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国伟
摘要:“左”与“右”这一对方位词,在文学这一历史长河中,词义非常丰富,它使用于军事、政治、人文、地理、生物等多方领域之中。不同的语言环境,它就有不同的意义。例如以左右定上下,分贵贱,别尊卑,辨男女,决阴阳,断吉凶等。因此对于它的词义和用法,给以研究分析,与同行们酌商。
关键词:古今语言环境 左与右 辨析
“左”与“右”这一对方位词,无论在古代汉语或现代汉语中,其词义之丰富,远远超出了它表示方位的词本身。对于“左”与“右”的用法,先秦时的《老子》中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老子给“左”与“右”下的注脚,可供参考。但它远不能把“左”与“右”的词义都涵盖进去,下边就人们熟悉的,语言环境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词义及用法,略加分析。
一、右为上而左为下
古代在较多的语言环境中是尚右,右为上而左为下,如《史记.廉蔺列传》中有“位在廉颇之右”,即蔺相如的职位超过了廉颇。还有“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就是说获胜者居上位。因为右为上左为下,所以在评定职位高低时,常常以右为正,而以左为副。如西汉时,因周勃平诸吕有功,所以“孝文帝乃以降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陈平由原来的右丞相,降为左丞相。因为尚右,所以右代表亲近,左为疏远。如“右韩而左魏”。即亲近韩国,而疏远魏国。
因为尚右,所以升官为右迁,降职贬官为左迁。李白有诗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左迁有时又称左转。《后汉书.王堂传》中有“座公事,左转议郎”。其他还有左退、左授、左削、左除等,都是降职贬官的代名词。因为以右为正,故视左为邪,所以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诬蛊之术,或其它不正当手段称左道,擅此术者为左人。如《三国演义》中言“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又因为以右为正,而以左为反,故左有相反、相违之意。如苏轼有诗句“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意见相左也是此意。由左为不正,引伸出计划不当、失策,如“无事闭门非左计”,因右为正而左为邪,又把毫无根据的胡乱猜疑称为左猜。某人偏执怪僻遇事固执,称左脾气、左性子。因为左为不正,固又可由此而称某人唱歌音调不准不正为左嗓子。
二、左为上而右为下
古代由于某些原因,例如因为受地域、风俗、环境因素的影响,左为上右为下的现象,也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习惯中,并且也不断有所引申和发展。
春秋戰国时期,车战为主,一般战车每车三人,不同身份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尊者居左,御者居中,骖乘居右,所以车右就成了骖乘(警卫)的代名词。因为尊者常居左,所以坐车时常视左为尊。古礼中也有主居右客居左的习俗。因此“虚左”就是腾出上位以待贤者之意。如“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后来有成语“虚左以待”。
因为以左为尊,所以左在一些语言环境中常含褒义,如左券,本是古代作为凭证的契约,后来比喻有充分证据,如“公常执左券,以责于魏韩”。后来办事有把握,就称操左券。如陆游《禽言诗》中有“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操左券。”因为古代券的形状似鱼,所以左券也称左鱼。
左袒,为偏护之意,其典出自《史记.周勃世家》,其中说到周勃号召部下拥护刘氏,而攻伐诸吕,他交代部下,凡拥护刘氏的左袒,即露出左臂作为标志,后来左袒就成了偏护的代名词。如“李见王,隐存左袒意”。
因为古代也有左为上的现象,所以在某一时代,一些官职的上下秩序上,也有以左为正、右为副的习惯。如《三国演义》中当刘备攻吴时,“权派孙桓为将,朱然相助”。后面又有“封孙桓为左都督,朱然为右都督,即日起兵”。南宋时置左右丞相,也是右丞相之位次于左丞相,如文天祥之位次于吴坚。可见职位排列上,左为上右为下的现象也不算少。
三、左与右的其它用法
古代凡遇吉凶之事,吉事尚左,而丧事尚右。《礼记·檀弓》中记载:“孔子与门人拱立,而右,二三子亦尚右,孔子曰我则有姊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人有男女之别,习惯上也以男子为阳,女子为阴。所以男女之间,也是男尚左而女尚右,有男左女右之称。古时行礼,“凡男拜尚左手。凡女拜尚右手”。人有左右手,一般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称左。如《左传.襄公十年》有“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这里的右为相助,左为不助。地理上,常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三国演义》中有“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后来接着又说“此皆江东之英杰也。”历史上的陇右,指陕西陇山以西地区,山左即山东,多指函谷关以东。
无论左与右,都不是正中,由此引申为旁边、路旁,如“鸟起马惊,疾逸道左”。马受惊向路边跑去。又有旁边引申为旁证、证据,《汉书.杨恽传》中有“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左验即证据。又“尝议《孝经学》非康成注,举十二条,佐证其谬。”左证即证明。
历史上中原人穿戴风俗,衣襟向右,所以右衽多指汉人,而左衽就成了少数民族的代名词。除此还有左袂、左带等。左语,泛指异族语言,有时名词动用,又把受异族压迫也称左衽,如陆游诗句“逸民论左衽,何申雪烦冤。”
四、复合词“左右”的词义
“左右”又是一对复合词,其用法古今也很常见,表示有多种意义,有时它指对方本人,表示敬意,如“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这里的左右,敬指燕惠王本人。得力助手称左右手,如“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左右”也有帮助之意,如“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除此还有支配、操纵的意思,如“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左右的”。左右袒意同左袒,也是偏护的意思,如《聊斋.珊瑚》中有“二成又懦,不敢为左右袒。”
五、现代汉语中的“左”与“右”
以上左与右的用法,有不少仍存在于现代语言环境中,除此之外,左与右在现代语言中又赋予一些新的意义,派生出一些新的词汇,新的用法。如左派、右派、左倾、右倾等。还有左倾盲动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右倾翻案风、极“左”路线,文革中派军队支持造反派的行为称为“支左”等等。这些词汇都与政治密切相关,其词义之褒贬也随着政治形势不断变化而变化着。例如“左”,文革中成了革命的代名词,充满着褒义,文革后被称为极左路线,让人卑视。
“左”与“右”无论古代或现代,其词义是非常丰富的,笔者列举的,仅是语言环境中,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的,运用也比较广泛的部分词汇。更应注意的是,左与右这一对孪生词,尚左和尚右,成两条平行线同时存在于语言环境中,都能被人们认可、接受,而又约定俗成。语言在发展,左与右的词义也会不断发展,认识它们,辨析它们,掌握它们的用法,对于我们语文工作者是大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向.战国策·叙录[M].第2页.
[2]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M].第469页.
[3]战国策·魏策二·苏代为田需说魏王[M].第390页.
[4]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M].第125页.
[5]范晔.后汉书.郭伋传[M].南朝·宋.