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刘孟兰
【摘要】“英语报刊选读课”涉及面广、涵盖英语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内容。如何以报纸为载体,将粗略了解时事简讯的“泛读”与深入探讨重大新闻报道的“精读”将结合,进行课堂改革与自主学习模式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用功能是本实验改革的重点。本篇论文主要以笔者授课的“实验班“教学改革为主线,就其实验成效作逐一分析。
【关键词】英语报刊阅读 实验班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16-01
一、实验班教学模式改革基础条件
我系2011级英语实验班为英语专业和商英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为入学高考分为总学生数前100名内、英语单科分数100分以上、经过面试选拔的学生。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方法,对自主性为主导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承压能力。同时,实验班“英语报刊选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环节,更注重学生“说英语”的PPT演讲环节。多说多实践也是改革模式中的重点实验内容。
二、实验班改革模式的设计
PPT演讲环节的具体形式为,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每周“21century”周报的报道重点或感兴趣的版面新闻,进行新闻播报与简评。学生根据本周报纸,选取一项报道,完成新闻概要介绍,并分析、评述。学生两人一组, 用时3-5分钟。
三、实验班改革模式的实验数据分析
(表1) 各班学生大写选材的报刊版面分布与分析:
(注: BE= Business English, E= English, C= class)
通过此表可见,在PPT演讲环节中,文娱版内容较为受欢迎, 对国内外时事大事关注不多。尤其考虑到英语专业女学生占班级人数比重大的客观情况,在未限定PPT选材版面的情况下,PPT内容上也选择文娱版块较多的现象普遍存在于4个班级。因此,泛泛介绍较多,挖掘新闻深度并加以思考的比重少。
同时,根据笔者的教学情况,结合报道选材版面情况,可见另一种常见现象。 即:在相关报道的链接上,学生的自主学习经验比较欠缺。比如,某期报纸的头版为介绍“华尔街罢工游行”,很少有学生把其他大报如China daily、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做对比。而实际上,大报的电子网站相关报道很多,视频更丰富多彩,是学生能力所能驾驭的范畴。这说明,本课程教学大纲中安排的自主学习内容——选读一些优秀的外国期刊报纸电子版、学院图书馆浏览相关杂志,如USA Today《今日美国》,Fortune《财富》,Geographical《国家地理杂志》等,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与教师的课堂引导兴趣培养有关,是教师教学设计要思考改进的内容;另一方面,大一新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不多、晚自习多数只局限在专教”看书” 不无关系,惰性渐强, 灵活性降低。
(表2) 各班学生ppt班级平均分对比:
从本项表格数据可见,各班总体情况差异不大。报刊课程为大班课程,两个班50人左右一次课。考虑到实验班为大一新生,没有PPT 讲演的经验但英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较强,心态上新奇大于压力。相应的,教师在最初阶段给予的更多是鼓励和有针对性的建议。所以,学生2-3人一组,可以不按学号,“自由组合”。作为教师的点评,主要关注报道主题凝练、PPT中是否有个人观点分析等,经过指导后,PPT的演讲效果有了一定提高,后期高分渐多。
(表3)各班学生PPT个人平均得分对比:
通过(比表3)中 PPT 环节学生个人得分情况可见,商英和英本班学生个人平均分差较为明显。商英2个班学生个人高分比例较高,分别为(BE C8)18.2% 和(BE C9)28.6%,高于英本班(EC12)和(EC13)的16%。
这源于商英组2个班级参与课堂活动,互动发言,更喜欢在PPT中设计灵活的互动问题。尤其链接个别小视频,互动交流突出。相对比的课堂“安静很多”的英本两个班,面对同样的题材,但PPT文字资料量大、“读”而非“讲”,英本组学生PPT制作一般比较认真,图片与文字编排精美,但互动甚少,两组反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当提出与PPT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听众”回答,既是考查,也加强互动。为了鼓励大家认真参与其中,教师适当提出与PPT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听众”回答,其实多数答案在当周相关的报道中。提问的环节,既是加强互动,也是考查课下报纸阅读完成情况和课上学习效果的的一种方式。
四、实验班“英语报刊选读”改革模式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首先,英语新闻的评述能力至关重要。在实验改革的一线教学中,笔者总结出报刊课堂教学中“新闻播报“环节的规律特点。这一点通过相关统计表格也得以证实。学生新闻选题选择多集中在影视版块,浅显、泛泛的介绍较多,有质量的新闻思考和自我观点较少。在进行报刊阅读的教学改进中,需要考虑“细化”这一环节,选取有一定深度、要加以思考的新闻内容。限定如“新闻简讯”、“重大新闻”、“时事热点聚焦”等新闻版块,把学生“逼上梁山”,只得放弃“念新闻”, 转向为由浅入深的“谈新闻”。更着重突出强调学生的思考和口语表达的“输出能力”。
另外,任课教师扮演好“导演”的角色,选好“演员”。我们注意到,在新闻评述PPT环节中,通常第一组学生的演讲情况影响较大。前几组、尤其是第一组学生的准备是否充分、演讲水平高低,会较大程度影响后面几组学生的心态。男生倾向于政治新闻,尤其是基础较好的男同学,心态更放松、表达个性十足,同时准备都比较充分、认真,容易赢得满堂彩。因而,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尽量多安排学习成绩较好的男生为第一组,完成PPT新闻播报。作为任课教师,扮演好“导演”的角色,选好“演员”,做好PPT的统筹安排,不可小视。第一组起点高,积极带动作用就强;同时,学生力争上游的压力会逐渐增大,接下来从选材到内容充实性上,学生的表现将就更加充分、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
有理由相信,通过1-2个学期的“讲新闻”的定式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会有显著提升。“英语报刊选读课”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成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在综合学习能力比较突出的“实验班”继续加以实践并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