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中国人民银行7月19日称,将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央行称,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央行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将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竞争机制已形成
根据央行公告显示,此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内容包括: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三是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此外,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央行方面表示,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对此,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央行此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符合市场预期。
“去年央行两次调整利率浮动空间,经过一年的时间,银行和客户在协商议价后,贷款利率下浮水平基本稳定在10%左右,表明竞争性的定价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央行认为没有必要再管理利率浮动的下限。”曹远征认为。
去年年中,央行30天内两次调整利率浮动区间的举动一度被认为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信号。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后,7月6日,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至0.7倍。
事实上,自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推行了近二十年。2004年10月29日,央行首度开始实践“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管理政策,贷款取消封顶,下浮为基准利率的0.9倍,存款利率下不设限。而在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
如果说两次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的举措吹响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号角,那么此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则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
“这个重大的政策变化,充分表明了央行向真正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坚定的一步。”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如是表示。
央行方面则认为,此次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因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微观条件均已具备。“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微观主体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央行相关负责人称。
银行短期不会承压
长期以来,银行业高额的经营利润一直备受争议,而此番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对于依托传统利差模式盈利的国内商业银行将带来何种影响,金融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则各有见解。
一方面,多数金融专家表示,全面取消贷款利率管制,不会对银行构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开放贷款利率限制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市场利率上升。
“目前来看,贷款需求在某些行业还比较旺盛,尽管在经济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一些行业的信贷需求比较低迷,但整体而言,信贷需求仍比较平稳,”连平表不。
他指出,从一季度来看,尽管整个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是小幅度走低,但从基准利率上浮的情况来看,还是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下浮的幅度不超过百分之二十,表明信贷需求相对比较旺盛。
中信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孙建林也证实,目前市场的信贷需求还是比较旺盛,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银行贷款利率往上走的概率会比较大。
连平认为,由于大型国企对银行存在一定议价能力,因而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后,对银行会有一些影响,但压力不会太大,因为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较强的议价能力。
“从短期来看,当前采取的上述利率改革措施总体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较为轻微,因为即使在原有的下浮30%的贷款浮动区间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也基本在10%以内,且下浮比例也仅为1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称。
他指出,中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需要更多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
除此之外,曹远征强调,按照以往的经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后,贷款利率可能会往下走,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将会降低。然而,孙建林则认为,贷款利率无下限的情况下,定价更多将依赖于资金市场供求情况,“这就要求银行对于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有更加灵敏的洞察”。
不过,也有声音指出央行此时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并非最佳时机。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微博)表示,开放贷款利率限制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市场利率上升,银行为抢占更多份额,还可能在存款利率开放之前就提前开打揽储大战。银行利差将迅速收窄,强弱分化也将加剧。
“0.7倍的利率下限取消以后,就要看大行之间会不会恶性竞争,掀起利率之战,例如针对一个优质客户,利用压低价格,竞相竞价。”孙建林表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如果大行把利率压得很低的话,好的项目就比较难以进入,因为中小银行资金成本比较高,可能最终转向中小企业客户。
存款利率市场化要求更高
在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最为关键的存款利率并未涉及,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
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上述负责人称。
连平认为,存款利率的放开,央行会更加谨慎,这些年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速一直在下降,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依赖于存贷款利差,如果存款成本大幅上升,银行利差就会收窄。
“在流动性偏紧和一些特殊考核时点,银行为了达到贷存比要求,会不惜重金拉存款,一旦全面放开存款利率,这种情况就会加剧,存款市场利率也会更加波动,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盈利,就会提高贷款利率,这样就会伤害实体经济。”连平指出,存款利率短期不会像贷款利率全面放开,但会稳步推进。
曹远征也表示,存款利率全面放开有先决条件:“存款利率放开,就意味着银行有经营不善和倒闭的风险,一定要依赖对小储户的保护,这种保护就是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存款利率自然就可以放开。”
对于存款利率推进的步骤,多位专家均表示,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先行。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此前曾撰文表示,考虑到大多数成功国家均是逐步、渐进式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中国存款利率的放开宜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思路渐进式推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称,“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思路主要是为了防范风险,长期存款、大额存款相对来讲,稳定程度比较高。他认为,2015年之前,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可能性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