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蕊 邓慧珍
【摘 要】目的:探讨腹内压(IAP)监测对肝胆疾病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术后IAP增高患者作为实验组,30IAP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实验组,对照组腹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内压变化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密切相关,持续动态监测腹内压,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判断及腹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腹腔内压力;肝胆疾病;胃肠功能
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 主要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正常情况下和大气压相近,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生理参数之一。近年来,腹内压监测用于危重患者治疗护理的观察报道较多见[1~2],但用于观察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营养支持的指导尚鲜有报道。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对腹内压的变化及肝胆疾病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做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肝胆疾病术后行IAP监测的患者60例。将UBP值≥10mmHg(1 mmHg=0.133 kPa)的30例患者列为实验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8岁,肝切除术8例,胆囊切除术1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2例,将UBP值<10mmHg的3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2.6岁,肝切除术10例,胆囊切除术7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3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 UBP测量。膀胱内压(UBP)间接反映腹内压,因其具有创伤小、相关性好、准确快捷、经济实用等优点,已成为测量腹内压的“金标准” [3]。测量方法:测压前保证尿液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病人取仰卧位,排空膀胱,夹闭尿管,测压管与Foley尿管相连,通过三通装置向膀胱内注入25ml生理盐水,然后连接测压管,以耻骨联合为“零点”,正确读数。呼吸末测压管水柱高度即为腹内压。为减少人为误差,应专人动态监测,每日至少测3次,取平均值。
1.2.2 观察指标:a腹内压数值;b肠鸣音恢复时间(正常肠鸣音为4-5次/分);c肛门排气时间;d腹胀:患者主诉腹胀,听诊未闻及肠鸣音或肠鸣音减弱,触诊腹部膨隆;e并发症:胆汁漏、切口愈合不良、吻合口瘘。
1.3 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2.O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应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1)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2)对照组腹胀、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胃肠道是对IAP升高最敏感、受IAH/ACS影响最早的器官,其血流灌注甚至对低至10mmHg的腹内压力都非常敏感[4]。IAH升高,胃肠道血流明显减少,导致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引起内毒素及肠道病原菌移位。IAH升高也直接压迫肠系膜静脉、门静脉,造成静脉高压及肠道水肿,进一步升高腹内压,从而影响胃肠功能恢复。腹胀是高腹压患者急性胃肠道功能障碍早期的典型表现,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腹内压监测,对所有高腹压风险患者应及早、动态监测腹内压,积极采取护理干预,降低IAH,防止高腹压对腹部脏器的进一步损害。本研究表明:腹内压变化与胃肠功能恢复有密切关系。腹内压越高,肛门排气延长,胃肠功能恢复慢,禁食时间长,营养差,并发症发生率高。
小结
综上所述,持续动态监测腹内压,能够早期反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对腹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具有指导作用。有报道指出,腹内压监测也可作为术后患者饮食营养实施的评价指标,但具体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腹部外科学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4-66.
[2] 舒明,彭承勇,陈皓.肝移植术后腹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6):353-355
[3] 钱淑清,何茵. 腹腔压力监测在外科重症监护病室病情观察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研究,2005,4(19):581-583.
[4] Varela JE ,Chon SM,Ciannotti GD,et al。Near inf rared spectroscopy reflects changes in mesenteric and systemic perfusion during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Surgery,2001,129(3):363-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