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
菜系是地域的名片,也是城市的名片。它对城市的旅游价值,民俗的再现,历史的演绎,生活的品味,文化的发掘,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绝非偶然,一菜一个故事,一汤一匙文化,汤匙筷箸承载起浓郁的中华历史文化的厚重。历数千百年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史实,凡在大的历史事件中,大都和饮食文化紧密相连,比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楚汉相争鸿门宴”,“唐太宗征辽庆功晏”,“乾隆百叟宴”等等,它们都有浓重的历史氛围和可供观赏的故事情节。今年七月初,营口市第二届‘红运杯营菜大赛落下帷幕。那么,我们营口地方菜系——《营菜》,又承重历史、文化、故事和民间传说几何呢?
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科、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那么,我市的《营菜》,又该归属于哪一菜系,它的技艺基因传承又和哪些菜系有血缘关系?
既然菜系的形成有其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民俗的关联,那么《营菜》的形成也离不开这些条件。营口地处辽东半岛,为东北第一开埠大港,所谓“百年沧桑辽河水,关外开埠第一街”即是此义。《营菜》的历史伴随着营口老街而诞生,它是商埠海洋贸易的产物,同时又承载着当地历史的深负,像老街有五国七省建筑群落一样,它也是多元饮食基因碰撞融合后的产物,这样才能使它有独立的个性。因为最早来这里经商和讨生活的人,多为山东、河北、福建、吉林、内蒙的外来客户,他们也把原居地固有的饮食文化带入营口,这对《营菜》的形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大体上看,《营菜》和三大菜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是鲁菜中的“胶辽风味”,亦称胶东风味,以烟台福山菜为代表。流行于胶东、辽东等地。
胶辽菜起源于福山、烟台、青岛,以烹饪海鲜见长,口味以鲜嫩为主,偏重清淡,讲究花色,所以,胶东人饮酒都选清香型的。青岛十大代表菜:肉末海参、香酥鸡、家常烧牙片鱼、崂山菇炖鸡、原壳鲍鱼、酸辣鱼丸、炸蛎黄、油爆海螺、大虾烧白菜、黄鱼炖豆腐。青岛十大特色小吃:烤鱿鱼、酱猪蹄、三鲜锅贴、白菜肉包、辣炒蛤蜊、海鮮卤面、排骨米饭、鲅鱼水饺、海菜凉粉、鸡汤馄饨。这些都与营菜中的代表大同小异,其中有些根据地产不同,略有变化,比如“崂山菇炖鸡”,变成了营菜中的“东山榛蘑炖土鸡”,“黄鱼炖豆腐”变成了营菜中的“鱼头豆腐”,而营菜比鲁菜中的胶东风味,显得更为清香,更为鲜嫩,更为本味。
二是营菜与东北菜的关系:因为营口本身就是东北的一部分,东北菜是指在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的烹饪菜系,东北菜的特点在营口的摆台操盘中都有体现。
三是营菜与闽菜,特别是与闽东菜的关系,因为营口早期开埠,闽东商人较多,闽商带来家乡的风味,是必然的。闽东风味,以福州菜为代表,主要流行于闽东地区。闽东菜有“福州菜飘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显示了四大鲜明特征。一为刀工巧妙,寓趣于味,素有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比较有名的菜肴如炒螺片。二为汤菜众多,变化无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最有名的如佛跳墙。三为调味奇特,别是一方,闽东菜的调味,偏于甜、酸、淡,喜加糖醋,如比较有名的荔枝肉、醉排骨等菜,都是酸酸甜甜的。四是口味偏清淡,则可保持原汁原味,并且以甜而不腻,酸而不峻,淡而不薄而享有盛名。五大代表菜: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五碗代表:太极芋泥、锅边糊、肉丸、鱼丸、煸肉燕。闽东处海临山,地理环境与营口有相似的地方,特别是对海鲜的料理,营菜中多有借鉴。但营口偏北,蔬菜纤维较少肉质更为鲜嫩,所以营菜味近本源。
是不是三系杂陈,四方风味,营菜就是不可疏理的混装啤酒?亦或是无序的杂烩?不是这样。经过自身融合,营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风味,那就是“烹山煮海,味正量足,雕工精细,清香鲜嫩”的特点,在国内众多菜系中,自领风骚,所以我们标榜出《营菜》,也绝非自夸自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