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表面平整度的控制及后浇带的工艺处理

2013-04-29 16:17张晓敏
建筑与文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后浇带

张晓敏

【摘 要】 介绍了定型钢筋构件上放方钢管(或角钢倒置)的方式来解决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的标高控制和平整度,以及一种简单易施工的处理解决后浇带新旧混凝土接槎不平等现象的施工工艺,工程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 表面平整度 后浇带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工业厂房日益增多,其地面多由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其面积大的特点造成表面平整度不易控制,同时,为避免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增加了后浇带,后浇带处理不好会影响新旧混凝土接槎处的强度,这些都涉及到建筑物将来的正常使用。

本文以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焊装车间整体地面为例,总结并介绍了一种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表面平整度控制和后浇带工艺处理的施工方法。

1 工程概况

1)某股份有限公司焊装车间焊装车间零层板长394m,宽169m,总面积约66586㎡;设计板厚350mm,局部板加厚至700mm,采用C30混凝土,共计约23400 m3混凝土。零层板下做100厚C10混凝土垫层,总计约66500m3混凝土。

2)零层板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板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板底为15mm。

3)零层板沿东西向设置了两道伸缩缝,沿南北向设置了六道伸缩缝,将整个板分为21个板块,最大板块为64×57m,面积约3648㎡,合1280 m3混凝土。

2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表面平整度的控制

该焊装车间地面面积大,在浇筑混凝土地面时难度主要体现在控制标高及表面平整度上,以往遇到此类情况时通常采用挂线量高度方式来完成,施工时比较繁琐,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不易控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用定型钢筋构件上放方钢管(或角钢倒置)的方式来控制解决。该工艺方法简单易施工,方钢管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工程现场即可加工制作定型钢筋构件。

1)工艺做法:按图纸要求将混凝土构件钢筋绑扎完毕后,用水准仪测定控制标高,将提前焊好的“T”型钢筋焊于主体钢筋上。“T”型钢筋的顶标高即为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标高扣除方钢管(或角钢)的高度,纵向间距能满足方钢管(或角钢)不产生绕度,一般设置为1500mm,横向间距可根据所用刮杠的长度确定,一般选择为6m长的铝合金刮杠。

在“T”型钢筋上放置合适的方钢管(或角钢倒置)充当混凝土挡料模板,用绑丝将其与“T”型钢筋紧固绑牢,避免浇筑过程中产生位移。

工艺做法如图1所示。

2)混凝土浇筑施工:浇筑前将垫层洒水湿润,为提高工效及保证混凝土质量,利用泵车将商品混凝土泵送到施工区域,在浇筑混凝土时,用刮杠从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赶齐,注意顺着方钢管模板刮平,然后用滚筒(直径20cm,长度60cm的铁质滚筒)往返,纵横滚压如有凹陷用同配比的混凝土填平。待混凝土初凝后,将方钢管(或角钢)取出,然后用混凝土将方钢管(或角钢)所占部位添平,再用刮杠配合滚筒填平即可。(为了防止粘模,可以在方钢管外表皮提前刷好脱模剂。)

混凝土面层如出现泌水现象,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混凝土,直到出浆为止,同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在表面洒1:1的干性水泥砂浆,再用铁抹子轻轻抹压收光多次,直至满足表面收光要求。施工控制透视图如图2 所示。

3)面层保护:在水泥水化的作用下混凝土逐渐凝结硬化,而水化过快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变形,大面积的混凝土在这种情形下避免水化过快更加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将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封闭一周时间,派专人进行看护管理,在混凝土表面采用湿水的蓬布、塑料布、麻袋布等进行覆严实满铺,进行混凝土的湿润养护。

4)伸缩缝施工:在地面施工完成10天后,采用专业的混凝土切割机械,按照设计图纸尺寸位置,沿纵横方向切割地面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一般为60m,宽度为20mm~30mm,在清理施工缝中杂物及水后,填充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一般为泡沫板或岩棉等材料,保证密封效果。

5)检验标准:混凝土面层感观平整,无空鼓及蜂窝麻面现象,切缝均匀一致,顺直平整,嵌胶密实,在施工结束后,用靠尺检查焊装车间混凝土地面表面平整度,以满足设计要求为标准。

3 后浇带的处理工艺

后浇带是为在现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处钢筋不截断且加密,后浇带的浇筑一般是在周边混凝土浇筑完毕42天或2个月之后再进行浇筑,因此在浇筑后浇带周边混凝土时就很容易有混凝土或砂浆流入后浇带中,这样不仅费工还费时,细小的杂物很难清理干净从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处理不好会造成新旧混凝土接槎处裂缝、高低不平等现象,从而影响地面强度和使用,故此部位的施工是一重要环节,现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1)在基层上先铺设水泥砂浆条,条长同后浇带长,条宽根据需要设置,条高为板下皮钢筋保护层厚度,作用为防止板下皮钢筋保护层以下有混凝土或水泥浆进入后浇带。

2)为防止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在施工中涌入,两侧应设置钢筋网片,并固定于板上、下皮钢筋上,网片中设置防止两侧混凝土挤压变形的钢筋棍。

3)待钢筋绑扎完毕后,再在其上压一层海绵条,然后用木方压紧绑牢,作用是为防止板上皮钢筋保护层以上有混凝土或水泥浆进入后浇带。

其做法正侧立面详见图3及图4所示:

4)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用刮杠沿后浇带两侧已成型的混凝土从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赶齐,因后浇带混凝土大多为微膨胀混凝土,为防止其初凝后体积膨胀而导致新旧混凝土接槎处高低不平,故待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前应再用刮杠刮一遍,以保证新旧混凝土接槎处的平整度。

4 结语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属于整体浇筑,浇筑完成后不存在返工的可能,所以平整度务必需要“一次成活”,由于其面积大的显著特点,后浇带不可避免要多处设置,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在严格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的基础上,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过程控制,加大检查审核力度,关键工序要进行全过程旁站,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表面平整度的质量标准。

通过合理组织及充分的技术储备,施工中始终保持“技术先行”,同时注重“过程控制”,在工程实践中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标准满足施工图纸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2002年6月1日实施

[2] 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001年1月1日实施

[3]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后浇带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浅析后浇带的施工要点
浅析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