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2013-04-29 00:44:03刘大赵
北方经济 2013年8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

刘大赵

摘 要:近年来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比较明显,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程度均逐步减小,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趋近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将从第一、二产业部门向第三产业部门转移,并将导致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建议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就业并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关键词: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偏离度 比较劳动生产率 就业弹性

一、引言

就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具有自身的演变规律,并与产业结构演进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一方面,产业结构演进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即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就业结构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合理的就业结构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朝着农业产出为主→工业产出为主→第三产业产出为主的方向发展,相应的,就业结构也逐渐由第一产业占优势依次转化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着相关性。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在产业结构向工业化演进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到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大量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虽然就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稍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但是两者从长期来看还是具有一致性。钱纳里和赛尔奎因运用多国模型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化在各阶段上具有特殊性,其产业结构转换会优于就业结构转化,但总体趋势与发达国家一致。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根据鄞州区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有关统计数据资料,分析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鄞州区有关部门制定就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从1990-2010年,鄞州区第一产业在业人口所占比重由45.29%下降到4.59%,下降了40.7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由18.70%下降到3.80%,下降了14.9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业人口所占比重由43.15%上升到63.60%,上升了20.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由60.70%上升到62.90%,上升了2.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1.56%上升到31.81%,上升了20.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由20.60%上升到33.30%,上升了12.70个百分点。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比较明显。

下面分别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指标,进一步分析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研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常用分析工具之一,它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对称状况或均衡状况。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定义目前尚不统一,有的将其定义为某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与该产业产出比重之差,有的将其定义为某一产业产出比重与该从业人数比重之差,还有的将其定义为某一产业产出比重与该从业人数比重之比与1的差。本文将其定义为某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与该产业产出比重之差。根据这一定义,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产业结构偏离度趋近于0,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如果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市场,不存在行业壁垒,则劳动力资源可以通过市场进行有效配置,最终使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并使得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趋近于0。根据人口普查及其他有关统计数据,鄞州区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结果见表2。

近20年来,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呈现以下趋势和特征:一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均呈逐步减小趋势,表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程度均逐步减小。二是2010年第一、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79、0.70,略大于0,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1.49,表明总体来说目前第一、二产业部门为劳动力转出部门,第三产业部门为劳动力转入部门。三是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大于0并呈逐步减小趋势,目前趋近于0,表明劳动力逐步转出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四是劳动力由逐步转入第二产业演变为转出第二产业,并趋近于均衡状态。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在1990年、2000年均小于0,其绝对值呈逐步减小趋势,表明该时期劳动力在逐步转入第二产业,到2010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并趋近于0,表明目前劳动力在转出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五是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小于0,其绝对值呈逐步减小趋势,但到2010年仍为-1.49%,表明劳动力在逐步转入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目前仍未达到均衡状态,劳动力将继续转入第三产业。

(二)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又被称为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产出比重与该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的比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产出与就业的增长幅度并不一致,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有所不同。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则该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该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相反,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则该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近于1,表明产业劳动生产率趋近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根据人口普查及其他有关统计数据,鄞州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计算结果见表3。

近20年来,鄞州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以下趋势和特征:一是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呈逐步趋近于1,表明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趋近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程度均逐步减小。二是2010年第一、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表明目前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总体来说,劳动力将从第一、二产业部门向第三产业部门转移,并将导致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三是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小于1并呈逐步增加趋势,到2010年已达到0.8279,表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但差距逐步减小,第一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四是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由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演变为略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產率在1990年、2000年均大于1,并呈逐步减小趋势,表明该时期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但高出幅度逐步减小,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向第二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到2010年,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已降低到0.9890,表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已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将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并将导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五是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并呈逐步减小趋势,到2010年已降低到1.0468,表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但高出幅度逐步减小,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三)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是指某一产业从业人数增长率与该产业产出增长率的比值,是衡量产业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就业弹性大于0,说明产业增长对就业具有拉动效应;就业弹性小于0,说明产业增长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就业弹性等于0,说明产业增长对就业无效应。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就业弹性系数越小,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弱。根据人口普查及其他有关统计数据,从2000年到2010年,鄞州区第一、二、三产业就业弹性分别为-0.3118、0.1679、0.2406。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小于0,表明第一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第一产业产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从业人数下降0.311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大于0,表明第二、三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具有拉动效应,第二、三产业产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从业人数分别上升0.1679、0.2406个百分点。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近年来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比较明显。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程度均逐步减小,目前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仍未达到均衡状态。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趋近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目前,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总体来说,劳动力将从第一、二产业部门向第三产业部门转移,并将导致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第一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第二、三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具有拉动效应。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上,建议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产业的内部结构,促进第一、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在稳定和提升第一、二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庆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0(7).

[2]宁波市鄞州区统计局,鄞州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鄞州区人口发展报告[R],2010.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新生代(2018年16期)2018-10-21 07:50:26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统计与决策(2017年2期)2017-03-20 15:25:30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
产业结构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9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