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燕
【摘要】 目的 运用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探讨其对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辛伐他汀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的辛伐他汀,而对照组仅接受氢氯噻嗪、苯磺酸氨氯地平等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管腔内径、DBP和PP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辛伐他汀组的IMT、管腔内径、PP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DDP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够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缓减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
【关键词】 辛伐他汀;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0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23-01
动脉硬化在以前认为是机体衰老的表现,今年的研究表明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病死亡和发生的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1]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最早损伤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小动脉最早受到影响,逐步影响大动脉的管腔和管壁硬度。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血脂,了解联合治疗对动脉弹性功能的短期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辛伐他汀组,另一组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而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0-68岁之间,所分的两组中组员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对象在治疗前进行均进行常规体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等疾病。
1.2 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的辛伐他汀(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54),而对照组仅接受氢氯噻嗪(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1683)、苯磺酸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95805099)等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管腔内径、DBP和PP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2]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接受治疗的两组患者,在颈动脉IMT、管腔内径、DBP和PP差比较,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它容易引发脑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影响肾功能等。对于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氨氯地平、辛伐他汀不仅仅能够降低患者血脂,而且还也可以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一方面,氨氯地平可通过防止钙超负荷直接保护心肌细胞,选择性地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钙的含量,阻断血管膜上α-肾上腺能受体,扩张全身血管和冠状动脉,此外还可减少脂肪在动脉壁累积及抑制胶原合成,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3]。另一方面,辛伐他汀药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用辛伐他汀不但能够稳定斑块,而且还能减少神经内分泌激活、抗凝、抗血小板、刺激内皮细胞分化、调节免疫等作用,其中抗炎作用尤为重要。而对于辛伐他汀在体内增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保护心血管效应已经得到证实。
当然,对于这次临床试验研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试验中没能将辛伐他汀的不同剂量对动脉弹性影响的差异性进行比较,而且研究的时间较短,临床例数偏少,而事实上由于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往往在使用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候会引起其他一些血脂代谢紊乱的疾病,有时候降脂、降压效果并不明显,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丽娜,冯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及脉压的特点[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5):465-466.
[2] 汪莉,汪海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4):585-587.
[3] 袁方,卜培丽,郭丽,等.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改变[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12):1077-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