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像曾低估中国一样低估非洲

2013-04-29 00:44吴晓芳
世界知识 2013年8期
关键词:基尔苏丹油管

吴晓芳

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其间,3月25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了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非关系以及中国对非政策主张。

习主席访非引发了国内对非洲、中非关系的广泛关注。其实,非洲在过去两年一直是世界舆论焦点,一是因为这里是“阿拉伯之春”的始发地,二是因为苏丹、马里、中非等危机此起彼伏。中国在非洲的角色也日益受人瞩目。中国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了哪些工作?中国应如何看待非洲、如何处理与非洲的关系?就此,本刊专访了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钟建华大使,并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

苏丹问题急不来

要理解苏丹问题必须先了解其产生的背景。苏丹1956年独立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可以说,英国殖民统治埋下了南北苏丹问题的根源。在殖民者进入非洲前,非洲大部分地区的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建立民族国家的水平,各民族、部族有自己的范围,但欧洲殖民者不管这些人文上的差异,根据各自的势力范围在地图上划线,要么把一个民族切成几块,要么把不同的民族粘在一起,所以今天非洲地图上很多边境都是一条直线。现在的苏丹、马里、刚果(金)等问题都莫不如此。比如,北部苏丹主要是阿拉伯人、游牧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南部则是黑人,属于农耕文明,信奉基督教或本土宗教,两者的宗教和文化皆不同。一开始,南北方拥有反抗殖民压迫的共同目标,但在苏丹成为独立国家之后,双方的矛盾浮出水面,打了几十年的内战。最后在各方干预下,2011年1月苏丹南部地区举行公投,同年7月南苏丹共和国宣布成立。

不过,现在回过头看,南苏丹独立的过程还是比较仓促的,遗留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石油资源问题,原苏丹的石油资源有3/4在南部地区,但必须通过北方的油管和油港才能将石油运输出去。南部石油以何种价格和方式过境北方、南部以何方式补偿原苏丹石油公司在南部的设备和投资等问题在南苏丹独立之前未能解决,独立之后双方一边生产一边谈判,但是没有谈出结果,于是双方闹崩。2011年12月,苏丹政府强行从南苏丹的出口石油中扣留一定份额作为“过境费”,南苏丹愤而停止石油生产、停止通过苏丹输油管道出口石油。石油一停,北方本来想收的“过境费”收不成了,而南方吃的苦头更大,因为南方90%以上的预算收入靠石油。

南北苏丹的冲突已有50年的历史了,打打和和,鲜血淋淋,积怨甚深。去年4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访华,随行记者团要求采访,我受命接待。刚一落座,问题就劈面而来:过去的50年,苏丹政府一直残酷地镇压我们。你们是苏丹政府的朋友,他们镇压我们的武器就是你们提供的,你们是我们的敌人的朋友。我没想到一个来进行友好访问的代表团的随行记者有如此强烈的敌对情绪,但这也说明南北苏丹对立多么的严重,中国仅仅是被殃及。我首先说明中国与苏丹是正常的国家关系,因为中国严格遵守不干涉苏丹内政的政策,我们从未支持过苏丹政府镇压南部地区的反叛,当然也不能支持南方反对苏丹政府的斗争。我们理解你们对于中国过去未能提供你们所希望的支持而不满,但这已经过去了。不仅如此,今天南苏丹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将成为这一“不干涉内政”政策的受益者,因为至少可以放心,中国也绝对不会支持目前在南苏丹境内依然活动的反政府力量。作为一个刚刚独立的新国家,没有理由满世界去寻找敌人,应该去寻找朋友,中国愿意做南苏丹的朋友。这次与南苏丹媒体的接触让我明白南北苏丹的关系中有太多的仇恨与复杂因素,解决起来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的推动和耐心是有成效的

不可否认,中国在南苏丹有巨大的利益。这里的石油质量好,回报较大。在苏丹分裂之前,中石油公司已有大量投资。因为是合作开采石油,生产出来的石油一部分是我们的权益油,可能还有一部分属于别的开发商,结果石油生产一停,大家的油都没了。可以说,我们的利益是与他国利益搅在一起的。

基尔总统访华时表示希望中国同南苏丹有更多的经济合作,据说他是带着一份80亿美元的项目清单来的。这样的要求是很自然的,因为南苏丹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首都朱巴的市政建设还不如我们的乡镇,马路没几条,饮水、发电、通讯等各方面都处于极落后的状态,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建设项目。对于帮助南苏丹发展这个目标,中国完全赞成,但是我们同样关注南北苏丹冲突,特别是在基尔总统访华前不久,南北苏丹刚刚发生了一次冲突,南苏丹军队突击了苏丹的黑格里油田。

本来南苏丹独立之后,苏丹就丢了3/4的油田,结果剩下的1/4中的一半又被南苏丹摧毁了。说实话,南苏丹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派军队突袭另一个独立国家的油田,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苏丹方面自然很愤怒,双方摩拳擦掌,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基尔总统来华后,胡主席就做他的工作,主要是劝和促谈。基尔总统提出了经济上的要求,我们也明确表明了态度:这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若没有和平就没办法发展,经济建设应以南北双方政治上的和解为前提。最后,我们和南苏丹签署了一些协议,但总的来讲规模都不是很大,远没有达到其所希望的。

在基尔总统访华前后,我曾三次访问南苏丹,与基尔总统连续接触了三次,感触很多,尤其是去年5月我访问南苏丹时,基尔总统以大阵仗接见了我,几乎把半个内阁的部长都请来一起参加会见。我感觉基尔总统对其访华之旅非常满意,他很激动地表示南苏丹是一个新独立的落后小国,但是他访问中国时受到了全套的礼仪和平等的对待,使他倍感温暖。我向他介绍了中国的发展经历,说明南苏丹是一个端着金饭碗的国家,石油蕴藏丰富,还有很多别的矿产,但是南苏丹同时是一个内陆国家,基础设施落后,因此原有的经济路子不能打断,还是要与苏丹实现和解,把石油运出去,起步之后南苏丹的发展将不可估量。基尔总统听了以后觉得很对。

石油生产停止后,南苏丹财源断绝,不得不节衣缩食,如降低公务员的工资等。关键是,南苏丹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要养,军队要是拿不到军饷危险就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南苏丹提出了一个办法:是否可以把石油卖给中石油公司,至于中石油如何将油运出去我不干预,卡车运也行,通过苏丹的油管运也行,反正是你们公司的石油了。我们感觉到这可能是南苏丹态度松动的迹象。之前南苏丹的态度是,你不让我的石油过去,我还不想过去呢。于是,我们回过头来试探苏丹的态度。有意思的是,苏丹不但没有立刻拒绝,也流露出可以商量的迹象。于是,我们及时把这个信号与非盟、美国和欧盟等有关方面进行了沟通。在大家的推动下,去年7月南北双方代表又开始接触了。从对打到平息再到接触,这个过程应该说是相当快的。去年9月,南北双方就两国边界安全和重启石油合作等达成协议。协议同意恢复南苏丹石油生产和出口,与苏丹共享石油收益;同时决定在边境地带设立非军事区,停止所有敌对行为。后来协议的实施又遇到了困难,因种种原因一再拖延。但好在只是迟缓而不是完全反悔。

不过,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犹存分歧。比如,在苏丹人民解放军争取南苏丹独立的过程中,苏丹北部的青尼罗河州和南科尔多凡州的一些部族也加入了南部反叛力量,成立了苏丹人民解放军北方局。南苏丹独立之后,这种关系很难一下就完全切断,苏丹认为南苏丹这是在干涉苏丹的内政,而南苏丹一直不承认现在与北方局的联系,不过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想象完全切断联系是很困难的。有些苏丹人就曾抱怨说,南苏丹通过北方的油管运石油,拿了钱之后反过来支持苏丹境内的叛军。再比如,阿卜耶伊划界也是一个难题。阿卜耶伊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和肥沃的土地,北南族群同时在这里生活:一边是穆斯林阿拉伯米塞利亚族,一年中有四个月在此放牧;一边是基督教丁卡·恩古克族,南苏丹的不少领导人均出自于这一部族。根据2005年苏丹政府和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阿卜耶伊地区本该在2011年1月同时举行公投,决定其归属。但是南北双方未能就谁可以作为阿卜耶伊的居民参加公投达成一致,特别是米塞利亚人算不算定居的居民。至今阿卜耶伊地区的划界问题仍未解决。

一开始有人比较着急,认为应该限期解决,否则制裁。但我们觉得南北双方走到今天不容易,如果制裁的话,两个国家都受不了,而且可能会使已经取得的进展前功尽弃,所以我们一直在做工作,劝大家不要着急,给它们一点时间。现在看来,我们的推动和耐心是有成效的。今年1月上旬,苏丹总统巴希尔和南苏丹总统基尔会面,探讨如何落实去年9月达成的多项协议。3月8日,苏丹和南苏丹分别下令撤回驻扎在边界非军事区的部队。3月12日,两国谈判代表签署协议,南苏丹“借道”苏丹境内设施的原油出口将在两周内恢复。另外,双方决定设立一个联合划界委员会并于4月5日前重新在边境部署部队,同意就开放边界、放宽人员流动限制等事宜展开磋商。最新的消息说,巴希尔定于4月初访问南苏丹,落实两国石油和边境安全协议。应该说和平解决的前景还是不错的。

南苏丹石油停产后,有关南苏丹要单独修一条油管的消息一度炒得沸沸扬扬。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实施起来很困难。南苏丹的石油如果不从苏丹走,就只能从肯尼亚或者埃塞俄比亚出去,但要命的是,东非地区有一个大裂谷,南苏丹地势低,向北走是平坦的,向东走则要从几百米翻到两千公尺以上。这样一条油管即使用中国人的拼命精神去修也得两三年,南苏丹熬得住吗?南苏丹现在连发工资都困难,届时会不会出现危机?何况,除了地势险恶之外,修油管还涉及很多问题。一条油管的使用寿命是50年左右,但是南苏丹现有油田的预期寿命并非很长。原苏丹的油管是按照当初预计的油田寿命设计的,等到油开采得差不多时,油管的寿命也差不多了,折旧收回。现在要为已经开了几十年的旧油田重新修一条新油管,其折旧成本会很高,除非有新的油田发现。另外,新油管还是要过境他国,要受制于人,同样有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在新能源不断开发的今天,谁能保证石油在今后的50年里还能维持现在的高价?因此,尽管很多国家对这个项目做了一些表态,包括日本,不少人进去考察了,但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拿出一个真正可行的融资和施工方案。

马里局势是非洲动荡的缩影

自去年以来,马里、中非等非洲萨赫勒地区国家陷入动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去年10月我专门访问了马里。马里是中国的友好国家,当它有麻烦的时候,我们去表示支持是理所当然的。我先到了埃塞俄比亚和非盟接触了一下,然后在马里首都巴马科广泛接触了马里官员和媒体,又参加了马里问题的萨赫勒会议。

和苏丹类似,马里的北部和南部相差很大,首都在最西南边,对北部地区多少有些鞭长莫及。2011年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垮台后,其政府军中大量来自马里北部的图阿雷格游牧部族的军人携带大量重武器返回马里北部,并加入当地反政府的宗教极端组织。去年1月反叛武装袭击马里北部城镇,政府军弹药和后勤供给不足,连续受挫,丢失多座城镇。巴马科等城市也数次爆发示威游行,抗议政府处理北部地区骚乱不力。3月,打了败仗一肚子火的军人发动政变把总统赶下台。因此,马里面临双层危机:一是主权危机,北部叛乱;二是宪政危机,军人政变。由于近年来非洲国家达成了不接受、不承认任何一个政变政府,并且停止一切援助、强迫军人还政于民的共识,于是,周边国家共同对马里施加压力,军人没有办法,只好将权力移交给议长特拉奥雷,但没过多久,马里又发生游行暴乱,特拉奥雷遭到暴力袭击,到法国治疗了很长时间才回来,我去见他的时候,他的状况还不太好。

对于法国的干涉,大家都觉得喜忧参半,一方面可以先把首都守住,但是从长远看,以后谁能够守住、管制北方的叛乱地区呢?这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和强有力的军队。现在看来,为应对眼前危机而组建的过渡政府,其权威和施政能力都很有限。而军队如果得以加强,有可能会被看成是对政变的奖励;若不强,则无法收复和守住失地。这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周边国家对此都忧心忡忡,担心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或者出现类似于库尔德人问题的困扰。其实,军事解决并不是根本之道。我和非盟主席祖马谈的时候,她就说:“欠发展是很多非洲冲突和矛盾的重要根源。”老百姓活不下去就要革命。只有解决了民生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马里和非洲的其他很多危机。

中国现在关注非洲正当其时

对于非洲,中国应有什么样的认识呢?我们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巨大成果,但往往忽视了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生产一条牛仔裤只赚一美元,而海外的批发商和销售商则赚几十美元。这不是抱怨,而是“你发财我发展”的互利局面。那么,当我们发展到今天,是否也应找一个“他发展我发财”的地方?即,发展不如我们、但有潜在需求的地方。放眼世界,那就是非洲。今天很多非洲人还住在铁皮棚子里,将来是要住楼房的;今天他们还推着独轮车,明天是要开汽车的……非洲十亿人口的巨大需求,如果我们抓住了就是机会,如果没有抓住,那就对不起,这是最后一个,不会再有了。有人说非洲这不行那不行,试想一下中国不也曾经被人这样指责吗?30年前谁会想到中国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我们要接受过去低估中国的教训,不要再低估非洲。

近几年,中国对非援助问题在国内很受关注。实际上,中国对非援助还有巨大发展空间,我们在非洲一年收益可能有数百亿美元之多(贸易、投资、劳务、工程承包),对非洲的援助恐不足其1/10。更何况,当初要不是非洲兄弟,中国不知何时可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在我们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非洲没有瞧不起我们,今天我们发展了更不能瞧不起非洲和非洲人民。要记住,我们今天在非洲享受的优遇是前人种树的结果,是我们的父辈在国家困难时期节衣缩食对非洲实实在在的援助奠定的基础。那我们这一代人要不要给后代留下遗产?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讲的还太少,对民众的正确引导也不够。3月29日,习主席在刚果共和国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的演讲,其中就谈到中国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对非务实合作”。

把握非洲发展机遇的前提,是了解非洲。比如,许多发达国家为青年志愿者去非洲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渠道,培养了一批真正对非洲有感情、了解非洲的年轻人,他们未来就是其国家的非洲问题专家。可惜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中国不乏对非洲感兴趣的青年,但是我们未能为他们提供足够、合适的渠道和机会,以至于有些中国青年通过外国机构去非洲当志愿者。希望我们的有关机构能够重视这项工作,在青年中加大去非洲当志愿者的宣传,同时不向对方提出比其他发达国家更高的要求,增加其接受难度。

习主席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讲了一个故事。一对中国年轻人从小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前往坦桑尼亚度蜜月,把所见所闻发布在博客上,受到了网友的热烈回应。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事实的确如此,我知道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去了非洲,结果都对非洲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去了非洲你才会发现那里的人不一样,风光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我对非洲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很多中国人去南非时,根本不会说英文,真是“两袖清风”。后来发财了,穿上西服,买了“宝马”,住上别墅。非洲人热情地与他们拥抱,祝贺他们在非洲发财。我们中间有多少人对来中国的非洲人有这个雅量?据说广州有20万尼日利亚人,一度备受媒体关注,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有30多万中国人,人家可没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习主席访问非洲就是一次明确的政策宣示,说明了非洲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就像习主席所说的“中非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作为‘希望的大陆、‘发展的热土,今天的非洲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非洲雄狮正在加速奔跑,而中国也继续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我相信中国对非外交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会更加活跃,带来中非关系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基尔苏丹油管
连续油管开关套管滑套压裂工艺的应用探讨
某高压气井13Cr 油管挤毁和脱扣原因分析
基尔科努米Fyyri图书馆
再见,苏丹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苏丹”之死
丹尼·麦卡斯基尔:从网红到MAGURA形象大使的淬炼之路
基尔根尼:爱尔兰东部的古老传说
浅析连续油管井控风险及应对措施
连续油管带压作业技术在特殊复杂井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