,如《告别懒惰》、《告别自卑》、《告别自私》等。
其次,要立意深远。本题虽未设审题障碍,但那些主题不够积极健康的素材在作文中应加以避免。文品即人品,思想健康、立意深远是写作中首先应做到的。如写自我类的文章,可以体现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等;写其他类的也是如此,能给人以启示,激发向上的情感才是上选。
再次,要展现个性。由于本题写作范围较宽,考生可以用第一人称写自己告别的独特经历,如“告别回忆录”; 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写他人告别时的场景,重现人物心情,发挥想象,凸显文化内涵,一展才华,如“告别也美丽”;还可以用童话形式写百兽《告别森林》,表现了对环境恶化的忧思,等等。
不少考生的写作没有新意,很多考生写的是《告别母校》、《告别老师》,都是些模式化的故事,没写出真情实感,作文也不能打动人心。如果能像《藤野先生》中鲁迅告别恩师,《背影》中朱自清告别父亲充满感人的力量,也未尝不可。
【优秀作文】
找回幸福
● 青岛考生
晚自习,教室里静静的。辅导老师走到同桌身旁,低声说:“外面有人找你。”同桌走了出去,不一会儿便提着一个大袋子笑眯眯地走了进来,很沉重的样子——肯定是家长来了。好容易挨到下课,周围的同学一下子都围了上去:“嘿,打开看看!”大家忙着把袋子打开。嗬!花样儿还真不少:汉堡两个,夹馅馒头8个,牛肉干两袋,烤鸡一只。人群骚动了起来:“哦,这么多,嘿,小子,真幸福!”
是啊,真幸福!我低声念叨着这三个字。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羡慕这位幸福的同学。而我在强烈的羡慕之余,一种失落感顿时涌上心头。时常有家长来为子女送吃的、送衣服;雨天,时常有父母来送雨衣;假日,时常有父母开车来接送孩子。而我,自从踏进校门,无论严寒酷暑、年节假日,父母都不曾来过,即使是在乍寒乍暖急需换衣的时候。从小就羡慕那些有人接送的同学,从小就盼望有一个雨天能送伞的爸爸和一个雪天能送棉衣的妈妈。因为我觉得那样的确很幸福很幸福。
有一次,还没打放学铃,一个同学的母亲早就冒雨等在教学楼外。我忍不住对同学说:“你妈真好!”朋友却一脸的无奈:“好什么?整天对我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把我当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我茫然了,被关怀也有不幸福的感觉吗?
我不由地陷入沉思。我缺少的正是这种关怀。可我却也一天天地长大起来了。曾记得学骑车时,父亲看我摔倒,没有将我扶起,却微笑着说:“再试试,孩子。”曾记得第一次下厨就把青菜烧焦,而母亲却欣慰地笑了。记得小学时一个暑假,我们全家去登山,下山时,两腿沉重得像灌了铅,便央求爸爸妈妈背我一程,而爸爸却在山路旁折了一根枯枝让我当手杖……
我终于悟透了父母对我异样的关怀,我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无人送雨衣的日子里,我将会懂得如何面对生活的风雨。
——在无人接送的日子里,我将学会怎样跋涉那崎岖的人生之路。
想到这里,我那种失落感顿时消失,一种幸福感溢满心头。
【点评】
本篇佳作从父母关怀的角度来涉笔,但并不是写躺在父母关怀的摇篮里来尽情地被动地享受幸福,而是冲破循旧从俗的传统思维模式,逆向构思,表达了父母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思想上的关怀比单纯物质生活上的关怀更幸福的看法,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文章在写法上也值得称道,一是多次铺垫,层层造势,为“我”的“更幸福”服务,富有波澜和梯度,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二是反复点题,环扣严谨,给人印象深刻;三是叙议结合,叙为议服务,强调了主题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