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时代银行理财业务的去从何如?

2013-04-29 00:44:03宋晓萍
上海企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银行

宋晓萍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消息传开,迅速在金融市场引起波澜。面对逐渐开放的贷款利率管制,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渐行渐近,银行业者准备好了吗?微利时代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又将何去何从?

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开放将给银行财富管理带来全方位的影响,资产定价将变得更加透明,商业银行息差被压缩,经营模式转型压力加大,这将加速传统银行业务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转变。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发展到平稳前进的一个转型。面对低利率时代的到来,银行的收益率可能逐渐下行,对于银行的理财产品来说,竞争将更加激烈,产品的差异化或将左右银行业的生存空间。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至今,已经到了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关键时期。过去几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更多地体现为“跑马圈地”的粗放式模式:各银行理财业务的名称、形式和条款虽有差别,但实质上都是银行根据可获得的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的期限与收益,将理财产品的期限与所持债券资产的期限尽可能匹配,实现投资人和银行双赢的无风险套利,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搭配销售存款等方式,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盈利的空间。

现代金融理论告诉我们,无风险套利机会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但是都不可能长久地存在,多数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的时候出于短、频、快的需求,将业务范围本来非常广泛的理财业务局限于套利模式,银行理财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出现了先天不足。由此产生的忧患有三。

忧患一:业务定位不合理

由于是无风险套利,银行基本上已将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锁定,所有问题都在银行的掌控之中,可以说理财业务已经是稳赚不赔。但是,这种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这也导致了理财产品利率的盲目高涨、各类形式的理财变相融资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等所谓“异化”现象。6月底出现的多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集中阶段性疯长的现象,可能更多从侧面地说明了银行在考核导向和业务定位上出现了问题。

忧患二:收益分担模式含混不清

在各家商业银行的产品说明书中,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及无风险套利过程都讳莫如深,对银行的收益更是只字未提。例如,人民币理财是委托理财的一种形式,投资人是理财投资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理财的所得扣除必要费用(事先应有明确规定),剩余所得也应该全部归委托人所有。在实际运作中,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交易文件中的收益率名为“预期”实为“固定”,产品到期,按交易文件中载明的预期收益率支付客户收益,实际投资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差额部分作为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费率,这种形式显然与代客理财的本意相矛盾。其后虽然有部分商业银行提出了收取手续费或管理费的条款,但理财固定收益的实质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商业银行继续按照这种模式经营人民币理财业务,必将成为未来这项业务的风险隐患。

忧患三: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不完全

在产品定位没有界定清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实际上在以自身的信誉作为支撑,发售介于基金和资产证券化之间的理财产品,形成事实上的固定收益理财。作为投资人仅需要关心银行到期能否足额兑付的信用风险,因为这种风险没有得到充分披露,银行因为顾及自身的形象,只能通过内部管理来消化这种风险。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套利空间在缩小,另一方面银行在通过价格战来提高竞争力,当风险度超过银行的接受能力以后,银行不得不对套利模式的理财业务重新审视和反思。

那么,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呢?国内商业银行如果希望理财业务能够成为新的业务核心,还需要从理财业务的本质入手,重新定位理财业务,重新设计和规划理财业务的发展模式。目前银行理财业务创新的主导方向应该是: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以技术化手段为重点推进理财产品结构设计的创新,以渠道拓展和组合优化为重点推进理财资金运作范围的创新,以品牌构建为重点推进理财产品营销的创新,以工具优化为重点推进理财风险管理的创新。

创新思路一:推进理财产品结构设计的创新

理财产品结构设计的创新需要紧紧把握投资者需求及其动态变化,投资者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四方面: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和便利性,不同的投资者对于这四方面的排序有所不同。目前国内理财市场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产品存在高度的同质性,缺乏个性化差异,银行理财也是如此。这就使得银行开发新产品的思路较为狭窄,过于注重通过价格战来提高竞争力。从长远来看,除了提高资产管理质量之外,提高服务质量也是增强理财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银行可以在产品差异化方面下足功夫,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和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针对不同时段推出适合客群的超短期、短期、中期及长期的理财计划,并结合自身业务需要,规划理财产品到期时段,形成可循环续接的理财模式。比如阿里金融的“余额宝”虽实为货币基金,但其“自动理财”的创新理念,却也不妨成为我们思考的方向。

创新思路二:推进理财资金运作范围的创新

从最终投向来看,理财资金的投资范围主要包括债券及货币市场类、融资类、权益类等,无论投资形式如何变化,其本质都脱不开上述三类。因此,短期内对于理财资金运作范围的创新可以从渠道拓展和组合优化两个方面入手。渠道拓展方面,重点在于如何以合规的形式将理财资金输送给需要这部分资金的融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形式上的合规以及实际上的风险管理到位非常重要。单就渠道的拓展来讲,从信托贷款到委托贷款再到委托债权都属形式上的创新,下一步可以重点拓展基于融资主体现有各类资产现状的流动性提升的融资品种,比如一家企业拥有土地、厂房、设备或应收账款等各类资产,流动性相对较差,很难以这些资产为依托进行常规化融资,此时是否可探索如何将这些资产进行类证券化处理,提升其流动性,并满足其融资需求。组合优化方面,主要就是将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与权益类投资品种有机融合起来,通过跨市场的投资提升理财资金的运作收益。当然,投资组合的精细化管理和对市场的前瞻性研判永远都是提高投资收益的根本性保障,在渠道拓展的同时,银行自身还是要立足于提升投资组合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创新思路三:推进理财产品营销的创新

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过于依赖产品收益高低,而银行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待提高,但在收益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就极为需要营销人员的创造性活动以及理财品牌的影响力。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简单拼规模、获取上市红利等历史阶段,而下一个历史阶段必然回归到服务这一本质属性上来。这种升级,是从人性化向专业化、从大众化向个性化、从资金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从支付结算平台向现金资产管理平台的升级,一言以蔽之,是由融资向融智的升级。

营销的内涵就是产品的精细化和渠道化。不同理财产品的目标客群在哪里?这些目标客群适合什么样的营销策略?这些目标客群需要通过何种合适的渠道进行产品的推广?……随着“碎片化”理财观念的出现,第三方支付正在不断渗透银行金融业务,网络金融来势凶猛,搅局行业,改变着人们生活消费习惯。毋庸置疑,通过移动技术的创新,人们不仅在迎接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时代,也在迎接一个移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我们更应顺应潮流,大胆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破解二八思维惯式,利用新兴互联网工具(如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加大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形成营销品牌,重新关注大众客群需求,创造利润盈利和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创新思路四:推进理财风险管理的创新

理财投资对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和期限匹配的要求都兼而有之,个体差异较大,商业银行已有的经验在理财业务上并不完全适用,而且面对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仅仅靠单一的债券类投资已经很难满足。因此,商业银行除了将积累的经验用于理财业务以外,还要充分学习股票、外汇以及衍生产品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投资技能,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预算等风险定价方法,向着资产管理方向发展。

目前就实践来看,商业银行现在有很多自己的产品,实际上是可以做成理财产品的。比如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品,将来会有一个几千、几万亿,甚至更大的一个市场。理财业务在性质上与信托、基金产品比较类似,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将理财资产做表外处理,与银行的自营业务相分离,杜绝相互之间发生利益输送,同时进行严格真实的信息披露,忠实履行管理人职责,确实做好理财资产的保值增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财业务转换银行收入结构和分散风险的目的,促进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的临近必将带来整个银行业的深层次变革。在微利时代的今天,面对来自市场化的自由选择,面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面对产品差异化的竞争,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已经受到的种种挑战。银行理财转型势在必行,银行业未来的就是要重点朝着提升资产管理的能力入手,着力改善银行的内部经营结构,积极推动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实现银行业风险可控,多点盈利的持续化发展。

(作者系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新客站支行行长)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激进求变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2
保本理财产品
投资与理财(2009年9期)2009-08-27 02:17:44
非保本理财产品
投资与理财(2009年9期)2009-08-27 02: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